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课本里的周总理

 宝妞 2022-07-22 发布于河南

大学生的思想国

图片

2018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42周年。


以此怀念我们伟大的周总理

他饱读诗书,他爱民如子,他立志救国,他鞠躬尽瘁,他曾经是我们的总理,也永远都是我们的好总理。我们没有像我们的父辈祖父辈一样感受他和那个年代,对于我们而言,第一次认识、了解乃至仰慕他,就是从我们的语文课本开始的。

图片

回想小时候的课堂,老师带领着我们走近周总理,有贴心的《温暖》、与民同庆的《难忘的泼水节》和补了又补的《周总理的睡衣》、辛苦的《一夜的工作》,正是因为周总理的勤劳简朴心系百姓,才有了最后人们自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之举。

   温暖   

天快亮了,敬爱的周总理走出人民大会堂.他为国家为人民又工作了整整一夜。

周总理刚要上车,看见远处有一位清洁工人正在清扫街道。他走过去,紧紧握住工人的手,亲切说:“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清洁工人望着敬爱的周总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一阵秋风吹过,从树上落下几片黄叶。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的温暖。

图片

一位高高在上的国家总理,另一位是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也会永远记住这位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总理!

  难忘的泼水节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们笑着,跳着,是那么开心。

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图片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这里,我们有一位共同的总理,所有的民族都敬爱这位人民总理。多民族的和睦相处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愿在这片土地上所有的民族都能亲爱精诚。

  周总理的睡衣  

邓奶奶七十多岁了。她戴着老花镜,安详地坐在沙发上,给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补睡衣。睡衣上已经有好几个补丁了。这一回,邓奶奶又穿上了线,右手捏着针,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练地打结。她是多么认真啊。

一位年轻的护士,双手捧着周总理的睡衣,望着补丁上又匀又细的针脚,眼睛湿润了。

面前的小凳子上摆着个针线笸箩,笸箩里放着剪刀、线团、布头和针线包。针线包上绣着个红五星,特别引人注目。多年来邓奶奶随身带着它,一直带到了北京。从什么时候起,她就有了这个针线包呢?从延安的窑洞里,从重庆的红岩村,也可能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

图片

红星的针线包,一件缝补多年的睡衣,还有邓颖超奶奶认真的缝补。坚定的信仰,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还有那革命时代分外浪漫忠贞的爱情。这是我们前辈们身上“富裕的”地方,富裕不一定在物质,精神的富裕才永恒持久,才弥足珍贵。

  一夜的工作  

周总理在第一次“文代”大会上作了报告。《人民文学》杂志要发表这个报告,由我把记录稿作了整理,送给总理审阅。

这一天,总理办公室通知我去中南海政务院。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 。 你们送来的稿子  ,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我就到值班室去睡了。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他对我说:“总理叫你去。”我立刻起来,揉揉蒙眬的睡眼,走进总理的办公室。总理招呼我坐在他的写字台对面,要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记录稿,其实是备咨询的意思。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

我也站起来,意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进里面去了。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这样想,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图片

吩咐同志去休息;深夜批阅一尺多高的文件,生怕耽搁了明日的安排;思索和圈改文件;唯一能够有的夜宵就是那碟数的清颗数的花生米和一杯绿茶。劳苦的工作,简朴的作风,这就是我们的共和国总理。

  十里长街送总理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

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着白花,庄严,肃穆。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静静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渐渐远去,和我们永别了!

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 , 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图片

总理少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穷其一生为国家人民而奋斗,人民群众自发上街送总理最后一程,愿他一路走好。总理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其崇高的人格和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永远记在所有人民心里,和家国共存。

在总理离开后的几十年里,无数的人循着总理的脚步,在建设新中国、服务老百姓的路上走着。杨天才,30年如一日在边境线上巡视,守护着祖国的南大门;庞祖玉,新中国第一代垦荒者,植树造林60余载,义务巡山护林31年;荀笑红,舍得一身脏,换来万户净;吐尔逊江·库尔班,因为热爱警察这个职业,所以流汗、流血也心甘情愿……在祖国这片大地上,还有许许多多和他们一样默默奉献的人,或许他们自己的名字没有被耳熟能详,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

有人问,共产党员应该是什么样的?其实,这些课本早就给过我们答案了。

来源 | 西北野战军(ID:Northwest_Cor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