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癌症的科学治疗观

 白桦树2008 2022-07-22 发布于北京

       在心身互动课堂上,各种癌症汇报病例约占40%。汇报人提供听课治疗前后的检查报告显示,治疗效果或者明显稳定向好,或者肿瘤变小、消失,或者癌症指标正常无忧,这些活生生的治疗奇迹每天都会出现在课堂现场或屏幕上。     

       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现代社会确已进入心源性疾病的高发阶段。谋生打拼,职场竞争,房子车子孩子的供养压力,环境空气及食物的污染,还有无暇顾及的心身健康等等,都是致病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现代主流医学对此病种虽有深入研究和丰富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盲点。手术、放疗化疗等“常规”治疗,不仅无法完全有效地阻止肿瘤复发,有时反而因为过度治疗,把病人的精神和肉体损伤殆尽。只有遇见心身互动疗法,进入了心身互动课堂,癌症治疗才有了新的希望。

        总结课堂上的无数病例,学员们自会认识到一般性的规律和共识,对于癌症类病人和家属智慧看病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必须走出观念误区,认识到癌症也是一种慢性病。

        佛语说:福祸无门,惟人自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说:生病的一半问题都出在心理上。纳老师在课堂上经常说:病由心生,治病要先治心。也说的是这个道理。那么这种观念对于癌症治疗有什么启示呢?

       “ 癌症也是一种慢性病,不可能马上要了你的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这是我们在心身互动课堂上得到的共识。有研究表明癌症不具有传染性和遗传性,癌症的产生与人的性格情绪、心理状态以及人生境遇、生存压力、生活方式等有关。这些内在及外在的主客观因素的长期作用,才使人的免疫系统趋于崩溃,从而有机会罹患某种癌症。从中医蒙医角度讲,是由于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某种情绪长期侵害人的五脏六腑,造成运化失衡,经脉淤堵所致。因此,一般来说,癌症其实也是一种慢性病。是因为我们自己在日常修为上,在社会生存和家庭生活中没有注意保护自己的身和心而造成的。

       癌症在确诊之前就经历了若干时间的积累和演变,只是你不自知罢了;所以确诊之后,当然也不会马上要了你的命,它仍然会给你留下一定的时间,留下一个治疗的机会!与其惊恐万状六神无主,抱怨老天不公平,纠结为什么是我遭此厄运?不如把我不想死变成我要寻求怎么活!要清醒地认识和对待癌症,面对现实沉下心来研究判断,做出正确的治疗选择。

        二、必须了解 “  三个三分之一 ”,战胜恐惧。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校长樊代明院士,以及前面提到的钟南山院士,纳贡博士都反复讲过一个观点:得了癌症的人,有三分之一是被恐惧吓死的,有三分之一是被过度治疗致死的,有三分之一是因为疾病本身死亡的。

        这是一个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上的客观判断,虽然各方面有些争论,但是对于人们了解和认识癌症死亡原因还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癌症病人在第一时间了解了这个客观情况,可以有助于正视恐惧现象,查找恐惧的根源,进而寻求战胜恐惧的办法。人们对于癌症的恐惧来自于日常对癌症治疗的客观认识。目前的常规医学对癌症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化疗放疗等对抗手段,使一些种类的癌症复发率很高,治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比如,晚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低于30%。这些给人们带来的就是“患癌等于死亡”的魔咒。这是人们恐惧的根本原因。

        在常规医学的治疗下,癌症病人的恐惧、无助、沮丧、悲愤、绝望等焦虑情绪,随着手术放化疗、复发,再手术再放化疗、再复发而愈加强烈,治疗的副作用也在不断加剧,最后导致整个人抑郁失常,濒临绝路。这是在没有遇见心身互动疗法之前, 大多数癌症患者必然的心身挣扎经历。一旦有了机缘,走进心身互动课堂,犹如拨云见日,枯木逢春,这种恐惧就会立刻雪化冰消!这种百试不爽的效果令人难以置信,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会有此切身体会。

        实事求是说,西医学的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都是高大上的,可谓集中了当今世界的高精尖人才和技术。但是遗憾的是西医学的学科理念维度属于物质层面,解决的多是外源性疾病,与信息层面心源性疾病没有关联。在治疗上突出单纯局部对抗,对内源性系统性疾病特别是心源性疾病无法顾及,不在射程之内。因而这种治疗类似于盲人摸象,局部摸得比较准,比如说大象身体像墙壁,大腿像柱子等等,但是却忽略了大象是一个活的有机整体,更无法理解意识信息对身体机能的重要性。 那么这种疗法由于机械的局部对抗治疗导致过度治疗,以至于出现“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后果。而且过度治疗的疗效,因为不对症,没去病根儿,必然出现治而复发,恶性循环的现象。

