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4岁周总理秘书宋平的退休生活:心系贫困学生,题字“圆梦班”

 老王abcd 2022-07-22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图片

转载自“南宫钦”自媒体

2021-10-29 18:50 · 世界史博士在读

4年前2月5日,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走下了飞机。迎接他的,是江苏中远助学帮老基金会的创立者徐中远和理事刘海林。

基金会在过去的五年里,已经发展到了11个省和自治区。今天,他们就是要将这个喜讯报告给眼前的老人。

这位老人叫宋平,生于1917年,此刻已经是104岁高龄。

勤奋:贫穷出身努力改变命运,在乱世中四次转学终有所成


宋平是农民家出身的孩子,因为家境贫穷,所以他到9岁才开始上小学。不过那时候,他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连续跳了两级。

所以,虽然宋平比很多适龄儿童晚读书,但他依然在17岁的时候考进了当时的北平大学农业部(今中国农业大学)。

本来,农民出身的宋平,打算学习农业知识,将来能够回馈家乡,促进农业生产。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促使宋平选择了转学。

1935年12月,由于日本侵略,学生们自发发起了“一二·九”抗日运动。当时,北平大学和学生之间有许多策略上的不一致,导致双方发生冲突。

图片


1936年1月9日,北平大学无一个学生上课,宋平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北平大学已经丧失了他求学的初衷,于是他投考清华大学,并于同年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

在清华大学,宋平积极投身化学实验,也发掘了自己新的爱好——游泳。清华大学的化学馆和科学馆、体育馆是他常去的三个地方。

然而他享受真正的大学生涯并没有多久。1937年,日本开始进行了全面侵略,当时的北京也受到了冲击,许多高校纷纷南下搬校,其中也包括清华。

在南迁过程中,清华原本只是迁到长沙,和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成长沙临时大学,宋平于是又在长沙读了一段时间书,与此同时,宋平加入到了共产党。

这是宋平的人生转折点,促使了他离开学校的决心。而让宋平毅然离开,是长沙临时大学之后又打算前往昆明,这让他意识到这也不是他想要的校园生活。

1938年,宋平正式来到延安,开始在中共中央党校马列学校学习。当时,他怀着抗日救亡的心情来到延安,却不知道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那时,他便遇到了担任教员的陈云,在陈云的引导下,宋平正式从思想上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积极投身抗日工作之中。

勉励:去重庆工作偶识周总理,担任其秘书多年以其为标杆

在这期间,共产党内发生了几件大事。一件大事是,周总理为了扩大党的政治影响,决定创办报刊,于1938年由延安赶至武汉创建了《新华日报》。

第二件大事是,1938年,日军侵略武汉,武汉失守。

周总理不得不将首期《新华日报》的出刊计划转移至重庆,他从延安调配了一些干部学生过来进行筹备工作。

宋平由于在马列学校成绩优异,于是留校工作。因为新华日报创刊一事,也于1941年调去了在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

图片
图片他在这里,有幸结识了周总理。周总理是南开大学毕业的学生,而此刻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还在昆明共同创建了西南联合大学。某种程度上来说,二人是校友。


当时,是新华社创办3周年,但是国民党对我党的舆论倾轧到达了一个顶峰。加之日军的侵略,国民党将战败的锅扣在了我党头上,更让我党陷入了不义之地。

就在此刻,周总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坚决和反共舆论硬杠到底,以笔为武器,在重庆新华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文字斗争,并最终揭开了国民党的丑恶嘴脸。
宋平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成为了周总理的政治秘书,并且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周总理的气节。

时年24岁的宋平,正是满腔热血的年纪,周总理不卑不亢的形象对宋平有着很深的影响。

之后,宋平从周总理身上学到了许多做人之道和工作原则,这在他之后的政治生涯中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也许正是在周总理的正面影响下,宋平在新华社表现突出,于1946年担任重庆新华社分社的社长。

