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老人说“冻死不烤灯头火,饿死不吃猫叼饭”,是什么意思?富含哲理!

 乡村小水 2022-07-22 发布于云南

农村老话虽然少部分有点迷信,但是大多数都是祖祖辈辈的经验总结,这些俗语流传至今依然非常适用,它告诫人们正确的做人做事,对生活很有指导意义。

农村老话“冻死不烤灯头火,饿死不吃猫叼饭”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

一、冻死不烤灯头火

灯头火一般指“煤油灯”,也可以指“蜡烛”。灯头火好比月亮,而我们的手就好比乌云,我们把手挨近火焰取暖,就会挡住绝大数的光线,房间就会变得更加暗,如果房间还有别人的话,别人就很难看清东西,因此“烤灯头火”是非常自私自利的人,这种人往往心眼小,度量小,爱贪便宜,从不为别人思考。

其次,用灯头火取暖作用是非常弱的,就好比点火柴取暖一样,根本就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手在非常冰冷的时候是麻木的,还可能烫伤我们的手,这时候还不如捡点柴火来,利用灯火点燃柴火取暖。烤灯头火的人是爱贪蝇头小利的人,这种人目光短浅,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绞尽脑汁,永远不会谋大略、计深远,这一辈子眼光都不会太长远。

最后,“烤灯头火”很容易引发火灾。手挨煤油灯太近不仅容易点燃棉衣,而且手还容易碰翻煤油,在以前的房子大多都是由木头制成,一旦引发火灾就是致命的。因此,烤灯头火的人不会考虑后果,只想着眼前。

在农村有句俗语叫“人穷不走亲,手冷不烤灯”,说的就是你穷,亲戚会看不起你,你手冰冷,烤灯火不起作用。“冻死不烤灯头火”也告诫人们人不要自私自利、不要目光短浅、不要做事不考虑后果,这类人往往会丢掉朋友之间的信任,断掉自己的事业。

二、饿死不吃猫叼饭

“叼”指用嘴夹住,“猫叼饭”说的就是非常微量的食物,仅够猫吃一嘴。很多人把饭量小的人叫吃猫食,可想而知这点食物根本不顶饿。

注意:这里的“猫叼饭”并不是指“猫吃的饭”,更不是指被猫吃过的饭。这句话更多的是指人活得要有骨气,不要为了别人赏赐你一口而卑躬屈膝,让别人看笑话,这样的人活着没有一点骨气,非常卑微。

人活一口气,没有骨气的人,注定一辈子是穷人,这种人犹如行尸走肉。徐悲鸿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多一分傲骨就多一分尊严。

如果我们放弃尊严,吃“嗟来之食”,那就会永远被人看低,别人永远会看不起你,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有时候毁灭一个人,不是毁灭他的生命,而是毁了他的名节和尊严。前段时间清华美学院女生污蔑学弟,口口声声要让对方“社会性死亡”,如果当时没有监控,学弟的前程肯定毁了,他会给家族抹黑,也对不起父老乡亲,愧对老师,自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有的人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不饿死先吃了保命。关键是“猫叼食”根本吃不饱,吃了可能会更加饿,吃了不能挽救你的生命,而且还会让你丢了尊严,死了别人也看不起你。

总之,农村老话“冻死不烤灯头火,饿死不吃猫叼饭”是非常有哲理的,它警示我们正确的做人做事,人不能自私自利,人要有骨气,宁愿“站着死也不要跪着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