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须弥座 | 古建筑常见构件之一

 天马行空_一画 2022-07-22 发布于安徽

须弥座,是带有雕刻花纹和脚浅的基座,即由多层叠涩组成的台座。所谓叠涩,即用砖或条石一层层向外垒砌挑出或向里一层层收进的做法。

文章图片2

据说须弥座的名称来源于佛教,就是用须弥山来做佛像的基座。须弥山是佛教的圣山(相传指喜马拉雅山),拿这座山做佛座,才能显示出对佛的崇敬,故以后凡是比较高贵的建筑基座都采用须弥座形式。明清以后须弥座运用广泛,无论在佛菩萨像、塔、幢、家具、神龛、台子及其它尊贵建筑物上都使用须弥座。

就是假山座、古玩座、花池座等,也时常用须弥座来承托。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须弥座的发展史

文章图片5

中国古代建筑从原始穴居发展到地面上的房子后,为了防止潮湿和增加房屋的坚固性,往往把建筑造在台子上,这种台子或选择自然高地和坡地,或者人工堆筑成台。

后来,除了殿、堂、宫、室设有台基外,牌楼、影壁的下面也有一层台基,称为基座,连狮子、华表、旗杆等一些小建筑也有了这样的基座。那为什么把这个基座称为“须弥座”呢?其实这个名称的由来同样和佛教有关。

文章图片6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石雕须弥座紧随其后,也来到了这块风水宝地。正因为中国古建筑本来就有着显著的台基,须弥座很快就被接受了,并开始在中国大放异彩,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

北魏时期

中国最早的须弥座出现于山西大同北魏孝文帝时期的云冈石窟。这个时期的须弥座造型简单,只有一些简单的纹样装饰,具有明显的佛教艺术特征。

文章图片7

从隋唐起使用渐多,成为宫殿、寺观等尊贵建筑专用的基座,造型也逐渐复杂华丽,并出现了莲瓣、卷草等花饰和角柱、力神、间柱、门等。

隋唐时期

从隋唐起使用渐多,成为宫殿、寺观等尊贵建筑专用的基座,造型也逐渐复杂华美,并出现了莲瓣、卷草等花饰和角柱、力神、间柱、门等。

北宋时期

宋《营造法式》中规定了须弥座的详细做法,北宋大匠李诫写的《营造法式》中明确说到须弥座垒砌制度。由上至下,各式各样的砖镶嵌其中,制作起来繁琐且复杂,然而它却在宋代风靡一时,虽然实际过程中可能会有略微不同,但总体一致。

文章图片8

须弥座在唐宋时期发展到了鼎盛阶段,但是除了石窟壁画之外,现在很少见到唐代须弥座的遗存了,但根据推测和复原,那时已经有了覆莲、仰莲、卷草等装饰。

后来,须弥座已从神圣尊贵之物,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建筑基座的装饰形式。

从元朝起须弥座束腰变矮,莲瓣肥硕。

文章图片9

清式石狮子底座须弥座

明清时期须弥座开始了多样化发展,打破了原有的传统形制,须弥座的构成形式也渐渐地流传到民间,广泛地用来作为建筑及装饰构件,如牌坊、石狮、香炉等的基座。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须弥座与普通台基的区别

文章图片12

须弥座式台基是在台基的立面中段有一圈凹进去的凹痕,被称为束腰,在台基立面的束腰处雕有俯莲花瓣。束腰下面的台基壁面上和台基的中部雕有形象生动的花草,台基的上缘则设有望柱栏杆,以对台上的人们起到一定的安全保护作用,也是台基上的一种重要的装饰件,整个台基用色华丽,雕刻精美,是只有皇家宫殿或是寺庙中重要的殿宇才可以使用的形式。

文章图片13

普通台基,是由夯土台到磉墩的发展过程。夯土台,即将土夯实形成台基,构造简单、施工便捷;台基发展到后期,不再用夯土做法,改为柱顶石下部用砖砌的石台取代,既磉墩。由于普通台基整体构造简单,所以大多数都是平民百姓使用的~

须弥座是古典建筑不可或缺的一局部,是中国古代匠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建筑装饰的元素,同时又成为衬托建筑物等级与气势的重要组成部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