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忠魂祭(三)

 新用户578314zI 2022-07-22 发布于山东

本文学社字:山东济南著名书法家陈建国

广

的话

忠魂祭(三)

五、誓与临清共存亡

      虎子的送饭让陈刚想到了战地后勤的疏漏。他让传令兵通知后勤队,把州卫屯田所种养的粮、菜、牲畜全部运到卫署仓库,以备战时所需。命令各部,以百夫队为单位在各自防区附近搭建军帐伙食棚,垒灶备柴、水,每队三个司厨五个杂役。另外每队配备两名战地军医,如本卫军医不够,可在民间招聘。传令兵飞奔传令落实。

    这时张龙走进来,”报告陈大人,拦船分队已完成在陈窑河段的设置。”

”很好,那你通知武魁总兵我们一起到现场巡察一下吧。”

    三人骑马顺着运河大堤向陈窑驰去,过塔湾堤段时,武魁指着一道不太明显的土印说:”这是我们设的一处绊马索点,两边各有一棵大树栓索,蒿草丛可隐藏起索兵。”陈刚满意地点了点头。

    来到陈窑河段,张龙引领着走到设拦地段,指着岸边的两个柏木桩和一堆青石说,这是拴拦船索桩和固锚石。陈刚用手推一下木桩纹丝不动,又看看如大拇指粗的拦索,满意的点点头,问张龙:”我们的凿船水手埋伏在哪儿?张龙指了指北岸坡的柳树林,就在那里。”陈刚拍拍张龙的肩,”干得不错,辛苦了!”

    陈刚又率二人巡查了各处路障、绊马索伏点、断路壕和陷阱。陈刚对武魁称赞道:”你们的工程量大面广,民团的兄弟们好样的!但是,在壕沟南边要再加一道绊马索和陷阱,以防清军突破一道壕沟后长驱直入。”

     ”遵命!”   

回到城内,又查看了布防以及后勤部署的落实情况。

    陈刚看到兵民们合力备战的场景,信心倍增,斗志徒长。回到卫署挥毫写了十个颜体榜书大字:”与城共存亡,宁死不投降”。命士兵贴到镇定门城墙上。

    这时探马来报:”二十万清军攻陷德州,正朝夏津、高唐杀来。”再探再报!”

    陈刚下令将士们进入一级战备,按各自分工上岗布哨,陆路、水路严阵以待,来敌就是命令,不用请示,露头就动手。守城将士多准备箭矢、砖石。四个城门各备火炮一门,备足火药、铁砂,民间有打兔子的火枪也要征用,越多越好。

六、忠肝义胆辞官禄

    陈刚布置完,又巡查了一遍城防情况,这时已经夜幕降临。陈刚回到卫署感觉又累又睏,坐在椅子上就睡着了,已经五天没好好休息,他太乏了。”胯下枣红马,手持皂缨枪,与一个面目狰狞的怪兽对峙着,他的左手还抱着一个孩子,这是他刚从怪兽的利爪之下救出来的。那怪兽看着即将到口的美食被人抢走,嗷嗷叫着跳起一丈多高扑向他,他单手持枪斜刺,正中怪兽腹部,怪兽的惨叫声唤来了更多怪兽,把他团团围住。人不惧,马不慌,怪兽前冲就挨枪,因为怪兽太多,僵持的太久,他有点累了,就在这时,一只体型最大的怪兽嘶吼着向他扑来,他来不及调转枪头怪兽就到了,尖尖的利爪把他的马背抓破,又来一爪把马打扒了,失重感让他心一惊,脚一蹬,猛然惊醒。”原来是做了一个恶梦。

    ”人做恶梦反兆吉。”陈刚睁开眼,就听亲兵在门口报告:”报陈大人,有南京信使有急递面呈。”

      陈刚:”请进”。只见一个穿文官服的人,双手托着一个黄绫双龙绣匣,躬身呈给陈刚,他知道这是御用之物。他急忙打开绣匣,只见最上面是个黄帛卷轴,下面是一个信封,边上还有一个镶金紫檀盒。他先打开信封,抽出信纸,只见笺头有个”密”字,信书:”刚弟,来信收到,内情悉知。福王于六月六日登基,改元'弘光'。封老弟您为复明扫寇都督大元帅,愚兄被封为副元帅,圣旨和帅印一并呈上。落款颜彪。   

他又打开卷轴,一面是龙纹云饰绣”圣旨”二字,左加一个丹书”密”字。另一面书:

上天承运,皇帝诏曰:

贼寇逆反,大明劫难,

先皇被逼,煤山殡天,

寇侵华夏,占我河山,

反清复明,责负朕肩,

监国即位,扶倾挽澜,

剿逆扫寇,新军始建,

元帅缺席,众臣共荐,

助朕复明,挂帅受衔,

      特封明威将军陈刚为复明扫寇都督大元帅之职,由原四品擢升为二品。见旨速来就职。

钦此!

     弘光元年七日

     因为是密旨,陈刚免去了跪接和谢主隆恩大礼。陈刚吩咐亲兵给信使让座上茶,随即提笔疾书回信:”密旨和颜兄来信收到,感谢皇恩浩荡和颜兄举荐盛情!然北寇南侵日近,吾身为大明武将,应尽守土卫民之责。临清虽是弹丸之地,但属清军南下之要塞,吾愿以身许国,挡清军于咽喉,以延缓清军南下进度,又使反清大军前线北移,更利反清复明大业早成。请颜兄代弟请辞,大战在即,恕弟不能赴京就职。圣旨和帅印奉还,请圣上恕罪,望老兄见谅。”

    写完封好装入匣内,只留下颜彪的信,把匣交给信使,送辞。

七、水陆拦截智阻敌

    陈刚送走信使,探报蓝旗飞马来报:

”清军二十万已逼近临清防区。”

”速回再探再报!”

