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面部“湿疹”,可能不是真正的湿疹

 蔚蓝色淼 2022-07-22 发布于河北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通常初发于婴儿期,1岁前发病者约占全部患者的50%。

婴儿期皮损多分布于两颊、额部和头皮,皮疹以急性湿疹表现为主。

图片
面部红斑、丘疹、糜烂、渗出
(图源作者)

特应性皮炎临床多见,婴幼儿、儿童尤其高发,也是容易被误诊的皮肤病之一。今天一起看看容易误诊为湿疹、特应性皮炎的儿童皮肤问题。

1

新生儿痤疮


机制:
可能是母源性雄激素刺激皮脂腺增生。
发病年龄:
出生至出生后四周。
皮损形态:
丘疹,丘脓疱疹,脓疱。
持续时间:
1~3个月龄以内消退,一般不超过6个月龄。
预后:
一般不留疤痕。
图片
面部丘疹、丘脓疱疹
(图源作者)

图片
面部丘疹,丘脓疱疹
(图源作者)

2

肠病性肢端皮炎


肠病性肢端皮炎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婴幼儿疾病。

发病年龄:
平均发病年龄为生后9个月,尤在断奶前后发病率最高。

临床表现:
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皮炎(腔口周围,四肢末端易累及)、脱发和腹泻三联征。

皮损部位:
皮肤损害多对称累及口、眼、鼻、肛门、女阴等腔口周围以及骨突起部位(如肘、膝、踝、指关节及枕骨等处)。

早期皮损为红斑基础上的群集水疱和大疱、尼氏征阴性,可因继发感染变为脓疱,水疱、脓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干燥、结痂、鳞屑,可逐渐融合成境界清楚的鳞屑性暗红斑,慢性期可见苔藓样变和银屑病样斑块。
头发、眉毛睫毛弥漫性稀少、变细、脱落。

辅助检查:
血清锌水平降低。

图片
面部耳廓红斑、糜烂痂壳
(图源参考文献PMC7683876)

图片
面部手背、膝盖界限清楚的鳞屑性斑块表面糜烂、鳞屑痂壳,呈银屑病样外观
(图源参考文献PMCID: PMC8040548)

3

手足口病 


病因:
肠道病毒(Enterovirus, EV)感染引起。

好发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 5 岁以下儿童为主。

皮疹特点:
好发于手、足、 口、臀等部位出疹,典型皮疹表现为斑丘疹、丘疹、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疹内液体较少。

系统症状:
可伴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预后:
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一般在1周内痊愈,无后遗症。少数患儿发病后迅速累及神经系统,表现为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脑脊髓膜炎等,发展为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儿病死率高。

图片
口唇、口周水疱,外周红晕部分水疱破溃
(图源作者)

图片
手掌水疱、米粒至绿豆大小,外绕红晕
(图源作者)

4

卡波西水痘样疹


Kaposi水痘样疹(KVE)指在湿疹、特应性皮炎等基础性皮肤病的基础上感染单纯疱疹病毒(HSV)、牛痘病毒(CPV)或柯萨奇病毒等病毒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疱疹样皮炎。

好发人群:
常见于3岁以内婴幼儿。

临床表现:
头面部、颈部、胸部、躯干、四肢的水疱,其中以头面部最为常见,疱疹基底红晕、顶部可见脐凹,破溃后可渗液、渗血、结痂。

系统症状:
发热,全身不适、嗜睡等中毒症状,可因角膜、结膜受累影响视力,甚至合并脑炎、肺炎、败血症等导致死亡。

图片
额部、面部红斑,表面密集水疱绿豆大小,部分破溃
( 图源作者)

图片
水疱干涸结痂,痂壳脱落

5

单纯疱疹



病因:
单纯疱疹由人类单纯疱疹病毒(HSV)所致。

发病部位:
唇缘、口角、鼻孔周围等处多见。

皮损特点:
红斑基础上针头或米粒大小簇集水疱群,密集分布而不融合,疱壁薄,疱液清亮,短期自行溃破、糜烂、渗液。不留瘢痕,但易反复发作。

图片
下唇部、唇周皮肤红斑表面簇集性水疱,米粒大小,米粒分布
(图源作者)

