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杆子系统思维的五项修炼之二:逻辑性思考 把观点写顺

 ptzhangyh 2022-07-22 发布于福建
文章图片1

逻辑性思考 把观点写顺

——系统思维五项修炼之二

文/薛贵辉

任何一个系统都该有逻辑性,正如一个人说话做事要“靠谱”一样。

文章本身是一个系统,逻辑性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有逻辑性地思考,把观点写顺,是系统思维的第二项基础修炼。

这不难理解,如果你是机关干部,事实上,当你走进公考考场那一刻,逻辑性就成为你思考问题的基本准则了。

你一定还记得,在公考笔试中,有一种“数量关系”题吧!

例:2,6,12,20,30,( ?)

题目让你从四个答案中选一个合乎逻辑的数字填空。

很明显,这是一道等差数列题,相信大家都会解,因为稍加分析,你会发现,题目中几个数之差分别是4、6、8、10,呈等差关系(公差为2),于是可推出10后面的数应为12,进而又可推出此题答案为30+12=42。

这是一种逻辑推理,是人们思考问题最基础的素养。

当然了,我不是想在此同大家复习笔试的解题技巧,我谈的是写作问题。我想说的是,逻辑性是系统性思考的必然要求。试想一下,咱们笔试题目中的一个个数字,不正像咱们文稿中你列出的一个个观点吗?如果你要真正想把题解好,就必须让思考符合逻辑规律,否则,你写出来的东西将是不系统的。

以前,很多人都以为理论考试的技巧在实际工作中都用不上,其实不然,只是你没理解透,没学以致用罢了。其实,之所以考这样的题目,意图很明确,就是为了训练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我想,这种能力,在公文写作中,就是有逻辑地表达。

我们得明白,系统思维本质上就是逻辑思维,因为系统本来就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有序整体,在系统中,各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联动的、互通的,它们按特定逻辑规律运行着、存在着,各要素符合着某种逻辑关系、遵循某种逻辑规则。可以说,一个没有逻辑的系统,是不能成其为系统的。

这个观点一点儿都不新鲜,因为我国古人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洞见到了,在他们眼中,一个合理的自然和社会系统,应该是行之有序的,即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

你想想,系统凭什么并行不悖?

道理很简单,就是万物遵循了自然规律,也就是“逻辑”。

列宁曾经说:“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在人类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生长着具有智慧的逻辑之花,它根植于人类的思维中,每当人们进行思考或表达时,都会不自觉地运用逻辑的力量。

逻辑这个东西,说起来让人头疼,光讲概念的话,实在是令人兴味索然,所以我想举个例子来说。

文章图片2

前文说了,系统是一个整体,比如学校就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校长、院长、老师、学生、决策机构、协调机构、教学机构、后勤机构等要素组成。在这个整体里,人与人之间是有关系的,部门与部门之间同样也有关系。从人的角度看,校长对院长是上下级领导关系,院长与老师也是领导关系,老师与学生则是教学关系。从机构角度看,决策机构对下级部门是领导关系,校办与各部门和院系是协调配合关系,后勤部门与各部门则是服务保障关系,它们是连通的,互动的,有特定逻辑关系的,因此也是遵循特定运行规则的。

这些部门之间或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上下级领导关系”“教学关系”“协调配合关系”“服务保障关系”,就是学校这个系统得以运转的“逻辑关系”。如果逻辑关系出了问题,那学校这个系统肯定也会出问题。

这个道理在其他事物上也是一样的,比如我们写城市发展的稿子,如果你不懂规划、建设与管理部门间运行的逻辑关系,那你提出来的措施一定是不系统的,因为这些部门是一级行政系统的组成要素,它们各司其职、各行其是,你不能乱点鸳鸯谱。

再举个例子,中学时,我们都读过一篇文章叫《庖丁解牛》。说是一个叫丁的厨师给人宰牛,因为技术非常好,手接触到的地方、肩膀靠着的地方、脚踩着的地方、膝盖顶住的地方都哗哗地响,刀子刺进牛体,发出霍霍的声音,既合乎《桑林》舞曲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章的节奏。

用现在的话说,技术很溜。

别人很佩服他的技术,问他怎么会高明到这种地步?丁说了一句很值得品味的话,他说:“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顺着牛体天然的结构,击入大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着牛体本来的组织进行解剖,脉络相连、筋骨聚结的地方,都不曾用刀去碰过,何况那粗大的骨头呢!

