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的阅读理解题该怎么答题

 zengying23 2022-07-22 发布于四川

关于初中的阅读理解题一直都是很多孩子头疼的题目,倒不是题目非常难,完全读不懂,而是不管怎么花时间精力,却很难得到高分,总是扣几分甚至是十几分。

很多孩子都知道阅读理解有一定的答题模板,可以去套用模板来答题,想以此来提高分数。但是很可惜,哪怕把答题模板背个滚瓜烂熟,也很难得到高分。因为很多时候只记住了模板的形(知其然),而没有真正掌握它的神(知其所以然),所以套出来的话也很难真正答到点子上,要么就是考虑不够周全,答题不完整。

那么,我们要想套用好答题模板,首先不是强行去记背那些固定的话术或者是连接词,而是要先分析阅读理解题会涉及到哪些具体的问题,然后再来根据这些问题来总结答题套路。在很多套路的应用中,其实会涉及到很多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的应用,包括字词、标点、修辞手法等等,如果这些基础知识都掌握不牢固,那么也谈不上去套用模板答题了,因为你都不知道该去套用哪个模板。

首先我们来给题型简单分一下类。

第一种,总结、归纳段意或者是文章的中心意思。不管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归纳总结的底层能力就是寻找关键词,包括描述的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经过),介绍的对象(是什么,特点),议论的问题(什么问题,观点是什么)。你用简洁、有条理的话自己说也可以,套用答题模板也可以,关键是有没有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本意。

对于中心思想这一类的表述,则还需要根据文章的语境或者是其他背景介绍,提炼出更深层次的意思,包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或喻理)等等。这一块考的是真正的阅读理解,没有什么现成的模板套用,读懂了就能答到点子上,否则得不到分。

第二种,理解句子的意思或者是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这里同样需要从明和暗两条线去答题,先从字面意思去表述,再结合自己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包括上下文的语境,去发掘出深层次的含义。一般来说,只就字面意思来作答的大部分都会扣一部分的分,所以这一类的题考验的是快速读完,快速理解的能力,答题模板也帮不了你。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则比较好套用模板,不外乎根据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来选择开篇点题,承上启下,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等标准套路即可。

第三种,修辞手法的运用。首先要能够准确判断出所提问部分是采用的什么修辞手法,这是基本功,必须要完全正确,否则前提都是错误的,后面的模板套用的再正确也照样没分。常用的修辞手法不外乎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每种手法都对应专门的话术,直接套用即可。

第四种,语文汉字类的基础题。包括注音,选择正确合适的词语,解释词语的意思,标点符号的运用,病句的修改等等。这些属于平时语文学袭时就要注意的部分,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和学扎实,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

第五种,关联词的运用。一般来说,关联词主要表示下面几种关系,要能够分清楚前后的逻辑联系,选择正确合适的连接词,或者是根据文中的连接词,来正确分析上下文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对于正确理解文中的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常见的关联词一般表示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假设、条件和因果这些关系,对应的连接词有很多,大家可以根据答题模板或者是自己总结这些连接词的用法。比如表递进的“不仅,而且”,表条件的“只要,就”等等。把这些关联词和其表示的关系记牢,对于上下文的分析会更加容易,反过来答题时运用也不容易出错。

其实还有一些题型并没有全部列举出来,比如给文章加合适的题目,文章的写作顺序等等,因为相对简单,就不详细说了。

总之,阅读理解要想尽量少扣分,一个最主要的前提就是首先把文章真正读懂,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合理地套用答题模板,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如果搞不清楚什么题型用什么答题模板,胡乱套用也是很难得到高分的。

有很多内容其实在我的书里都有讲,大家有空也可去看我的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