分享

评五好家庭   促社区文明

 李德珊 2022-07-21 发布于江苏

评五好家庭 促社区文明

——在泰州市海陵区城西街道“书记项目”推进会上的路演

泰州市阳光心理服务中心 李德珊

(2022年7月21日)

高温酷暑,城西街道召开“书记项目”推进会,这是城西村(居)民的幸事,也是我们心理和社会工作者服务社会的良机。

我们阳光心理成立于2013年,现有10位全职人员,其中心理学教授1名,心理师和社工师7人。9年来,承接各级各类社会心理援助项目40余个,承担的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工作,多次获得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明办表彰;组织实施的民政部“失独家庭心理援助试点项目”,受到国家卫健委的充分肯定,创立的“失独创伤心理疗愈法”,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

将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综合运用于多个领域是我们的使命。运用社区心理学原理,指导和服务于社区文明建设。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社会治理的支点,和谐、文明的家庭是社会稳定、文明的基石。我们想:以家庭和谐为纽带,以五好家庭评比为抓手,促进社区文明,以此助力社区的社会治理和文明发展。

“五好家庭”的标准是:孝敬长辈、夫妻和睦、亲子友爱、邻里团结、热爱社区。有违法乱纪现象的家庭实行一票否决。爱祖国、爱人民的口号应该具体化,爱社区是爱祖国的体现,爱亲友才会爱人民。制定“五好家庭”具体标准,发动全员参与,形成以评上“五好家庭”为荣的良好氛围。分类开展心理讲座,利用橱窗、微信、画册等形式广泛宣传。不孝敬老人、夫妻不和睦、亲子育有困惑、邻里闹矛盾,筛选30例进行精准心理辅导。有关饲养宠物、垃圾分类、爱护绿地、环境卫生等行为,具体细化,对不文明行为进行道德评议。

社区的需要,就是我们服务的方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方案进行调整,不断完善、丰富项目内容。

按照1+5模式——以一个村(社区)为中心向5个社区(村)辐射,我们愿与志同道合的社区合作,坚信这个项目,对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有利于城市文明建设。此项目通俗易懂,便于推进,操作性强,参与度高,人人得益,村村有利。“大道至简”!

“评五好家庭,促社区文明”,可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逐步向中央也倡导的家风建设延伸;并以群众文化为载体,提高村(居)民生活质量。每年底评比挂牌、公布,第二年度与文体社会组织携手,自编文艺节目,巡回演出,唱身边人赞身边事,让该项目惠及更多家庭、社区,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光发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