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芎用量越多越好?

 九不同 2022-07-22 发布于广西
昨天《中医书友会》发了一篇《治疗偏头痛,如何重用川芎?一般从30克逐步加量》的文章,主要观点就是重用川芎治头痛,看留言大部分也是不太认可作者观点的。
川芎治头痛自古有之,并不是什么最新发现,而重用川芎也自古以来有不少医生尝试过,但是得到的大多不是经验而是教训,所以古代医书中反复告诫要注意川芎的用量。
张景岳:川芎味辛微甘,气温,升也,阳也。其性善散,又走肝经,气中之血药也。芎归俱属血药,而芎散动尤甚于归,故能散风寒,治头痛,破瘀蓄,通血脉,解结气,逐疼痛,排脓消肿,逐血通经。以其气升,故兼理崩漏眩运;以其甘少,故散则有余,补则不足。今人不明升降,而但知川芎治头痛,谬亦甚矣。多服久服,令人走散真气,能致暴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张景岳医学全书》P1547.)
朱丹溪:(川芎)久服致气暴亡,以其味辛性温也。若单服既久,则走散真气;即使他药佐使,亦不可久服,中(zhòng)药便已。(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P662.)
张锡纯:诸家本草多谓其(川芎)能走泄真气,然无论何药,皆有益有弊,亦视用之何如耳。愚生平用川芎治头疼不过二三钱。(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医学衷中参西录》P228.)
陈士铎:倘单用一味(川芎)以补血,则血动,反有散失之忧;单用一味以止痛,则痛止,转有暴亡之虑。所虞者,同风药并用耳,可暂而不可常,中病则已。四物汤中,有当归熟地为君,又有芍药为臣,用川芎不过佐使……熟地性滞,芍药性收,川芎动而散气。(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陈士铎医学全书》P101.)
薛立斋:(川芎)不可多服,多服则走真气。上行头目,助清阳,久服致气暴亡,以其味辛性温也。以他药佐使则可服,中病则已,亦不可多服。多服久服俱令人卒暴死,过于瞳散故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薛立斋医学全书》P409.)
经方里用川芎的方剂不是很多,此处略举三例。此外,有一些散剂看起来川芎的用量很大(如川芎散等),但是那种是分服的,所以平均到每天,依然是极少量的,包括现在含川芎的中成药(如川芎茶调丸/散等)。

张仲景《金匮要略》酸枣仁汤: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白茯苓二两,川芎二两。(根据本人考证,《伤寒杂病论》一两约等于现在11克,详见《古方剂量问题再探讨》)

张仲景《金匮要略》芎归胶艾汤:川芎二两,阿胶二两,甘草二两,艾叶三两,当归三两,芍药四两,干地黄。

王清任《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桃仁四钱,红花三钱,当归三钱,生地黄三钱,川芎一钱半,赤芍二钱,牛膝三钱,桔梗一钱半,柴胡一钱,枳壳二钱,甘草一钱。(清代一钱约等于4克)
时方里面用川芎的方剂比较多,但是一般都是常规用量。唯《辨证录·头痛门》中所列诸方川芎用量常达一两,但是方下多有注释“一剂而痛止,不必再剂”(救破汤)、“毋论左右头疼,一剂即止痛,不必多服”(散偏汤),又有旁批“川芎能走散人真气,久服多服能令人暴亡,若用一两而服至十剂,恐汗出不收,似宜少用之”(八味地黄汤加减)。
现代中药研究权威《中华本草》川芎词条下:川芎含川芎嗪(chuanxiongzine)即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按Englmann氏法试验,川芎20或30g/kgig,也使在位蛙心振幅增大、心率减慢;以40g/kgig,则可使蛙心停搏。Iv川芎嗪5mg/kg,5分钟时,CBF增加14±15ml/分钟,使每100g心肌耗氧量增加1.0±0.7ml/分钟,均有显著意义。对麻醉开胸犬,iv川芎嗪10mg/kg可降低血压、外阻与左室做功,增加LVSP、±LVdp/dtmax、心率与心肌耗氧量。川芎嗪20mg/kg可使麻醉猫血压降低(P<0.01)。40mg/kg可降低血压和抑制心肌收缩性。80mg/kg可使血压下降,心脏功能显著受抑,并致心律失常。
从这一段药理分析可以发现,川芎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尤其是冠脉和外周血管、血小板以及血栓都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但是与给药量有极大的关系:给药量适中的时候正面效果最强,给药量过大的时候可能导致负面效果。
这也从另一角度证明,川芎的剂量必须按古圣先贤的经验来,不能随意胡乱增加剂量。
所以我认为,关于中医理论、临床技法,都必须严格按古代经典来,不能整天脱离古人经验而搞些所谓的“创新”;而所谓“守正”,就是要严格按照古代经典的中医思维和临床法度来研究与实践。
我们现在很多人喜欢自作聪明,什么人都可以“开宗立派”,什么人都可以著书立说,什么人都可以“创新发展”,我想对这些人说的是,你所想到的理论、观点、方法,古人可能早就想到过了,要么已经载入古籍,要么散佚在历史长河。为什么没有留传下来?很可能就是因为它经不起历史考验。
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它经过了历史的考验,被千千万万不同时代的医家和病人验证了它的正确性、有效性,所以才能被保存下来并不断传播。(李太云,2022年7月20-21日,于泉州中约堂中医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