6

寻常型脓疱疮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

临床表现:
多见于嘴唇四周、鼻周围、耳廓和四肢等暴露部位,身体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刚开始为红色斑点或者小丘疹,可迅速转变为脓疱,然后破裂、糜烂,结成蜜黄色厚痂。痂壳脱落后不留瘢痕,自觉瘙痒。

系统症状:
病情严重者可有发烧、淋巴结炎,甚至败血症或急性肾小球肾炎。

图片
鼻背部红斑,表面蜜色脓痂
图源作者)

7

面癣


面癣是面部皮肤癣菌感染,即发生于面部的体癣。儿童常见。皮损红斑、鳞屑,常单侧,有时呈蝶状分布 。

面癣常常因外用糖皮质激素或长期搔抓皮损,形成边界不清,中央失去自愈倾向,而致皮损不典型,诊断困难,称为“难辨认癣”。

图片
眼周浸润性红斑,中央消退、外周扩展边界清楚,边缘可见丘疱疹,炎性反应明显
(图源作者)

图片
右侧面部浸润性斑块,表面少量鳞屑
(图源作者)


图片
左侧面部环状红斑,边界清楚中央略微消退,边缘可见鳞屑
(图源作者)

8

儿童肉芽肿性口周皮炎


肉芽肿性口周皮炎(granulomatous perioral dermatitis)是肉芽肿性面部皮炎中的一种类型。

发病部位:
鼻唇沟、鼻子下方和下颚,下眼睑可累及。

临床表现:
皮肤初起为轻微脱屑的红斑,常被误诊为皮炎,逐渐加重,出现毛细血管扩张、红色丘疹或脓疱。

特征性表现为面部腔口周围在红斑基础上1~3mm大小淡红色或黄棕色坚实小丘疹、结节。

图片
鼻翼、上唇口周丘疹,密集分布而不融合
(图源PMC7059473)

9

冻疮


寒冷引起的局限性淤血性皮肤炎症损害。

好发人群:
各年龄组均可发生,好发于于儿童、青年女性或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
好发部位:
肢体末梢和暴露部位,如手指、手背、耳廓、鼻尖等处。儿童、婴幼儿面部也好发。
临床表现:
紫红斑块、肿胀、质地坚实,严重时水疱、破溃。
症状:
瘙痒,受热后加剧,如果出现溃疡、糜烂可有疼痛。
图片
左侧面部暗红色浸润性斑块,质地坚实
(图源作者)

10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LCH病谱广泛,临床表现主要基于系统累及数量和累及部位,可以表现为惰性生物行为的无症状的限局性或单一器官受累,也可以呈侵袭性生物行为的具有明显症状的多系统、多脏器累及。

皮肤表现常为LCH的首发表现。

皮肤表现多样,典型皮损为直径1~2mm、轻微隆起的小丘疹,半透明或红黄色,常位于头、皮、躯干。

皮损可有鳞屑、结痂、溃疡,也发生水疱和脓疱等,临床类似于湿疹、痱、疥疮、水痘等,此在新生儿特别常见。

图片
头面部丘疹、糜烂、结痂
(图源参考文献PMC5004507)

参考文献:

[1]Al Naamani A, Al Lawati T. Acrodermatitis Enteropathica: A Case Report. Oman Med J. 2020 Nov 23;35(6):e201. doi: 10.5001/omj.2020.97. PMID: 33274070; PMCID: PMC7683876.
[2]Choi JY, Na JI. Intractable Chronic Granulomatous Perioral Dermatitis in Patients Receiving Growth Hormone Therapy: A New Association between CGPD and GH. Indian J Dermatol. 2020 Mar-Apr;65(2):139-140. doi: 10.4103/ijd.IJD_191_18. PMID: 32180602; PMCID: PMC7059473.
[3]Gholami N. Pericardial Effusion in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A Case Report. Iran Red Crescent Med J. 2016 May10;18(6):e25604.doi: 10.5812/ ircmj. 25604.PMID:27621925;PMCID:PMC5004507.
[4]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特应性皮炎协作研究中心.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0版)[J1.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53(2)
[5]张建中,高兴华.皮肤性病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6]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7]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 年版)[J]. 传染病信息  2018 ,31 (3)

往期推荐

中国甲真菌病诊疗指南

五花八门的痤疮瘢痕!

掌握这几点,难治性痤疮不再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