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这就是丁有系统思维,既懂得完整性思考,还懂得逻辑性思考。他之所以真么厉害,就因为他完全搞懂牛体结构的逻辑关系了,比如哪里是骨头,哪里是缝隙,一清二楚,了然于胸,所以技术才这么“牛”。

从这些故事和案例中,我深受启发,深感笔杆子也要学习庖丁这种思维方式,在完整性(一头整牛)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性思考,善于把笔下的“整牛”分解成不同的要素,再把要素间的结构关系搞清楚,然后理出逻辑关系。惟其如此,文章里的观点才会井然有序,体现逻辑性,进而达到“并行而不悖”“并育不相害”的境界。

文章图片3

写作中的逻辑关系表现是多方面的,除时间逻辑、空间逻辑外,还有事理逻辑、递进逻辑、因果逻辑、矛盾逻辑、演绎逻辑、总分逻辑等,比如“规划—建设—管理”,“计划—执行—检查—纠偏”“起因—经过—结果”体现了事理逻辑;“成绩—问题”体现了矛盾逻辑;“原因—结果”“措施—效果”体现了因果逻辑。

因为观点间存在逻辑关系,所以一定要有逻辑性,哪个观点在前,哪个在后,都是有讲究的。比如本文开头的“2,4,6,8,10”等差数列,之所以能推断后面一定是12,就是因为逻辑顺序都是规定好的。再比如,在完整性一文里讲到的“金木水火土”“加减乘除”“望闻问切”“酸辣苦甜咸”这些概念,顺序同样不适合随意调换,你要是把“五行”顺序变成“水土金木火”,那就不是那个味儿了,因为这顺序上有讲究。

拿“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来说,为什么先讲加法,而不是减法,或乘除法,而是先加后减,然后乘除呢?按我的理解,加法当头,是因为人类最先学会的是加法。不难想象,在原始社会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人们的梦想就是做加法,比方说每天多逮一只野兔,多摘一堆水果。理论上,只有“有”了食物后,才存在失去(减法)的可能。乘法和除法太难,肯定是后来食物多到加法、减法无法做到时才出现的,所以顺序就只能在加减之后了,这是最朴素的逻辑顺序。

再拿“望闻问切”和“酸辣苦甜咸”来说。我理解,之所以先说“望”,是因为眼睛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感官,医生也不例外,在给病人看病时,也主要用眼睛,所以才叫“看病”,而不是“问病”或“听病”嘛!

而人们之所以把酸味作为第一味觉,同样不是胡乱排的。你想想,人类在没有学会种植农作物之前,靠什么生活,不就是靠采摘嘛,而野果可不像现在的果园硕果累累,自然生长的苹果树大概率上果实会很少,又酸又涩。问题是,没有谁有耐心等到秋天果子熟透了再来摘啊!理由很简单,一来,那时的人一定是饥不择食的,终日饥肠辘辘的,先吃饱,活过今天再说。二来,你今天不吃,搞不好明天就被隔壁山洞的二柱子给采了,所以大多时候只能将就着吃些酸得够呛的青果,总比没吃着好。就这样,几十万年下来,酸的记忆被深深地铭刻在了人类味觉记忆中,所以一提到味道,就先想到酸味。

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大家不仅要会完整性思考,把观点写全,还得会逻辑性思考,把观点写顺。你每次写作时,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观点符合逻辑了吗,写得顺不顺?如果没有,赶紧进行逻辑推演,直到文从字顺、通情达理。

文章图片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