没过多久,宋平接到了一项重任,那便是让他赴南京,去南京担任新华社分社的社长。

要知道,当时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就是南京,而南京新华社分社的地址距离总统府并不远。
而宋平的任务,则是要在南京揭露蒋氏“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以新华日报为媒介,来团结、引导中国的各层人士。

当时,整个新华社只有宋平一个社长,和编辑杨兆麟、报务员蔡明德、颜世俊等人,他们扛住了重重信息封锁,将真实的声音带给了全中国。

由于他在南京的贡献,宋平又被派到东北进行经济产业的发展。他当时在东北总工会工作,主要负责发展国民企业,这也为他之后的工作经历埋下了伏笔。
1948年11月2日,沈阳全线解放,在中共中央东北局的宋平随军一起进入沈阳。在进入沈阳没过多久,宋平便开始担任《工人报》(《沈阳日报》前身)的总编辑。

加上宋平在工会的工作,他可以说是非常忙碌。但是他从未懈怠过任何一项工作。尤其是,一开始创刊时,各种装备都无法配齐,但是宋平却一一克服了这些困难。

在宋平看来,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同等重要。他在东北总工会和不同报社工作的那些年,深刻明白了发展才是硬道理。
奉献:结缘邓公开始发展经济,为甘肃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

之后,宋平在1952年被调回了北京。在国家计委担任计委副主任。那时,邓公是国务院副总理,分管经济和财政。二人在工作上有一定的往来。

他们都不知道,二十多年后,他们将会在政坛上并肩作战,一起开创属于中国的新时代。他们第二次工作合作是随着三线建设的展开。

在1960年,宋平被调职到了中共中央西北局。在这里,他积极投身西北交通、重工业的建设,当时,邓公负责视察西北三线建设的工作,曾前往西北视察发展工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人由于有着相似的工作经历,更加能够在今后的事业上配合默契。而宋平之后的工作经历,结合他的青少年生活,更是为他的政治道路增添了许多经验。

1973年,在三线建设告一段落之后,宋平开始担任甘肃省委书记。曾经,宋平为了家乡的农业发展,去北平大学学习农业。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在北平大学所学习的农业知识,有一天会将运用在甘肃这片土地上。
当时,甘肃的旱灾十分严重。宋平刚到任不久,就要着手解决这一难题。他知道,在旱灾的背后,其实是农业生产发展不完善所导致的。

于是,为了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宋平到农村进行蹲点,组织了大规模的农村调研,开始不遗余力地推广包产到户,促进了甘肃的生产力的发展。

不仅如此,宋平还十分看重劳动人民的心血。也许是农民的儿子,宋平明白粮食生产的艰辛与不易。

他特地为甘肃红嘴山的一位林业员建立了建造铜像。因为这名叫做郭富山的劳模,仅凭一己之力,让原本荒芜的红嘴山,变成了一片果林。

1979年12月,郭富山作为甘肃省人大代表前往兰州参加会议,遇到了宋平。


他送给了宋平两个苹果,并说道:“宋书记,我知道你从来不收礼,但是这苹果是我感谢你对农民的支持。”

宋平十分感动,体恤郭富山的用心,将苹果收下,并送了郭富山两个崭新的铁锹作为回礼,以示他对劳动人民的尊敬。

正是在这甘肃的经历,让宋平深刻明白了,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劳动人民的努力;而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
律己:再入国家计委勤勤恳恳,官至正国级对子女家风严格

图片
图片
图片

1981年,宋平再次回到了国家计委。这次和三十年前相比,宋平已经有了不同的心态。与此同时,他身边还站着曾经的导师——陈云,和曾经的领导——邓公。

邓公和陈云都很信赖宋平,宋平也十分敬佩二人,始终追随着二人改革开放的思想,着手开展了经济发展的道路。

在国家计委担任主任期间,宋平完成了许多壮举,最主要的是接下了编制和执行“六五”计划的任务。在他的主持下,“七五”计划也得以顺利推进。
那时候,“六五”计划的初步思路形成得很早,在1976年便有这个想法,但是一直都没有一个完整的计划。所以,宋平在接受任务后,“六五”几乎是从头开始的。