”得令!″

    陈刚命传令兵快马通知张龙和武魁,各自带队进入阵地。他披甲冠盔提枪上了城防将帅台。用牛角号暗语通知各门守城将领进入临战状态。

     城防布置完后,他带着六名亲兵又提枪上马直奔舍利宝塔,他要把临清独有的制高点当成瞭望塔,亲自察看来敌动向和行进速度。

    他们一口气登上第八层,站在塔门俯视远方,晴空万里,一览无余。在临清防区边缘,犹如沙尘暴般的尘幕在向临清飘来,速度非常快。

    再往运河上看,有约百只船由北向南逆流而来。

    陈刚看完,走下宝塔,命两个亲兵分头通知张龙和武魁,敌军已过州界,立即准备拦截!拦截情况及时向我汇报。传令完成后速回城防。亲兵上马飞驰传令而去。

返回城后,传令四门关闭,守城官兵要严阵以待,后勤保障要各司其职,不得有误!

    陈刚登上镇定门城楼,心潮起伏,临战前他的心要说不紧张那是假的,他虽然生在簪缨世家,艺高人胆大,但是对于长在太平环境下的世袭武将,平时只是剿剿匪,练练兵,没有经过实战,更别说面对几十万入侵外敌了。他的紧张并不是胆怯,而是大将临战前的警弦繃紧。尤其是看到数万临清人民没有选择逃跑,而是选择参加民夫队和将士一起守城、支前,让他感动,让他欣慰。

     他走到城垛口往城下观望,只见两匹快马踏尘而来,离近看清是刚才派去传令的两个亲兵。陈刚命守城士兵放下吊桥,亲兵也看见陈大人在城门楼,下马径直来向陈刚汇报:”报告指挥大人,您的命令已传达到,并且捎来张总兵回话:清军所来船只为装载粮食、火炮的辎重船,已被张总兵率队拦截在

在陈窑以北,并把押运的清军消灭。现在水手正对装火炮的五艘实施潜水凿船,其余粮食船如何处理?请陈大人定夺。”

陈刚命令:”暂开拦索,把粮食运到运河中码头,立即现场放粮给市民。速去传令。”

    传令兵刚走,武魁派人来报:”临夏、临高两官道丈二壕沟已经成功阻挡了第一波来敌,他们又转道小路,结果前队约百人掉入竹签陷阱,现已死伤人马六七十;绊马索绊倒人马近百,摔死踏伤八十多人,清军先锋现在已不敢前进。”

     多尔衮率领的满清铁骑军八十多万,分东西中三路南犯,来犯临清的是肃亲王豪格率领的中路军,有铁骑军二十万。自京都出师以来,势如破竹,打天津,取德州没费吹灰之力,穿州过县如入无人之境。豪格在马上寻思今天中午扫荡临清晚上赶到阳谷,听说临清是出了名的漕运咽喉,商埠重地,金银财宝肯定少不了,今天我又要大捞一把,备好的五辆马车肯定能满载而归……。豪格正做着发财美梦,一声”报”把他惊醒。

       ”大事不妙,我们先头铁骑队在进临清时遇到拦阻,官道被截断,村路有绊马索和陷阱,我军约有二百多官兵死于陷阱和绊马索,多尔太副先锋也死于陷阱中。”

    豪格听后大吃一惊,没想到一路平趟,长驱直入,却在临清受阻。他命报告者头前带路,他要亲眼看看。

    到现场一看真是惨不忍睹:三道绊马索地段死伤的人和马在地上哀号嘶鸣;官道截路壕拦住去路;小路上满是陷阱,掉进去的人马死伤惨重。这时在西边的农田里跑来一个清兵,浑身湿透,气喘嘘嘘地来到豪格面前:”报王爷,我们水运船队刚到临清就被拦截,押运的弟兄们被他们灭了,粮食和火炮都被截了,我是装死跳到河里才逃得一命。”

豪格听完大惊失色,没有了粮食和火炮,我们不就完了吗?没想到还没进临清就来了个大大的下马威。气得他火冒三丈,七窍生烟,他要杀进城去报这一箭之仇。他命兵卒抬来攻城用的云梯,搭在壕沟上,又命他们到附近村庄找门板铺在上面。清兵不敢骑马过,只好牵着马小心翼翼地走过去。这一折腾天已是

     天已是黄昏。过了壕沟的清军以为险境已过,上马加鞭奔驰起来,只听路两边一声”起”,跑在前面的十多匹马被绊倒,后面的来不及反应,有的马失前蹄摔下来,有的踩着人马冲过去,结果又掉进了陷阱。后面的清军再也不敢前进。

    豪格想,在这小小的临清竟然遇到了如此厉害的对手,拦截手段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他下令停止前进,就地宿营。

    子夜时分,在睡梦中的清军被挠钩长枪队把五六个帐篷连人拖到路边渠中,被水呛死,被长枪扎死十多个,直到有人惊醒大叫才结束了这场下饺子游戏。吓得清军再也不敢睡。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简介

作者简介:陈建国,笔名陈思,男,中共党员。1955年生于"千年古县,运河名城"临清。 曾任《临清华润报》主编,《临清楹联》编辑,临清楹联学会副会长, 擅长书画、文学,作品在各级大赛中多次获奖。《忠魂祭》这篇小说是作者近期创作的作品之一,现发表于《当代新文学》以飨书友,并请提出宝贵意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