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巴顿”-何宣将军赠北伐胜利唐山阅兵纪念墨宝

 儒剑斋 2022-07-22 发布于广东

藏品介绍

何宣将军赠送墨宝为铜质墨盒,墨盒为四方型,墨盒上盖刻写“民國十七年四月十日本師奉令北伐至九月二十三日殱敌于滦河西岸告厥成功,雙十節大阅於唐山,以伸國慶并誌本師成立週年爰磨盾墨效勒燕然兹當凱旋製此記念 師長何宣贈於北平

译文:

      民国17年(1928年)四月十日奉命令进行北伐到九月二十三日在滦河西岸歼灭敌军,大获成功。双十节(10月10日日)在唐山举行大型阅兵仪式,用以纪念本师成立一周年(第十八军独立第七师)就效仿“燕然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制此墨盒当做凯旋的纪念。

关于墨盒:

      在网上搜索何宣墨盒,大部分都是刻写这段文字。不好说别人的东西是真是假。这样讲会好一些:就刻写字体和字形而言,本墨盒更接近何宣亲笔,以下为何宣亲笔书(来自网络)。

(桂南会战前,何宣在桂林象鼻山磨崖上亲笔撰书,以示决心)

关于何宣

何宣(1891~1945),字夔笙,号啸夫,湖南益阳桃江县大栗港镇小石洞人,著名抗日将领。湖南陆军小学堂毕业后随黄兴参加辛亥革命。1914年参加蔡锷讨袁部队。1915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任湖南陆军第二师见习官,逐级升至团长、师参谋长,以善练兵、军纪严著称。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七师少将师长,率师北上,克信阳、漯河、石家庄、平津唐,歼敌于滦河西岸,北伐旋告完成,升至陆军中将。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谋长和第五战区长官部总参议,参加指挥淮上、台儿庄、皖北、鄂东等各战役。1939年参加桂南会战,任第46军军长,在泗合坳战役中,面对数千日军,亲率一团之众,苦战四昼夜,歼敌近卫师团一个半联队,迫敌酋渡边大佐自刎;昆仑关之役,宾阳告急,乃星夜率部驰援,使其转危为安,昆仑关因此无恙,军事委员会特记功表彰。终因长期野外作战,积劳成疾,于1945年病逝于家乡,享年55岁。因特会打仗,极重民族大义、朋友信义和家庭孝义,颇具英雄气概,誉为“中国的巴顿”。

何宣参加北伐的誓师词(1926.7.9)                              

“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

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

总理遗命,炳若日星。吊民阀罪,残厥凶酋,复我平等,还我自由。

嗟我将士!为民前锋,有进无退:为国效忠。实行主义,牺牲个人,

丹心碧血,革命精神。嗟我将士,一德一心,毋忘耻辱,毋惮艰辛,

毋惜尔死,毋偷尔生。壮烈之死,荣于偷生。嗟我将士!保此国家。

嗟我将士!保此人民。遵守纪律,服从命令,惟纪与律,可以致胜。

生命为私,纪律为公,生命为轻,命令为重,嗟我将士!团结彻终,

相爱相亲。毋惧强敌,毋轻小丑,万众一心,风雨同舟。我不杀贼,

贼岂肯休,势不两立,义无夷犹。我不牺牲,国将沉沦,我不流血,

民无安宁,国既沉沦,家孰与存?民不安宁,我孰与生?嗟我将士!

矢尔忠诚,三民主义,革命之魂。嗟我将士!偕作同仇,革命不成,

将士之羞。嗟我将士!如兄如弟,生则俱生,死则俱死。存亡绝续,

决于今兹,不率从者,军法无私。”

何宣的北伐经过

何宣曾两次参加北伐,第一次在第八军(唐生智)第五师(叶琪)任上校团长。第二次在第十八军(叶琪)独立第七师任少将师长,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进驻北京,北洋军阀把持10余年的北京政府最终覆灭,9月9日又攻克唐山。9月23日午刻,国民革命军于滦河地区歼灭孙军’直鲁军残部,北伐告厥成功。 奉军方面,张学良于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南京政府,改旗易帜,30日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四川’云南’新疆等省也相继宣布服从南京政府,历时两年多的北伐战争在全国宣告胜利结束。10月10日在唐山举行了双十节阅兵,何宣题词纪念的是独立第七师参加二次北伐’滦河歼敌’唐山阅兵过程,北伐胜利后,何宣晋升为中将,记功一次。

