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一供奉解放军的庙,祭品是潜艇飞机模型,庙主:他们生前没用过

 新用户49686918 2022-07-22 发布于黑龙江

“这些解放军烈士们生前都没有享用过的,我都要送过来给他们看一看。”

庙主曾恨望着雕塑面前的小汽车、摩托车、飞机、手机、潜艇模型坚定地说道。

文章图片1

“一开始是纸扎像,后来又换成了身穿绿色军装的木雕塑,现在是身穿灰色军装的木雕塑。”

曾恨在采访中表示解放军烈士庙中的雕塑也曾发生了多次变化。

这个解放军烈士庙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这位名叫曾恨的庙主又为什么要修“建解放军烈士庙”?

建造烈士庙,报救命之恩

1949年9月17日,崇武西沙湾24名解放军为保护人民群众牺牲于国民党军机的扫射之下。

文章图片2

国民党军机离开之后,人们望着为自己牺牲的24名解放军内心极度动容,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没有办法找到这24名解放军的家乡,无法让他们落叶归根只能按照当地将他们安葬。

当时人们在附近的沙地上挖了一个巨大的坑,小心翼翼地将牺牲的解放军战士抬入坑中,让解放军战士入土为安。

安葬后,人们又在坟墓旁搭建了一间12平方米的小房子,在这个小房子之中还放置一块木板牌位写着“廿四英烈之灵”。

此后当地人也多前往这里祭拜24名解放军,然而后期因为种种原因,石屋遭到破坏。

文章图片3

石屋被破坏后,当初因被解放军战士护在身下,才得以幸存的曾恨一直想要重建,但是因为时代的原因,曾恨无法付诸实践。

直到1978年,我国正式宣布改革开放之后,曾恨才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她想要建造一个“解放军烈士庙”。

当曾恨将这个想法告知母亲后,曾恨的母亲也是非常同意,然而因为财力有限以及对于时局的观望,使得曾恨并没有贸然行动。

1980年,曾恨的母亲离开了人世,老人家临终之前还叮嘱曾恨:“一定要给解放军建一个好的庙宇。

让其为解放军遮风挡雨。”并将所有的财产以及首饰全部交给了曾恨,希望其能够帮助她完成临终遗愿。

文章图片4

母亲逝世后,曾恨发觉自己的年龄也比较大了,若此时不为“解放军建庙宇”,那么可能之后就没有机会了。

再加上当时时代环境也比较开化,因此在1993年的时候,曾恨将自己以及母亲的金银首饰全部卖掉并卖掉了自己的商铺,再加上二人的存款,一共有6万余元。

虽然在1993年,能够有6万块钱已经是“富人”了。

但是对于建解放军烈士庙而言,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为了能够完成母亲的遗愿,为了能够让牺牲的解放军战士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曾恨决定号召大家一起来修建“解放军烈士庙”。

当地的人多受到了24名解放军战士的庇护,因此当曾恨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他们纷纷支持。

文章图片5

曾恨要修建“解放军烈士庙”的想法,很快也被当地政府知晓,当地民政部门也非常支持曾恨的决定,无偿为其提供了近千平方米的土地,并拨款2万余元,叶飞将军也委托女儿代为捐款。

在短短半年之内,曾恨就筹集了60余万元的捐款。

资金到位之后,曾恨就开始研究图纸以及修建解放军烈士庙前的准备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

1996年5月,解放军烈士庙终于在众人的期许之下动工了,为了尽快保质保量地完成解放军烈士庙的修建工作,曾恨夜以继日的坚守在施工现场。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在同年秋天,解放军烈士庙修建完毕。

