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艺复兴音乐】蒙特威尔第:现代意大利歌剧第一人

 襄子的箱子 2022-07-21 发布于上海
成为襄子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襄子的箱子」→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不卑不亢

历史,不该有太多的情绪

这是【西方大通史】第 329 篇文章

文艺复兴】第 82 篇文章

意大利可以说是现代歌剧的诞生地,其前身是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歌剧是一种音乐表现形式,由作曲家和剧作家分工合作而成,把故事情节和旋律结合到一起,最终成为一部作品。歌剧分为咏叹调和宣叙调,宣叙调的作用是推动剧情人物之间的对话,配上简单的音乐,咏叹调呢,用来抒情,用吟唱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感情。

有关现代第一部歌剧是由雅各布·佩里作曲,于16世纪末在意大利首演的《达芙妮》,只可惜后来失传了。不久之后,1607年,在意大利的曼图阿,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首演,犹如响起了一声惊雷,标志着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巨大变革。

在蒙特威尔第的手中,歌剧才算是真正成熟了。在他眼里,音乐只是手段,戏剧才是最终的目的。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地于1567年5月15日出生于意大利的克雷莫纳,这个地方被誉为小提琴之乡。尽管在他的《奥菲欧》出现之前,就已经有第一部歌剧诞生了,但那时候的歌剧还属于上流社会,是达官贵人消磨时光的一种休闲方式,他的创新之处在于,他在乐曲中加入了很多较为简单的和弦与拨弦,让歌剧从从前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了寻常百家姓。

与帕莱斯特里那不同,帕莱斯特里那的复调音乐还仅仅只是在教堂里面回响,而蒙特威尔第将那单纯的合唱演变成了歌剧。音乐最重要的其实就两个因素,一个是人,另一个就是乐器,这可以说是音乐史发展的两条腿。乐器的发展出现了和声,而和声的出现则使得乐器的功能与潜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才能在一定的空间关系中实现多音组合,而不再只是人声的附庸和伴奏。

1613年,蒙特威尔第来到了威尼斯,这座城市是一个特殊的海港城市,并没有传统的君主或贵族,很有自由民主之风。尽管如此,当时的威尼斯还没有一座公共的歌剧院。他来到威尼斯的24年后,1637年,整个欧洲的第一家圣卡西亚诺歌剧院拔地而起,之后歌剧之风迅速蔓延,一时之间,威尼斯人又陆陆续续建造了12家歌剧院。

如果说之前的歌剧还只是服务于王公贵族,那么现在开始,歌剧走向了大众。当时,一张票子也就2个里拉,非常便宜,甚至比今天的都要便宜。也正是因为蒙特威尔第,意大利成了歌剧的摇篮,以至于整部音乐发展史中,意大利可以说是垄断了歌剧江山。

▲ 《奥菲欧》1975年苏黎世歌剧院演出剧

蒙特威尔第给音乐带来了更多的情感,这似乎可以从他的个人生活中找出端倪。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活像一个希腊悲剧。他早前的音乐教育也来自于教堂里的唱诗班,在15岁的时候就出版了第一本经文歌集,但没有引起任何反响。

好不容易混了一个在一个公爵的宫廷中拉中提琴的工作,但到了中年的时候,他不幸被解雇了。同时期,他的妻子也染病去世,雪上加霜的是,他两个儿子也似乎很不成器。

1607年,当他在创作歌剧《奥菲欧》的时候,他的妻子正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可能就是这样的经历,使得他的这部歌剧充满了动人的情感。奥菲欧是来自希腊神话中的悲剧故事,话说奥菲欧是阿波罗的儿子,他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妻子叫欧里迪克。后来欧里迪克死了,到了冥府,奥菲欧非常伤心难过,便来到冥府恳请哈迪斯把妻子还给他。哈迪斯答应奥菲欧,让他将妻子带走,不过提醒道,在冥府通往人间的路上,千万不要回头看欧里迪克。快到人间的时候,奥菲欧因为一时兴奋,忘了哈迪斯的警告,回头看了一眼妻子,结果,妻子飞走了,永远留在了冥府,回不到人间了。

▲ 《奥菲欧》1975年苏黎世歌剧院演出剧

奥菲欧就这样永远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妻子。

正是因为这样的情感相通,蒙特威尔第才能在歌剧中,将奥菲欧对妻子那种肝肠寸断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说帕莱斯特里那一直在音乐中压抑自己的情感,那么蒙特威尔第则是畅快表达自己情感的音乐家。他的音乐融入了自己最真挚的情感,感情并不是他音乐的表达方式,而是他音乐的生命。

除了情感之外,蒙特威尔第扩展了乐队的人数,以前的歌剧大都比较散漫,演唱者拥有极大的临场发挥空间,但他却认为这样不好。弦乐队在他手中成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一支只听一人指挥的军队。大家必须严格按照面前的乐谱演奏,不得擅自进行改动,这是他的要求并完全照此实行。

当然,在他的乐队中,所使用的乐器也很多,足足有40件,比之后的贝多芬阔多了。不过,可能也正因为这看上去鱼龙混杂的队伍,让当时的很多人都持反对,觉得这太闹了,不符合绅士的风度。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是接受的。

1642年,蒙特威尔第完成了他最后一部歌剧《波佩阿的加冕》,第二年,他去世了,享年76岁。

蒙特威尔第作为巴洛克音乐的先驱,无疑是对音乐起到了革新的作用。他一生创作了多部歌剧,除了一些牧歌和经文歌曲,流传下来的只有《奥菲欧》《波佩阿的加冕》《乌里塞还乡记》和《阿丽亚娜》的几个片段。

如今,《奥菲欧》这部歌剧依旧在舞台上被不同的人所演示,他让音乐充满了生命力,可以跨越时间的鸿沟流传至今。他与帕莱斯特里那正如二元对立一样,阿帕的音乐很简单,避免情感,将虔诚留给了宗教,将轻松抛向了大众。而阿蒙的音乐,充满了戏剧性与情感,除了虔诚和神圣,他让人感受到世俗那最为真诚而感人的情感。

-系列回顾-

▲ 【文明之初】

▲ 【光荣希腊】

▲ 【伟大罗马】

▲ 【基督世界】

▲ 【征战十字】

▲ 【黎明曙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