关于中国式的“巴顿”

主要基于两点:

1、不懂政治,尤其是不懂外交政治,不入流官场。

     前面介绍过,何宣升至为师长,这完全是由于他处在那个多事之秋,靠军旅生涯实现的,即在1930年北伐战争结束之前就已经是师长了,1932年冬,何宣奉李宗仁点召,仆南宁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中将高参。1933年春,入南京陆军大学学习,年底,因福建同学蒋光鼐 、蔡廷楷宣布反蒋,成立福建人民政府,何宣因不懂政治,被涉嫌受禁,后经湘人唐生智担保才脱险。

2、骁勇善战,敢于硬碰硬,因难而上

        咱们就讲一下,血战昆仑关中的何宣。

     1939年11月24日,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在空军掩护下,攻占了南宁。随后,日军北犯桂南要隘昆仑关。12月4日,日军占领昆仑关,也就等于扼住了我军西南线的咽喉,与我军处于对峙状态。关北中国军队由白崇禧的桂林行营指挥,统率第31军、第46军、第5军,连同广西教导队独立步兵1-4团,总兵力约6万人。随后,第26、37、35、38集团军亦陆续集结到位,连同辅助部队,共达30万之众。其中第5军(军长杜聿明)是中国第一支机械化武装部队,为此次作战主力。12月18日,对昆仑关的总攻开始了!激烈的炮战,群山振颤。

      就在19日,杜聿明的机械化部队与日军的21旅团全力争夺昆仑关主峰的时刻,46军军长何宣授命的则是狙击18师团的一个旅团、赶来增援的1.5万人。也就是说,昆仑关主攻战中国的军队是数倍于日军的话,那么,狙击战中何宣所率的46军所狙击的人数则是日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而双方人数的比例几乎是一比一。这既是战争的意外,也是这次战争最艰难的焦点,在这种特殊意外的情况下,何宣发挥了他那不畏艰险困难,敢于和善于打硬仗和苦仗的军人潜质,在阵地上,何宣发出手令;“班长退,杀班长,以副班长代理之;直至师长退,杀师长,以副师长代理之;军长退,自杀,首级由特务营徐营长提报白崇喜。” 并且,亲自率领预备团守在四合坳,阻击日军的主力,连续三天,使日军的增援部队始终阻隔在四合坳的第一道防线之外,第四天,日军加大了攻势,在飞机大炮猛烈轰击的掩护下发起了猛攻,炮弹几次落在何宣身旁,但他神色不改,指挥若定。这个时刻,深懂此处狙击险难的总指挥白崇喜,既出于对何宣的关心,也有点想保住桂系本钱的私心,给何宣电令:“已完成阻击使命,转移撤退”。但此时已打红了眼的何宣,见命令以后,几乎是毫无思索的就回电;“与四合坳共存亡”。这里,再一次证明了何宣不畏艰险困难,打硬仗和苦仗的军人品质,自然,也反映了何宣不懂政治的天真个性。第五日,白崇喜增派的援军赶到,两面夹击,全歼日军18师团的一个旅团,旅长自杀,使昆仑关主峰上的日军成了无援孤军。

     30日,何宣等打阻击援军的部队再转战昆仑关主峰,增援部队到达,中国军队向日军发起更猛烈的进攻,相继攻占了同兴、界首及其东南各高地,打破了昆仑关日军的防线。31日拂晓,杜聿明军长把指挥所推进至大坟岭,指挥官兵向日军猛攻。至8时,第159师占领653西南高地;上午11时,新编第22师攻入昆仑关,经过18天的激战,日军被迫向九塘方面退却,昆仑关战役胜利结束。

轶事或趣闻

关于何宣的爱国抗战的报道网上和纸质文宣都特别多。跟随何宣近20年的侍从官傅笃生于1984年写过一篇万余字的《故军长何宣简历》,回忆何宣生平,并在《益阳日报》上刊发。今天我们来讲讲他的善义家风和一些生活轶事。

