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库布齐沙漠穿越不一样的感受

 不说也罢 2022-07-22 发布于北京

库布齐沙漠穿越不一样的感受

库布齐沙漠在驴友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到库布齐沙漠穿越好像成了驴友们的专业必修课,如果没有去过库布齐沙漠好像就算不上合格的驴友。库布齐沙漠在我心中具有了圣殿般的神圣,有朝一日一定要去朝拜。

清明小长假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报名随驴友队伍参加库布齐沙漠的穿越,这是一个不需要扎营的沙漠穿越队伍,不扎营可以少带不少东西。我内心想报个扎营两天的队,因条件限制只好报名不扎营的队。

41晚上830驴友队伍从德胜门出发,沿京包线向内蒙鄂尔多斯方向出发。原计划上午930左右到库布齐沙漠公园,结果到那里才640,大家收拾装具,扎雪套,吃早点,705正式出发从公园入口进入沙漠。

黄沙扑面而来,沙漠像一个半岛,从遥远的西边延伸过来,公园就在沙漠半岛的尖上。半岛的三面都可以看到村庄和建筑,一条在建的沙漠公路从公园的西侧穿过,把半岛的顶尖部分割裂开来,一条公路涵洞成了连接沙漠公园与沙漠的唯一通道。沙漠公园现在还没有开放,公园里面的设施都没有启用,不用说小饭店,就是洗手间都锁着呢,那些沙漠项目更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看门的说每年五一才开放,但也不影响收门票钱。

刚进公园门口,沙丘就吸引了不少驴友的目光,那种进入沙漠的欣喜都写到了脸上。驴友们拿起相机开始拍摄沙漠的风霜,沙丘边的骆驼刺和杂草努力地与沙漠争抢着镜头,但绿色不再的植物此时何来资本与沙漠争雄。领队向后吆喝着让大家快些走,说后面的沙漠风光才好呢。但驴友们就是不舍地继续着进入沙漠后的兴奋,不愿意错过身边不一样的景致,努力把自己与沙漠拼接到一起。

穿过涵洞,沙丘明显增高,顽强的草棵明显减少,显出了大漠无边的气势。百多名驴友走进沙漠前后排成长长的一溜儿,花花绿绿、浩浩荡荡的很是壮观。脚下是柔软的沙子,眼前是绵延不断的沙丘,队伍就在沙丘与沙地间穿行。早晨的天气有些阴沉,风不大,对穿越来说这是个不错的好天气。

浩浩荡荡的队伍越拉越长,前面的队伍已经走远,人惹蝼蚁般时隐时现地在沙丘间移动。领队在后面拿手台大喊走的方向不对,要求前面的向左走。其实在沙漠中穿行,就像在石海中穿行一样,目的地虽然看在眼里,但在选择线路时却不能走直线,眼前的沙丘很陡,想绕过,再折回来,却发现过了这个沙丘并不能折回,就想过了下个沙丘再折回,就这样慢慢地离预定的路线有了偏差。

走在沙丘的正面或顶上,虽然不像走平道那样轻松,却也在一步一个脚窝中大步流星,如果必需从沙丘的背面上去,踏下一步,松软的沙子迅速就把你小腿以下埋住,像雪崩似的沙坡整体向下滑落,每上一步都很艰难。你拔出的脚窝迅速被流沙抹平,留下的痕迹就是你走过的地方没有形成风吹过的沙楞儿,不过不久小风一吹,沙楞又现,就像你在地球上存活过一样,你的存活过的痕迹慢慢地在地球的转动消失了。就像你留沙漠上的痕迹在风中很快消失一样,谁知道地球上曾经存在过你?但沙漠的痕迹是我快乐的歌唱,是我快乐的证明,我们不求永远,我们追求活着快乐着。

部队向正西方向斗折前进,沙漠越来越壮观越显得无边无崖,但沙漠中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存在。驴友一个挨一个在沙丘上行走,重复着千百年来沙漠中穿越的风景。小甲虫已经钻出沙子,在沙上留下它们急急爬过的一串儿印迹,开始了它们新生命延续。

习习小风吹过,在沙丘的顶部形成一道沙尘幕,就像沙丘顶部冒出的烟被风吹到了一边,很有些景致,不少驴友中的摄影爱好者,停下脚步支起三角架,认真地把这沙漠景观收入自己的宝典库。

风慢慢地加强了力度,天空变得晴朗。虽然看不到吹起来的沙子,空气依然清澈,但戴着的冲锋衣帽子上“唰----”地感觉着沙子打在上面的声音。嘴上套着方便巾当口罩,戴着眼镜,每个人都把自己包裹起来。相机在进入沙漠前就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好,以防沙子进入相机造成损坏,这可是有先例的,不能不防。就这样的武装,当你需要说话时,你背风说完,嘴里就会感到“咯吱吱”地作响。

经过二个半小时的艰苦跋涉,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沙漠绿洲。回头看看我们的行程,我们不是走的直线,而是走了个弓背。沙漠绿洲明显感到风小了,大家在吹吃点东西补充能量,然后原路返回。因时间较早,回来的路上年轻人玩儿心大增,从沙丘顶上滑沙下来的,有从上面抱头打滚下来的,还有三个姑娘集体抱头打滚下来的,真也玩儿得开心。下午进入沙漠感觉风更大了,脚下的沙子像水一样从沙丘上疾速流过。上午在沙漠上穿越的脚印早已不知所终,只能再次沿大方向走着。

在这处沙漠穿越有个好处就是三面可以看到参照物,南边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山包,东边是一个电厂的四根高大烟囱,北面是村庄和林木。返回时只要照着烟囱走就不会迷失方向,公园在烟囱的右侧位。众多的驴友选择这里作为沙漠穿越的经典路线,也主要是这里穿越不会发生迷路的危险。不论何时,都可以向东侧不远处的沙漠公路集中,而且沙漠中还有手机信号,这是很主要的。

下午1310我们返回到了公园。呵呵,卸去包装,眼角、耳朵、耳朵后面、鼻子,所有能落土的地方都是一层细如面粉的黄沙。

沙漠穿越,不一样的感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