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坨!海坨!驴友在呼救!

 不说也罢 2022-07-22 发布于北京

海坨!海坨!驴友在呼救!

201376日星期六,根据北京市天气预报,说是周六日两天多云,就携夫人带了驴友队伍一起到海坨山扎营。

第一章:自然安静的登山路

从延庆919总站包车到河北姜庄子村,从那里上海坨。23个人包了一辆金杯两个小面,到姜庄子村都快12点了。主要是在延庆集合时用时太长,乘919路到延庆的驴友出奇的多,在德胜门排除等上车就一两个小时,延误了时间。

沿着村中乡道绕到村后,注意观测有个比较明显的小道直插到山坡的树林中,沿着小道上行,基本上没有岔口,可以放心地一直走,这条路最后的从闫家坪上山的道全在一起。

姜庄子上山的这条路比较原始,走的人比较少,路上的枝枝杈杈的经常拦道,脚下的草也比较厚实,多数时间是在林木中穿越,路边野花悄然无声,静静洒洒享受阳光。蓝天白云,娇阳似火,离开姜庄子村不多久,在山坡树林吃饭午餐,丑丑还带了个小西瓜,那个甜呀!

从姜庄子上山这条路应该说是最好的,因为人走得少,更感觉到了自然的风味,而且多数时间在林中钻来钻去,不会被太阳直晒。最重要的一点就这条路上没有什么垃圾,不像西大、闫家坪、海坨村、啤酒溪等线路上到处可见驴友丢弃的水瓶、食品包装袋等垃圾。

离开吃饭的地点不远,路上开始出现蚂蚁窝,也许天气好的原因吧,蚂蚁都在外面活动,稍一停顿,蚂蚁立马顺腿而上,咬一口还真不好受,我的脖子就被咬了一下,竟然窜那么高咬我一下。还有许多驴友受到了蚂蚁的惠顾,泥娃用袜子把裤口掖住,把蚂蚁进入内部的通道堵死。我们只能忍受蚂蚁的骚扰,谁让我们打扰了人家安逸的生活。这段蚂蚁路有三四十米,都想快速通过,可感觉前面就是不快走,走走停停,诚心让我们和蚂蚁拍巴掌,可不是欢迎哦。

在密林中一处草坪让累得无处说理的驴友们卸下重装,泥一般地滑倒在地,软软的草甸,蓝蓝的天空,清风徐徐,间或鸟鸣,野花环绕,放下重装身子轻飘飘,真如神仙的感觉哦。沈哥眯着眼,沉醉在花香鸟语中。躺在草甸上那是家的感觉,床的感觉,亲切呀!

穿过这块深情的草坪,我们再次进入白桦林。路边橘红色的金莲花零散地杂错在草丛中,野玫瑰花朵虽小香气袭人,但满身的刺让你还是躲着点好。终于见到了海坨的金莲花,虽然少,但证明了她的存在。小道在此分成三岔,我们捡中间感觉走得人多的道走。

穿过白桦林,眼前一亮:铁栅栏。闫家坪上山的路几乎就是沿铁栅栏而行的,说明我们已经走上了康庄大道。从闫家坪上来的驴友很多,不用担心找不到路。能见度不是很好,但站在山梁上可以看到西大垭口那里聚集着众多驴友。

背着重装,感觉身体的每个缝隙都被压得密实,肺也感觉被攥在了一起,喘气都要很用力才行,每走一步都感觉沉重的背囊要把自己压得趴下。肩膀压得生疼,感觉要从身体上剥离下来一样。走一段就把手杖支到背包下,休息一下,获得喘息的机会。我带了三角架、工兵锹、铰锤等工具,整个身上背了50斤。走走歇歇,实在很想带大家从小海坨顶上翻过去,但看着大家每走一步的艰难,还是绕过小海坨山头,从松树林直接切到了鞍部。松林里有不少的金莲花,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引得女驴友们顾不上劳累,飞身花丛中享受花的美丽和温馨,留下笑容和花一样美。

鞍部云雾缭绕,人声鼎沸,帐篷绵延不绝,疯狂的驴友,疯狂的户外。

卸下背包,顿时感觉身轻如燕,走路就感觉要飘起来,感觉真真好!