文章图片6

受各界关注,成教育基地

解放军烈士庙建成之后,曾恨还将1949年9月17日在崇武海域牺牲的3名解放军请到解放军烈士庙之中。

至此解放军烈士庙之中共供奉了27名解放军烈士。

解放军烈士庙建成之后,当地人民多前往此祭拜他们,渐渐地解放军烈士庙的“名气”越来越大,其他地区的民众也多来祭拜他们。

1997年,这27名解放军烈士所在团的团长前来悼念英烈。

并代表其所在部队赠送了该庙一块写着“战士英烈,惠女虔诚——天下第一庙”的匾额。

文章图片7

当然其所在的部队因为种种原因,早已更换了番号。

解放军烈士庙修建完成之后,民间各界也纷纷集资兴建庙宇内部的建筑群,比如说烈士纪念馆、纪念碑等。

叶飞上将听闻解放军烈士庙的“热闹”景象后,内心极度澎湃,特地为其书写了碑铭,“为了人民,死得光荣。”

这大概也是当时为人民牺牲的27名英烈的心声,也是人民解放军的心声,他们穿上军装的那一刻,就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将国家利益与人民安危放在首位。

为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安危其可以付出一切。

文章图片8

当地媒体也争相报道解放军烈士庙,提出修建解放军烈士庙的曾恨也受到了众人的关注,面对镜头她说出了修建解放军烈士庙的初衷:

“我为他们塑像奉香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将党和解放军当做神灵一样敬重。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救过我们的命,还因为他们一直守护国家和人民。建庙宇也不是因为要神化解放军,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感恩,缅怀。”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前往解放军烈士庙祭拜英烈,其中多是退伍军人,他们来到这个庙宇并非有所求,他们只是想要缅怀先烈,向先烈讲述如今我军的辉煌成就,让革命先烈能够安心。

而当地以及其他地区的百姓来到这里,多是向英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心,虽然其他地区的百姓并未受到这27名革命先烈的庇护。

文章图片9

但是他们享受了人民解放军的庇护,这27名英烈不仅代表英烈个人,还代表整个人民解放军,因此人们多前往这次表达感激。

除了表达感激之外,解放军烈士庙也兼具了“祈福”的作用,很多人来过这里的人多说在这里祈祷很灵验,当然在大部分人看来这只是人们的心理作用。

随着前往这里祭拜英烈的人越来越多,曾恨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然而不管多忙,前一天多么劳累,第二天清晨曾恨总是按时起床,6点开始播放军号,同时为27名英烈奉茶。

每当清明、元旦、建军节、国庆节以及9月17日的时候,前来祭拜英烈的人最多,也是曾恨最忙的时候。

解放军烈士庙与其他庙宇不同的是,人们前往其他庙宇的时候,多会看到供桌前摆放的是水果、糕点之类的,27名解放军烈士木质雕塑前的供桌上也有水果之类的物品。

文章图片10

但是仔细观察之下,会发现在其雕塑之前还摆放着各类各样的模型,有手机、潜艇等。

曾恨表示:“他们生前没有用过这些东西,我想给他们送过来让他们看看。”

他们出生在国家最为贫瘠的时代,出生在战火纷飞的时代,他们用血肉之躯与敌人抗争,保全了国家和人民,但是他们却无法亲眼目睹中国的繁荣与富强。

曾经他们也曾幻想过百年后的中国,曾恨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让革命先烈“目睹”中国的变化,让他们看到他们用血肉之躯保全的国家与人民,正不断的奋进。

在奋进的过程中,国家与人民也没有忘记他们的付出。

敌机来袭,舍身护民

曾恨与其母亲之所以想要修建解放军烈士庙,也是因为她们在人民解放军的庇护下得以获得生的希望。

文章图片11

1949年9月17日,是解放军烈士庙中27名解放军牺牲的日子,也是曾恨与其相识的日子。

那一天,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28军84师251团在解放福建之后,接到命令前往崇武西沙湾集结,在此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继续参加解放厦门、金门的战役。

这时应该是他们最为放松的时刻,因为刚刚解放福建,新的战役并未打响,他们可以获得片刻的休息时间。

当他们到达崇武西沙湾后,就发现了当时在海边捡海蛎子的曾恨母女,此时的曾还未改名,她最初的名字是曾阿兴。

1935年在新加坡出生,本身是比较幸福的一个家庭,但是在她13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和哥哥在战乱中去世。只剩下母女二人。