        纳老师说:得了癌症不要过度恐惧惊慌,不要急着第一时间去做治疗的决定。 一定要多看看,多问问,多了解别人是怎么治好的,用了什么方法。这是纳老师对广大癌症学员患者的忠告和提醒,包含着纳老师的殷切关怀和隐隐担忧。很多作为“过来人”的癌症学员汇报时都说过:不要把自己傻傻的完全交给医院医生,要给自己一个知情权和选择权,要给自己留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就是等待那个美好的遇见,最终走进“心灵的殿堂”。

        三、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

        通过比较和归纳总结,现代西医学、中蒙医学和心身互动疗法,三种医学形式各有自己的优势和短板。按照唯物主义观点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的态度应该是各取所长,合理组合;扬长避短,融合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的癌症治疗新模式。有的专家也把它称为融合医学。

        主体思路应该是:利用心身互动疗法迅速调整癌症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情绪。利用催眠暗示等手段,有效启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和自愈力,使病情稳定并向好发展。利用主流医学的精确检查手段和手术放化疗技术,进行局部重点治疗。利用中医蒙医药调整病人的气血和能量,以改变病人的体质。

        应该根据心身互动疗法的信息层面医学地位和作用,把心身互动疗法作为首选医疗形式。 要合理把握放疗和化疗的次数剂量,严格控制过度治疗。在手术治疗前一定要先进行心身互动治疗,在手术和放化疗后更要立即回归心身互动疗法治疗。因为心身互动疗法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可以使手术和放化疗的效果达到最佳,同时把手术放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降到最小,维护人体器官的平衡运转,迅速恢复体力,愈合伤口,达到疗愈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常规医学大医院检查诊断的功能强大,是心身互动疗法及中蒙医疗法的重要依靠,不可缺少。手术切除肿瘤和不可救药的相关器官,实属不得已而为之,所谓“矫往必须过正”就是这个道理,都是保命祛病的需要。因此明知手术和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很大,该选择时患者也要有“丢卒保车”的智慧和决心。常规治疗为了防止癌症复发扩散而采取的化疗放疗,惯性剂量往往很大,次数很多,这也是医生在现有医学模式和经验下无奈地选择!可谓人在江湖,无可厚非。现行的治疗标准教程上就是这么规定的,与医生的良知和善念无关。

        四、必须坚持常听课,转心性,换活法,才能长治久安。

        不少学员在课堂上都有这样的认识,患上了癌症,等于是上苍给了你一次重生的机会,因为得病前的无知无畏,让自己买单吃苦,散尽家财,在心身互动大爱场上重拾生命,可谓是因祸得福!要想获得长久的平安幸福,还要坚持巩固治疗,同时要脱胎换骨,修心改性,重启生活模式。

       纳老师说:癌症就像野草和杂草,一次割除了还会重新长出来,所以必须改变土壤,改变它的生存条件,以避免癌症的再次复发。我个人理解,这个土壤就是指一个人由于性格个性、职场和生活压力、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不良因素,给身体造成的毒、堵、乱的体质。癌症既然是因为长期的精神心理压力和不良的行为习惯而造成,要想彻底治愈就必须在这些方面有个根本的转变和升华。这是一个硬道理,不管是哪一个人概莫能外!所以,接受心身互动课堂洗礼的癌症患者,无论已经取得的疗效有多好,指标有多正常,都不可掉以轻心,不可任意放飞自我,重蹈往日生活的覆辙。要坚持定期听课巩固治疗,保持适当的密度和强度;要经常注意检查监测癌患指标,及时干预调整;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吃一些蒙药中药,以改善自己的体内环境,保证气血经脉的通畅和平衡。

        还要改变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有些癌症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盲目乐观,贸然回归家庭、社会和职场环境,由于心性改变修炼不够,很快就旧梦重温,使病情出现反复。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而且教训惨痛,必务要引起高度重视。毕竟是癌症患者,在生死边缘走过一场的人,有了心身互动这个神圣的心灵殿堂的佑护,才有了生的希望。因此要把修心改性人格升华作为毕生的课程,在宽容行善的大爱洪流中,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提升自己。要向那些明星学员学习,把自己的心和身都安放在阿吉泰和大课堂。逐步走出原来生活的圈子和氛围,跟随我们人生和心灵的导师,交一批新的朋友,让自己焕然一新,开辟一种新的人生!个人认识,仅供参考   。(常一凡  听课感悟之六十八  2022.4.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