第二章:帐篷惊魂约会狂风暴雨冰雹

大家扎营我和罗局去接应后面的驴友,爬上小海坨回望鞍部,笼罩在云雾中,而看看天空竟然蓝天白云。半道接到最后一名驴友,切过松林,全部驴友扎营造饭。

妻子坐在帐篷口看着我拿煤气罐、装炉头,向锅里倒水,加入蟹黄酱,撕几叶白菜,切几块火腿肉,下一把挂面,我们的晚餐香飘四溢,累了也饿了,坐在草地上,盛一小碗面条,吱溜一声,哦—,香啊!那边沈哥大喊“喝酒!”馋人呀,再过去一看,他们两个帐篷对门,老李、老沈、罗局、顽主4个围了一圈,地垫上美食多多,夹一块肉喝一口,夹一筷子菜喝一声“喝”,油炸小螃蟹咯吱脆,云雾飘渺,真是神仙的日子。牧木那边飘来了方便面的香味,火腿、小油菜、金针菇、专门的汤料,几个美女轮番上阵各显手艺,汤鲜面柔酥饼脆,牛奶面包齐上阵,青草的味道中点缀着各种食物的香味,都能把八仙醉下云头!特别是驴友们吃一口饭喝一口汤都夸张地大喊:香啊—。真是馋死神仙!

吃饱喝足,云雾浓烈得几乎对面不见人,但时间还早也不能就这样钻进帐篷睡觉呀。有几个驴友没有上去过小海坨,我就带着他们去,虽然看不到几米远,但地形我熟悉,不会迷路。穿过密集的帐篷阵,浓云中我和崇畅、顽主上到了小海坨的半山腰,突然听到鞍马部传来驴友们及其兴奋的呼喊,真不知道浓雾中的驴友遇到了什么能让整个驴友群疯狂的事情。

我们回身眼睛盯着海坨山的鞍部,迅雷不及掩耳的让我们也大声惊呼起来。浓云密布的海坨山瞬间清朗透彻,庞大的帐篷群如群星堆叠在山凹,美得让你灵魂出窍。我抽身就往回跑,要去拿相机拍下这激动人心的场景。西边遥远的天边一道白光,更有黑云厚重,电闪雷鸣,而这里清爽宜人。我跑到帐篷使出相机,感觉到了雨星的飘落,相机还没有调理好,就狂风骤起,我钻进帐篷,大大的雨滴便辟雳啪啦落了下来。不容你喘息,狂风暴雨已经开始密集轰炸你的帐篷,可怕的是惊雷喀吧喀吧地在头顶不断炸响,闭着眼睛都能感到闪电的刺眼。

狂风几乎要把帐篷吹折,我坐在帐篷里一手撑着帐杆一手托着帐面,拍帐被吹折喽,眼看着内帐开始潮湿,开始渗水,狂风没有一点间歇,直压得支撑帐篷的双手发酸,往前坐一坐,支起双腿,把双肘抵在膝盖上,努力地继续支撑着帐篷。雨并不可怕,可怕是那个感觉在天灵盖上炸响的惊雷,每响一次都感觉是从鬼门关过了一趟,真就感觉在鬼门关站岗一般,不知哪个雷声过后,自己就被请了进去。雷声渐远,却忽又重来,真怕自己那双手成了避雷针,想象着自己被强电流通过的惨状。咦,怕人。

僻僻啪啪的下起了冰雹,打得手生疼,手上垫着东西继续支撑。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冰雹狂砸,好像永不停歇,双手支撑得累了,就用两根手杖支撑着帐篷。渐渐感觉脚下有些凉,水已经漫延开来,帐篷一角竟然有雨水流下,漓漓地成了小溪,真应该找个饭锅接着点。努力地推着帐篷,保持最大的坡面,减少雨水的渗入。身子下感觉冰凉的地方多了起来,赶紧地找地布雨衣铺到下面,最后还是消防用的雨衣管事,垫在身下隔离了和雨水的零距离接触。双杖感觉支撑着也费力,经常被狂风吹压得移位,看到了三角架,打开三角架支撑着,效果还不错。