何宣在湖南益阳桃花江的故居   (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区政府所在地,区政府搬迁后已夷为平地))

义声留桑梓

       何宣幼年因家贫无力上学,常贴在附近私塾曹先生家的墙边听课。一次放牛时,他在路边楠竹上刻了“未出土时先有节,接连云处总无心”的诗句。曹先生发现后大为感慨,遂免费收他上学,后又资助他考入湖南中路师范学校。这一段特殊的成长经历,让他对邻里充满了感激之情。事业有成之后,何宣与夫人熊静卿在家乡做了很多善事,至今还被乡亲们津津乐道。

       1924年,已经升任团长的何宣拟为母亲卢太夫人做五十大寿以报鞠养之恩。他母亲却认为:“我们孤儿寡母那阵子穷的时候,地方人帮了不少的忙。你要是真的有钱有心,就花钱把到大栗港街上去的那条路修好一些,修宽一些,方便地方人,那我比做了生日还快乐得多。”母亲的话,如醍醐灌顶,惊醒了何宣:当年要是没有曹先生的资助和乡亲们的扶持,哪有我何宣的今天?第二天,他就出钱请工,规划修路。当乡亲们知道卢太夫人把做生日的钱用来修路时,也纷纷投工出力。只有几个月时间,就将沿朱家村溪河去大栗港街上的那条路加修到了一米多宽,并用石头砌固了河岸,便利了附近几个村的群众出行。

      1930年,闲居武汉的何宣回大栗港老家小住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村里的孩子很少有读书的,要么是家里没钱读不起书,要么就是离学校太远不方便读书。为了解决孩子们读书的困难,何宣出资在当地创办了一所学校,并亲笔题名为“庐山学校”。为确保学校长久运转,何宣还另外花钱买了一些田土作校产,租予人种,所得租谷全部用作学校的工费开支。

     何宣的夫人熊静卿,系大栗港镇秀才后代,风格高尚,持家勤俭。熊静卿12岁就到何家作童养媳,与婆婆一起供丈夫读书,生活非常清苦。她积极向上,朴实低调,尊老爱幼,乐善好施,从不以军官太太自居,在当地的口碑甚好。谁家急钱,谁家生病,谁家遭灾,谁家有祸,她都会不遗余力出手相助。大约在1940年,有一何氏族人因为误食毒菌全家十五口中毒,熊静卿知道后,立即派大儿子请了郎中带着药物,跑去进行紧急抢救,设法救活了八个人。抗战期间,她还收容了许多外地流落来的难民,长期供他们吃住,劝他们安心,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回去。

       1942年,参加指挥桂南会战后,荣立战功的何宣不断受到桂系的排挤,又因积劳成疾,瘰患了当时的不治之症—肺痨,因病势转重,何宣不得不辞去军职回到家乡休养。为阻击随时可能来犯之敌,他抱病帮助地方政府组训武装力量,制定御日计划。1944年冬,日军迫近益阳,专署在桃江的桃谷山下进行抗日动员,何宣不顾病危之身奔波六十里,赶到万人大会上慷慨陈词,他告诉大家:“日本鬼子很凶残,但并不可怕!它们倒是怕我们突然出现的梭标、大刀片!”号召全县同胞:“鬼子的末日快到了,我们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与日寇拼杀到底。”话未讲完便吐血不止,昂愤的民众高声呼喊:“打赢了明年元旦我们向何军长拜年!”稍微歇息后,何宣命笔赋诗一首:武力陈江左,匡夫一纸书。叔季思贤达,遑愧病相如。

义方教子女

      何宣是远近闻名的孝子,为了传承母亲早年寡居、艰辛育子、勤俭持家、与人为善的事迹,1926年修建“小石洞山房”时,他特意在东头建了一个亭,名叫“慈荫轩”。每年七月的“中元节”,何宣或熊静卿都会斋戒沐浴,到七月十五日祭拜时要诵读祭文,并全体高唱何宣用“魂断蓝桥”曲谱填词的《骊歌》:“骊歌初动,离情辘轳,今夕韶光充足;愿我子孙,发奋攻读,莫使光阴虚度;勿忘祖先,谨遵遗嘱,明岁归来依旧。”他们家一直坚持着这种仪式,以此培养儿女怀念祖先、孝敬父母、慎终追远的基本品德。