以宋平实事求是的风格,他十分看重实地调研的结论,几乎每个计划的背后,都是他亲自勘察过的结果。

有些重工业计划,需要前往沙漠、草原等地区,交通十分不便,有时需要坐很久的车才能到达目的地,宋平甚至连饭都没有怎么吃过。

与此同时,宋平也深知改革开放的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推广。他十分看重信息技术,希望能够通过信息整合促进经济发展。

而最广为人知的三峡水利工程,也是由他领头计划的。他率领水利、航运等方面的专家,连续七八天去沿江各个重要点位,一一察看、研究、讨论。

之后,他又联络了各项专家进行300人的大讨论,再将讨论结果写成咨询报告上交给中央审查。

这套“先评估、后决策”的流程制度便从那时候开始,一直沿袭至今。

宋平不仅工作认真,也因为早年和周总理一起共事的经历,有一套自己的工作原则在里面。一是出差的时候,绝对不摆酒。

曾经他去海拉尔视察的时候,天寒地冻,为了驱寒,当地的同志便劝他喝点酒暖暖身子。可是宋平却断然拒绝了这一提议。

二是出差的时候,绝不收礼。一次宋平去准格尔出差,当地生产羊毛毯,想要送给出差团一人一条,宋平自然就选择了拒绝了。
他的这种勤劳淳朴的个性,不仅在自己身上,也深深教育了自己的子女。

据宋平儿子宋宜昌所说,他父亲一直管教严格,每个月的饭钱都严格控制,坚决不让他们养成铺张浪费的习惯。

甚至宋宜昌的同学还以为,他家是穷人家的孩子,因为他时常穿着很旧的衣服,也经常说自己没钱。

没有人会想到,穿着朴素的宋宜昌,他的父亲居然是后来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官至正国级的宋平。
大爱:退休之后心系贫困学生,望将来能够继续培养下一代

可以说,宋平在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中坚力量的作用。而他也激流勇退。但依然在之后的人生中,第一时间为国家考虑。

宋平十分心系下一代。他在战争年代的时候,就常给青年后辈们展现自己才华和能力的机会,到了现代社会之后,许多年轻人有了新的发展。

但是,宋平知道,有些贫困的孩子就像当年的他一样,也许很难有机会走出大山。所以他从九十年代开始,就一直关心贫困学生。

图片
图片
1994年,宋平和其夫人陈舜瑶便开始资助了三名学生。之后又陆续资助了几个孩子,帮助他们考上大学。


而随着时间的推进,慈善机构日益完善。6年前,宋平被一个叫做“美丽中国”的非盈利项目联系,进一步了解了当前的农村教育情况。

他看到“美丽中国”的理事长刘泽彭带来的几个年轻的90后支教老师,听着他们的支教现状,非常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不要小看你们的下乡行动。”
之后,宋平接触到了江苏中远助学帮老基金会,亲自为助学项目命名为“圆梦班”。他希望这些孩子,在经过助学项目的帮扶后,能够像当年的他一样,圆了自己的梦想。

4年前2月5日,理事长徐中远和理事刘海林告诉宋平,“圆梦班”已经建了16个,发展到了11个省和自治区。

宋平听到之后,十分欣慰。而当徐中远想要将写了宋平名字的圆梦班的牌匾给宋平时,他又不高兴了:

“这两个字写上来干嘛?圆梦班是我写的就是我写的嘛,不加上来也可以嘛。”

图片

即便是做好事,宋平也不愿将虚名带在自己身上。令他高兴的不是“做好事”这件事为人所知,而是他真的“做了一件好事”。

所有遇见宋平的人,都无一不会为老人的高尚情操和其严谨的风骨气节而感到折服。

那个年代,正是有如宋平一样勤勤恳恳、为国为民、简单朴素的革命家,才铸造了我们今天的辉煌成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今年,是宋平老人走过的第104个年头,此时的老人始终精神矍铄、声如洪钟。愿老人能继续健康、快乐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