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晓锦源: 虚无的才是真实的。

 QDLF888 2022-07-22 发布于山东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以此。

译文: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是从“道”认识的。

      中国在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就是舆论宣传的四个自信。

   可别小看了这四句话,它是中国国家权力运作的底层依据或秩序变更的理论指导。百年未遇之大变局、考古对文明的重新定义、人民币国际化、金砖扩容等等都是基于这个四个自信。

    有时我就在思考,什么才是真实,我们看到的房子、汽车、太阳、月亮等等算真实还是现象,这事是需要打问号的。真实应该是那些一直存在且持续发生作用,而不是变来变去的东西。这东西若有,只有看不见摸不着的规律、理念等等虚构的东西。

   我们再回看,老子揭示的道的形象,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是本真,其余的都是道运行或转化的产物。 也就是说只有惟恍惟惚,虚无缥缈的那种东西才是实在的。

   若这样难以理解,可以借助英语语法,TO BE。小麦是粮食,小麦不是衣服,小麦与粮食产生关系,是由于存在;小麦与衣服没发生关系,还是由于存在。 存在是比小麦或粮食更高的东西。甲是乙句子成立的依据,或发生关系的核心是“是”。那个不怎么重要的是,也就是存在,是比更广泛的真实。但存在不是道,道是比存在更抽象的存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