       何宣与熊静卿共有八个子女,男女各半,算是一个大家庭。但无论是贫穷时还是富贵后,他们对子女的要求都十分严格。就像普通农家的孩子一样,白天,男孩下地收拾庄稼或上山打柴,女孩在家种菜或习作女工;夜晚,男孩在桐油灯下习文练字,女孩则在火坑旁就着柴火燃烧的亮光纺纱织麻。尤其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家几乎成了准军事化单位,自夫人以下到六岁以上的子女,都要练习实弹打靶,并告诫他们:“如果敌人来犯,打得剩下最后一颗子弹,宁可自杀,也决不能让敌人俘虏!” 何宣还要求子女经常背诵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正气歌》,人人学唱《黄河怨》、《松花江上》等歌曲,从思想上激励他们爱国抗日。他先后把三个儿子送上了抗日前线,其中,长子升武随57师参加了湘北会战,在常德保卫战中负伤,伤愈后投入46军参加了桂北保卫战;次子升恒随印缅远征军参加了缅北战役,抗战胜利后得知部队要北上打内战,不愿归国,留在八莫自谋生计,葬在了异国他乡;三子升略年仅十七岁就投入了青年军。那几个没有参军的孩子,就组建了一个家庭抗日宣传队,由次女剑平带领弟妹们各施所长,组织了独唱、对唱、合唱、舞蹈、活报剧、莲花落、快板等一整台节目,在家乡各地演出,宣传抗日。熊静卿对孩子们很理解、很放手,每当他们要去演出,她便帮忙整理行装道具,并把他们送到大门口,从高台阶上目送着孩子们消失在村口。演出回来,她就安排各种好吃的东西给孩子们充饥,默默无闻地支持鼓励他们的爱国行为。

       在何宣的众多子女中,次子升恒最聪明,也最鬼怪。1942年,已经病得拿不稳毛笔的何宣,将其送入远征军,参加缅甸作战。临行前,他亲书手谕教导儿子:“成功要诀:立志须当重决心,愈加辛苦愈精神;头要顶天脚立地,不到成功不放松。服务要诀:服务人生第一乐,一事未清你不搁;大处着眼细处寻,莫妄要功莫诿过。仲儿熟记,父宣手谕。”(见文章上方图)他希望儿子立志高远,敢于担当,勤谨务实,慎始善终,不要耍小聪明。

      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被俘的日本兵等待遣返,被安排在修公路。受尽欺凌的孩子们难解仇恨,偶尔向鬼子兵掷土块泄愤。孩子们回家向母亲描述时,熊静卿长叹一口气:“他们也都是爹娘的儿啊!”嘱咐他们不要去打那些降兵。这年农历十一月九日,见到了最后胜利的何宣去世,全家悲情难抑。熊静卿则告诉孩子们要坚强面对,继承遗志,要让父亲清净地安息,家中不能有哭声。所有人都刚毅地坚持到何宣出殡,只有眼泪,没有嚎哭。(选摘自《红网》)

何宣的最后遗留诗句

       在疾病的长期折磨下,又是在战火纷飞中,穷乡僻壤缺医少药,他的病情一再恶化,开始了大口大口地吐血。外无薪偿,坐吃山空。经济拮据,日甚一日,连长媳刘哆勤陪嫁的手饰也变卖了。何宣无助地看着膝下这一群尚未成年嗷嗷待哺的孩子,心如厮裂。他的确是心憔力瘁,彻底崩溃了。此刻,他巳经不是军人,而是在另一条生死线上抗争的弱势搏击者。 这期间,他陆续写了被台湾传为《绝命诗》的七言律诗:

1.   世上几人思往事,东流逝水怎能还。

      新陈代谢原如此,五五天星安不安。

2. 一病缠绵床褥间,懒看绿水与青山。

      静待大罗天上召, 飘然不复恋尘寰。

3.   儿女盈庭漫言多, 各有前程莫奈何。

      负笈单灯人去后, 高堂空叹病成魔。

一篇长文编写完,却无法释怀,内心倍感沉重。一代英豪,铮铮铁骨,赤胆忠心;拳拳之心,孝善仁义。



喜欢觉得不错,就点击下方赏一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