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叔说字——人篇(敝)

 春天来了hovy5i 2022-07-22 发布于上海

图片

   破败    

   人篇   



字源演变



图片



说文解字



“敝bì”,会意字。甲骨文“敝”字的右半部,乃手持木棍之形,表示一个人手持棍杖在敲打;左边则是一个“巾”(巾帛)字,上下四散的四个点儿,为“巾”上的破洞或裂缝。小篆的形体与甲骨文基木相似。楷书的写法,秉承小篆而来。

“敝”字的物象,源自手持棍杖敲打织物兽皮之类后出现的损坏。因此,“敝”的本义为“破败”。如陶潜《移居》:“敝庐何必广。”这是说:破旧的房屋何必一定要宽广呢?再如成语中的“敝帚自珍”,其中的“敝”,也有“破败”的意思。由“破败”之义又引申为“衰败”,如《左传·哀公元年》:“吴日敝于兵”这句话的意思是:吴国因为连年作战而一天天衰败下去。

破败不堪的东西,不愿让人看见,就使“敝”字有了“掩藏”之义。如《墨子·经说下》:“首敝上光,故戍景(影)于下。”其中的“敝”,即用作遮挡“,又如《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六分》:”臣肃敬,不敢敝其主。“这里”敝“用作”欺瞒“。这意义,后来则由孳乳而生的后起字”蔽“来承担。也正因为”敝“有”藏拙“义,所以古代对自已或自已一方也常用”敝“字表示谦称,如《左传襄公八年》:”敝邑之众。“就是说:我们国家的老百姓。后世又有”敝人“、”敝舍“等谦词。



古文释义



〈形〉

同本义敝,一曰败衣。——《说文》苟有衣必见其敝。——《礼记·缁衣》。郑训败衣。邻有敝舆而欲窃之。——《孙子·谋攻》侯生摄敝衣冠。——《史记·魏公子列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又如:敝鼓丧豚(击破鼓,宰杀猪以求神治病。指徒费而无益);敝帷不弃(不轻易丢弃破旧的帷幕);敝衣(破旧衣服)

疲惫,困乏,衰败还师以敝楚。——《左传·襄公九年》。注:“疲也。”土敝则草木不长。——《史记·乐书》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资治通鉴》吏民凋敝。——《汉书·张敞传》又如:敝卒(疲惫的士卒);敝敝(疲困的样子)

败坏;衰败。如:经久不敝;敝肠(坏心肠,恶性情);敝人(德行浅薄的人)

对自己或自己一方的谦称 [my]。如:敝处(本处。敝,破旧;谦称);敝房(谦词。敝室。对人说自己妻子);敝国(自己的国家)。

〈动〉

失败敝于韩。——《左传·僖公二年》。注:“败也。”

弃冠而敝之。——《礼记·郊特牲礼》。释文:“弃也。”鹤既不能战,是无用之物,君敝有用以养无用,百姓所以不服也!——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损害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左传·僖公三十年》盖供过求,时价劣经价,则供者必受敝,受敝则迁。——清·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