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8万亿吨冰已融化,能淹没全中国2.9米深,地球想要干什么?

 资料馆228 2022-07-22 发布于山东

我们经常听到全球变暖,冰川融化,但是对于究竟有多暖,融化了多少冰没有概念。

于是科学家们用几个数据来让大家直观感受一下,那就是利用大家都熟悉的面积为参照物。

1994年到2017年,全球一共融化了28万亿吨冰,所增加的水量,相当于一个中国面积的湖泊水深2.9米

将这些冰放到喜马拉雅山,可以堆出20公里高的山峰,碾压珠穆朗玛峰。

看到这样的数据,是不是觉得触目惊心,大吃一惊。

人类觉得这些都是因为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我们应该保护地球。

然而如果地球会说话,它一定会告诉人类,它不需要保护,因为变冷变热是它的正常操作

冰与火之歌

一个冷知识,理论上,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只有零下21℃左右,但是实际上,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14℃

那么地球是如何为自己保温的?

答案就是我们今天一提起就皱眉头的温室气体

地球的温室效应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在地球46亿年的里程中还被摧毁了数次。

地球刚诞生的时候就是一个火球,科学家们发现,火球冷却的时间远比他们想象的长。

起初认为海洋诞生后地球就冷却了,然而事实上,地球冷却可能花了17亿年,正是它漫长的冷却,才让生命诞生的。

前面说到过,地球的表面温度理论上应该是零下21℃,是建立在没有大气的情况下,就像今天的火星一样

地球诞生初期,大气十分稀薄温室效应不明显,按理来说,这个时候的地球应该是冰冻星球才对。

但是地球却在这个时候形成了液态海洋,保温的关键就在于地球内部的温度,由于地球没有彻底冷却,海底火山不断输送热量,让当时的表面温度并不足以结冰

这个时候地球上的温室气体主要来自火山喷发的二氧化碳,和地球形成初期就存在的甲烷

经过10多亿年的积累,形成地球最早的温室效应大气层

不过一切努力在26亿年前结束,因为氧气来了。

一种名为蓝细菌的早期生命,因为抢不到当时大气中的硫化氢分子,于是改用水分子来获取氢原子,结果无意中释放了一种致命的气体。

氧气会氧化生命组织,同时它也氧化了当时大气中的甲烷,导致温室效应变弱,地球迎来了一次大冰期--休伦冰河期

这场冰期持续了整整3亿年,3亿年的时间里,火山不停地喷发二氧化碳,最终将平衡找回,地球迎来解封。

休伦冰河期摧毁了地球大气中的甲烷,从那之后,甲烷就不再是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并且休伦冰河期之后,地球开始陷入一种循环,变冷、变热、再变冷、再变热,开始唱起了冰与火之歌

地球自己唱得倒是挺嗨的,但是地球上的生命便开始遭遇周期性的灭绝

叛逆的地球

地球虽然已经46亿岁了,却依然调皮,它总会在最热的时候变冷,最冷的时候变热,也不知道它究竟想干啥,反正就是玩!

在大约250万年前,地球进入了第四纪冰川时期,在这段时间内,气候开始变得寒冷干燥

这也导致非洲大陆上的大片森林消失,一种灵长类人猿被迫下地,它们叫做南方古猿,从那一天开始,一场变革在生物演化中出现,一种具有智慧的生物将在之后200多万年的时间里出现。

比起休伦冰河期,第四纪冰川的覆盖范围仅停留在南北极和中高纬度地区,并未蔓延到中低纬度地区

并且在12000年前,第四纪冰川开始结束,覆盖在温带地区的冰川融化,引发了河流涨水,此时已经是南方古猿的后代智人当家,并且已经发展出了原始社会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许多民族的传说里,都有一段关于洪水的描述,比如西方神话的诺亚方舟、东方神话的女娲补天,或许这就是第四纪冰川结束时的场景。

冰川期结束,地球会朝着变暖期前进,本质上,我们的地球会一天比一天热

因此,全球变暖是地球的基本操作,尤其是经历了200多万年冰川期后,地球又会陷入下一轮的放飞自我

冰川时期结束造成了生物史上的一场灭绝,许多我们熟知的动物,比如猛犸象、披毛犀、中国犀等生物,都在这场气候变迁中消失。

冰川结束气温开始回升,促进了人类农业的发展,在大约7000年前,人类文明开始诞生。

某种程度来说,人类是这场变暖的受益者,但是,人类不可能一直是受益者。

人类的推波助澜

虽说地球变暖是自然趋势,但是人类也在这其中发挥了作用。

这就好比地球在文火慢炖,但是人类嫌它炖得太慢了,于是加了一把火,直接把文火变成了猛火

本来要烧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被人类缩短为几百年。于是出现了短短23年的时间,烧化了28万亿吨冰川。

人类将文火变成猛火的主要途径,就是将柴火,变成煤炭、石油、天然气,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气中,增加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这种猛火乱炖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更快喝到汤,坏处就是,汤喝完不灭火,猛火就会把锅烧穿,最后烧到房子。

人类现在面临的就是这个局面,当人类享受完快速变暖的红利后,就需要消化它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就是冰川融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会淹没陆地,造成陆地面积减少,加剧陆地动物们的竞争,这其中也包括人类。

其次,冰川融化会改变海水的温度影响海洋中的洋流,导致原本的洋流出现紊乱

鱼群跟随洋流更迁徙,冷暖空气也会受到洋流的影响,极端天气会增加,人类的渔业受到严重影响。

最后就是,冰川融化,原本被锁在冰川里的一些物质会被放出来,这其中就是远古时代的甲烷

地球大气的甲烷基本上在休伦冰河期之前就被氧气破坏了,但是地球上仍有一部分甲烷以水固态的形式存在于两极地区。

冰川融化释放出甲烷,加剧温室效应,让地球提前进入下一个热季。

加热与冷却

地球每次进入冰川或者热浪,都会持续很长的时间,比如第四纪冰川持续了200多万年,而三叠纪的炎热和干旱持续了2000多万年

所以,人类也不知道这次地球变暖之后,会持续多长时间。

根据南斯拉夫地理学家米兰·柯维奇的理论,地球的变冷周期为40万年、10万年、4.1万年、2.1万年,或者它们的倍数。

假设这次的变暖只维持2.1万年,这对地球来说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是对于人类来说,是漫长的。

如果地球再次持续三叠纪的高温,那么人类很有可能无法熬过这场变暖。

人类无法逆转这场变暖,唯一的办法就是将猛火再次变回文火,让地球恢复原本的升温速度,而不是现在这样200年的时间上升1℃

这就需要人类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说得轻巧,做起来却无比困难。人类过度依赖化石燃料,已经到了离开就活不下去的程度,因此我们不可能一点都不用。

好在人类正在寻找新的能源代替化石燃料,这样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不让人类受制于有限的能源里。

但是,人类永远也猜不透地球的心思,或许哪一天,地球又变冷了,也说不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