我们被苍天疯狂地蹂躏了近两个小时,在我们筋疲力尽的时候,雷声渐渐远去,狂风渐渐收敛脾气,雨丝也变得稀疏。大呼小叫的驴友们开始走出帐篷,九妹和丑丑和帐篷已经被泡,老李和顽主的帐篷也被狂风吹倒了。开始寻找避难所,寻求没有进水的帐篷混帐休息。我也开始排涝,从帐篷向外排水。拿方便巾醮水挤水,帐篷的水好排,地垫是绒面的,上面有水就没有办法了,只好继续把雨衣垫在下面。

牧木、灰色、在水一方、靠窗而坐的四个帐篷成了收留所,容留了受灾严重的几位,牧木还做了姜糖水给被大雨浇透的灾民。驴友间自有真情在呀!

暴风雨过后,天朗星高,银河灿烂,一切都清新舒坦。山脚下,远处灯火通明,煊烂如霞,那就是延庆县城,引得无数驴友赞叹,美景如厮,不枉风雨摧枯拉朽。有驴友拍夜景,有驴友寻开心。可怜的是被暴浇的驴友,如何熬过这一夜。

是夜,狂风依然,晴空万里。













第三章:大海坨灌木密植直下玉渡山

清晨,4点多点儿,就听到外面有人说话,我起来钻出帐篷,噢!真是一个好天气,虽然风还很大,但天边彩云飞挂,霞红气清,山间云海飘荡,心驰神往,飘渺中总让人憧憬着那里的是不是住着神仙。人们对事物风景的向往,总是把努力当成风景,把虚无当成美妙,当不需要努力,没有了虚幻,风景也就成了身边的事物,不再是风景。

日出如诗,云海如画,太阳蹦着在云海中窜升,红霞如晕,渐大渐近,捧着太阳,披着霞光,送给山顶如痴如醉的驴友一个解忧的早晨。我们在看风景,其实我们也在纺织着风景,海坨山上,最美的风景,我认为就是驴友们的帐篷。我粗略数了一下,那天扎营的帐篷大概在450顶左右,如玉帝撒下的五彩宝石,五彩缤纷组成的风景绝对震撼人心。海坨的帐篷集会也成了摄影爱好者的最佳题材。

昨夜的惊魂早已忘记,眼前的景色才是驴友的追求。为了今天的风景,那一天的惊魂似乎很值得。不经风雨那能见彩虹!

840,驴友队伍分成两队,16个驴友从海坨村下山,一路很好走,一个多小时就到山下大海坨村,这路就不说了。另一路6个驴友从大海坨主峰下玉渡山,准备从后河出。

通向大海坨主峰的路上鲜花遍地,金莲花也随处可见,特别是铁丝网内的花儿开得更是娇艳欲滴。钻过铁丝网,登临主峰都很顺利,但从主峰切右下边的小道时却踪迹全无,只好返回从一个垭口切下山道。山道在主峰的南山坡上,很明显,山坡黄花菜正是盛开时节,漫山遍野金黄一片!这条路走的人很少,灌木杂草浓密,一边走一边拔拉,后面有人还要离开些,以防树枝弹出划伤。

艰难地行走一个多小时,终于听到了山谷瀑布的水声,却走了20分钟才到了次仲泉。重装累惨渴极的驴友,面对清澈的泉水自然是狂饮。结果,途中。。。不说也罢。

在次仲泉埋锅造饭,又经过一小时的山谷林中穿越,我们到达玉渡山停车场。大家都没有了再穿越后河的勇气,如泥般瘫坐不起。320到达,叫车,420出发。

累呀!这次重装穿越,真的很累!

2013712日星期五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