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改写教科书!科学家首次发现,引起严重腹泻的肠道病毒可在小鼠唾液腺中复制,并随唾液进行传播丨科学大发现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2-07-22 发布于黑龙江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前几天,武汉大学爆出一例霍乱,瞬间登上热搜,如今对“传染病”字眼极度敏感的人们议论纷纷。幸好学生的病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症状消失,所在宿舍也解除封控。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腹泻感染,曾经引起7次世界性流行(别太慌,19世纪就包揽了6次),在我国属于甲类传染病。霍乱弧菌感染人体后,可能只是悄无声息地定植于肠道内,也可作用于肠上皮细胞引起腹泻以及脱水;如果不及时治疗,脱水严重可致命[1,2]。

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虽是劣迹斑斑,但由于防治有力,已无法在全球范围内为非作歹[1]。 目前导致腹泻的关键病原体,主要是一些感染性极强的肠道病毒——诺如病毒、轮状病毒[3]。

总之,不管细菌还是病毒,这些病原体都是从感染肠道开始“发家致富”,引发宿主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腹痛、发热、呕吐、腹泻等,并通过粪口、受污染的水质或食物进行传播。因此, 防治肠道病原体感染的大规模爆发,需要联合监测水质、食品卫生、环境或个人卫生以及改进预防、治疗策略等方面齐下手[1,4]。

可是,“口口”传播,对于肠道病原体来说真的是条死路吗?换个问法,有没有可能,腹泻也可以像感冒一样飞沫传播?

因为前晚吃了小吃城的板面、第二天带薪拉肚子的奇点糕,在翻看霍乱相关资料时,突然想到一篇关于肠道病毒的文章,于不久前发表在《自然》期刊。

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N. Altan-Bonnet及其同事们,揭示了肠道病毒的一种意想不到的传播方式。他们在小鼠唾液中检测到有活性的诺如病毒、轮状肠道病毒,并且证明这些肠道病毒可在唾液腺中增殖、通过唾液在小鼠之间传播[5]。

论文首页截图

首先声明啊,霍乱弧菌那是细菌,可不是咱今天讲的肠道病毒,不能带霍乱的传播对号入座

诺如病毒是近年来比较“出名”的腹泻相关肠道病原体,具有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和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使得在学校、医院、社区、旅游区(比如超级游轮)等人群聚集场所容易出现聚集性疫情[6]。在中国,腹泻病例中有16.68%为诺如感染;尤其是幼儿园、小学的小朋友,更易遭受攻击,儿童腹泻病例中有24%为诺如病毒感染[3]。

中国诺如病毒感染的分布情况[3]

正如开头所说,当前普遍认为肠道病毒仅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宿主粪便中的病毒通过各种方式(如受污染的食物、水、没洗手触摸等)进入另一个宿主体内,在其肠道中复制并从粪便中脱落,周而复始、出现人传人现象。 尽管已在感染者的唾液中检测到肠道病毒的基因组RNA,但这个现象被归因于误食受污染的食物或水

谁会想到,一个引起拉肚子的东西还能脱离“据点”,乘着飞沫去传播呢。

起初,N. Altan-Bonnet及其同事们也没往这方面多想。准确来说,这项研究起源于一个意外发现。

新生小鼠的消化道和免疫系统都不成熟,因此极易受肠道病毒感染,是个优秀的研究模型。然而,给新生小鼠接种诺如病毒或轮状病毒后3天时,研究者们就发现了个异常现象。

他们 不光在新生小鼠肠道内检测到肠道病毒大量增殖,还检测到IgA抗体水平激增。要知道,新生小鼠的免疫系统就像张白纸,难以自己产生大量抗体,还得靠母乳来获取关键免疫成分。

果不其然, 母鼠确实是在给新生小鼠哺乳期间,自己也不幸感染了肠道病毒。诺如病毒或轮状病毒在这些母鼠乳腺中以高水平复制,乳腺产生抗体后又以母乳形式送给新生小鼠,帮其抵抗肠道病毒感染。

真正令人惊讶的是, 母鼠中招,并不是因为误食受感染小鼠的“有毒”粪便,而是因为新生小鼠用“有毒”口水吮吸母乳,乳汁回流时导致其乳腺被肠道病毒感染。如果将正常新生小鼠的母鼠妈妈,借给感染小鼠吃奶,那么这只母鼠也逃不过肠道病毒的侵害。

感染新生小鼠(Pups A)和健康新生小鼠(Pups B)在不同空间培养并互换母鼠妈妈,结果全都感染

肠道病毒真的能在保持活性的情况下,跟着口水去远行?

为验证这一意外发现,研究者们收集了肠道病毒感染的小鼠唾液样本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接种后第2天开始,可以从感染小鼠的唾液中检测到诺如病毒或轮状病毒水平骤增;接种后至少长达3周内,依然能够从唾液中检测到病毒存在

进一步研究表明, 在小鼠的唾液腺样本以及体外培养的人唾液腺细胞系中,诺如病毒或轮状病毒能够以非常高的水平进行复制,并被排放到唾液中。在给小鼠接种后,唾液腺中的肠道病毒滴度(TCID 50 )可提高大约10 4 倍。在人唾液腺细胞系中,肠道病毒的复制水平与肠道(体外类器官)相近。

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可在唾液腺中复制

另外,研究者们还证明,这种唾液传播不止发生于小鼠哺乳期间,典型的“吃口水”行为(比如人类喜欢打啵、共享食物、讲话喜欢爆破音等)也会传播肠道病毒。

他们 获取感染小鼠的口水和粪便,分别喂给新生小鼠吃。结果显示,无论是通过口口还是粪口, 诺如病毒或轮状病毒均可顺利感染这些新生小鼠的肠道

b-c:粪口途径感染新生小鼠

o-p:口口途径感染新生小鼠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为肠道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防控提出了新的见解,指出粪口传播并非肠道病毒的唯一传播途径

NIH的研究人员发现,唾液腺可高水平复制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并证明这些肠道病毒在小鼠之间可通过唾液进行传播。他们还强调,“与目前广受关注的排泄物污染相比, 人际交谈、咳嗽打喷嚏、接吻可能是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更加重要的传播方式”。

当然,危言耸听也不可取,不至于说个话、亲个嘴就要相约去厕所上吐下泻。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很多,不止是容易导致聚集性疫情出现的肠道病毒、肠道致病菌感染(这俩也不能一概而论),还包括药物、乳糖不耐受、消化系统疾病等。当发生腹泻时,需要及时问诊救治,毕竟腹泻会引发脱水,而严重脱水或可危及生命啊。

已购买课程的朋友,

直接进入小程序收听加餐哦~

参考文献:

[1]https://www./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holera

[2]Deen, J., Mengel, M. A., & Clemens, J. D. (2020). Epidemiology of cholera. Vaccine, 38 Suppl 1, A31–A40. https:///10.1016/j.vaccine.2019.07.078

[4]https://www./conditions/norovirus/

本文作者 | 张艾迪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