因为无人庇护的原因,母女二人选择回到家乡,投靠亲戚,然而国内因为战乱的原因,很多村庄也多是物是人非。

文章图片12

母女二人并未找到亲属,无奈之下二人只能暂时在崇武西沙湾生存。

虽然曾恨母女二人回国不久,但是她们知道人民解放军是守护人民的军队,起先看到有渔船到来且船上多的人多携带武器时,母女二人非常害怕。

但是当她们发现船上的军队是人民解放军时,她们的恐惧瞬间消失。

人民解放军上岸之后,亲切地与曾阿兴打招呼:“小妹妹,你们村里的井在哪里?

曾阿兴告诉他们井的位置后继续在海边劳作。

本是一幅安静祥和的画面,然而令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国民党的空军力量出动了,国民党方面为了侦查和轰炸我军战士,采用军机巡视。

当时上午9时,国民党方面出动了6架军机。我军战士发现国民党战机后,及时躲避,并疏散附近的民众。

文章图片13

虽然海岸附近的民众及时疏散,但是当时正逢崇武镇集市,很多民众多聚集在崇武镇,很难及时疏散,若国民党战机发现他们,那么很有可能会对民众进行扫射,以向我军示威。

面对这样的情况,解放军指导员当机立断,命令战士们拿起武器对空射击。

一时之间,解放军战士多次将船体以及卧沙作为掩体,架起武器对空射击。

发现有人对空射击后,国民党战机立刻掉头回去轰炸。

刹那间,刚刚阳光明媚的沙滩上多是硝烟,让人看不清方向。

一旁挖地瓜的曾阿兴,看到这样的场景后极度害怕,不知如何是好,为了活下去她拼命地奔跑。

文章图片14

小曾恨和她的妈妈

然而这个时候任何行动都有可能会失去生命,看到曾阿兴在外奔跑后,5名解放军战士先后从掩体中出来扑向曾阿兴。

5名解放军战士成为了曾阿兴的掩体,他们用血肉之躯维护了曾阿兴的生命。

30分钟后,国民党战机离开了,此时的曾阿兴依然在5名解放军战士的怀抱中,不敢出来。

直到枪声不再,硝烟散去,曾阿兴才敢出来。出来后就看到5名解放军战士均已牺牲,为保护她而牺牲。

此时赶来寻找曾阿兴的母亲,拉着她跪在5名解放军战士面前,泪流满面地告诉她:

“以后你只要喝一口水也要感恩,因为这5名战士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你的生命。”

而后曾阿兴的母亲为了能够让其记住解放军的恩情以及国民党反动派的残忍行迹,将曾阿兴改名为曾恨。

文章图片15

希望其能够永远憎恨杀害人民解放军的国民党反动派。”

对于曾恨而言,人民解放军挽救了她的生命,让她能够看到国家的繁荣富强。

对于曾恨的母亲而言,人民解放军给了她活着的希望,丈夫儿子去世之后,曾恨的母亲也想随之而去,但是因为曾恨的存在,让她苦苦坚持

因此逝去的人民解放军对母女二人而言,均是救命恩人,当然这些人民解放军不仅是母女二人的救命恩人,还是当地所有民众的救命恩人。

为了保全他们的生命,人民解放军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因此当地民众对这些人民解放军极为感激,在解放军烈士庙没有修建之前,就经常祭拜他们。

文章图片16

虽未让他们落叶归根,但是他们都是人民解放军的“后人”为其祭拜扫墓。

自人民解放军建立的那一刻,他们就以为人民牺牲为荣,并时刻准备为人民付出生命。

这是何等的奉献,正是由于他们的无私付出,我们才得以见证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如今的我们应该从他们手中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然我们应铭记历史,铭记他们的付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