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明江南艺术生活速写

 西一里2l6sluho 2022-07-21 发布于上海

明朝中后期,神宗怠政,熹宗昏聩,以致朝廷纲纪不振,内忧外患日益严重,国家日益倾颓。与此同时,随着传统工商业发展到顶峰,明代经济有一段快速发展,尤其在江南,以南京、苏州、杭州等地为中心,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生活方式也转趋消费跟物质享受,加之社会风气自由,促成了文化、艺术、娱乐的蓬勃发展,造就了晚明江南群星灿烂似的文化繁荣,书写了明人的风雅。直到1644年的战火和变乱最终令繁华落尽,这些繁华靡丽才急促地落幕,一切仿佛一场热烈的梦,过眼成空。《极致审美》一书即聚焦16世纪晚叶纸17世纪初的半个世纪,描绘了晚明南方士人的风雅生活史。

晚明江南艺术生活速写

全书以时间为经、人物为纬,由诸多人物的生平经历串联起了晚明江南的文化风貌。这里有收藏家项元汴,其交游包括王世贞、文征明、董其昌等明代文化名人,其天籁阁收藏包括《秋山萧寺图》《亭林碑》等名作,让我们窥见了晚明收藏界的一角。这里有曾是基层文官的作家汤显祖,却最终告别仕宦生涯,选择做个闲人,专职写作剧本,写到“赏春香还是(你)旧罗裳”时,突然难掩泪水,躲入柴房痛哭,我们看到他的生命如何为创作“临川四梦”而燃烧。于是乎,晚明绘画、文学、戏剧、园林、治香、收藏的各界景象浮现出来,陈子龙、冒襄、柳如是、董小宛、钱谦益、吴伟业等诸多当时名士佳人点缀其间,共同构成了一幅晚明江南艺术生活的图景。

晚明江南艺术生活速写

在主线之外,书中还经常发散开讲述相关的故事,像是《牡丹亭》的明代读者和观众因此剧而发生的故事,其中甚至不乏将自己代入剧中,以致憔悴而死的少女,她们以自己的凋零反衬了剧作的魅力。这一切令人联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个人意识觉醒,传统价值被质疑,审美高度发达,这共同导向了对享受的推崇,对声色的追逐,乃至对情与欲的歌颂。也正因为如此,当时才有那么多极富个性的文人墨客、美人歌姬。

晚明江南艺术生活速写

但这一切最终随着明清易代,在清军南下后,极短时间内南明弘光政权败亡,江南士人猝然面对来自遥远北方的征服者。书中很多人物也面临这一困局,并被迫做出自己选择。他们终究不脱儒家道德的本色,结果有人选择起兵反抗,因而被杀;有人选择自尽,像是世代诗书的官员祁彪佳,他对园艺充满热情,精心修治寓园,却最终难抵时代洪流的冲击,在天崩地解之际为维护名节选择自沉;有人出家为僧;有人余生活在对过往的懊恼和怀念中。但对后人以及读者来说,这一悲剧性的结局反而更具情感冲击力,繁盛的江南文化突然归于寂灭,这更显往昔的美好,也使得这一切带上了一层宿命论般的幻灭气息。尽管早知道结局,但我们在阅读时,在繁盛中已感受到未来悲剧的蛛丝马迹,继而最终见证了人物的颠沛和繁荣的消亡,仍令人嗟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当时人们所创作的文学、戏曲,以及各种各样艺术品在审美情趣上的成就,并不因明清易代的天翻地覆而消逝。别的不说,只说即便今日,昆曲《牡丹亭》仍受人喜爱,并一再上演,“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等绮丽的唱词仍能引人共鸣。当我在剧场里听着婉转的唱腔时,也会想起500多年前那个繁华的江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