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虎年春节广州行 (五) (2010年2月22日—24日) 文、图/高山 2月22日上午决定游览黄埔军校旧址,途经琶洲,稍作逗留。琶洲是广州新兴开发区,高楼林立,广交会新址就坐落于此。
从琶洲乘公交车到新洲码头,再乘渡轮就到达黄埔军校旧址了。 黄埔军校位于长洲岛,全称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建于1924年6月,是孙中山在共产党和苏联支持、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学校以孙中山“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培养了一大批北伐和抗战名将,战功显赫,扬威中外,与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和俄国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并称世界“四大军校”。其校歌这样唱道: 莘莘学生,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 革命英雄,国民先锋,再接再厉,继续先烈成功。 同学同道,乐遵教导,始终生死,勿忘今日本校。 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 该校大部分建筑于1938年被日军炸毁,1956年基本恢复原貌,1996年重建,2005年又按“修旧如旧”原则全面修缮。现在这里是海军军港,那些重建的建筑静卧着,免费供人游览参观,观后让人不胜感叹唏嘘: 黄埔军校初九行,校舍萧瑟冷清清。 当年风云犹如昨,但愿两岸续前情。
离开黄埔军校后,听说广州南站已经启用,规模超过上海南站,为亚洲第一大站。我们向地铁服务员问明路线,直奔南站。
南站果然气势不凡,不过尚在全面整修,目前仅开通广州至武汉和长沙高铁,售票处是临时搭建的帐篷。我们匆匆吃了一个盒饭,再次来到上下九步行街,在中华小吃街如愿以偿喝了一碗获奖的品牌食品——双皮奶。
2月23日游览了四个景点: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十九路军陵园、黄花岗公园和农民运动讲习所。 广东奥体中心是为承办第九届全运会而兴建的现代化体育场馆,可容纳八万余观众,于2001年9月落成。它是今年第十六届亚运会的主会场,也正在全面整修。
十九路军陵园前身为“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坟园”,为纪念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阵亡将士,于1933年由华侨捐资而建。因十九路军绝大部分将士都来自广东,所以陵园没有建在上海。1991年起连续十年对陵园进行修复,并全面改造绿化。
1997年,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1892-1968)、总指挥蒋光鼐(1887-1967)的骨灰亦从八宝山革命公墓迁葬于陵园。
黄花岗公园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举行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起义原定四路出击,结果除了黄兴一路孤军作战外,其余各路均未行动,终因势单力薄而失败。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次年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建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孙中山手书“浩气长存”四字于墓坊。1961年国务院将黄花岗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初十来到黄花岗,先烈英名何敢忘。 铮铮铁骨七十二,浩气长存慨而慷。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原址为番禺学宫,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创办的革命学校,以“养成农民运动之指导人才”为宗旨,从1924年至1926年共办了六届,孙中山曾给第一届学生致训词,毛泽东任第六届所长,廖仲恺、谭平山、陈延年、周恩来、李立三、肖楚女、恽代英等曾先后任教。
游览完这些景点,广州之行已接近尾声。我们将从广州东站乘100次特快列车返回上海。于是又去东站熟悉一下路途,大概也是扩建的缘故吧,东站的秩序比较乱,卫生状况也很差,满地垃圾无人清扫。
2月24日是离开广州的日子,我们抓紧时间又去游览龙眼洞森林公园。公园位于广州天河区龙洞村西面山东坡,内有三个水库,分别命名为卧龙湖、藏龙湖、迎龙湖,湖水清澈澄碧,乃附近居民的食用水源。这里山秀水明,处处是茂林修竹,苍松翠柏,一年四季花常开。因游客稀少,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也。
中午亲人们在粤垦路高山小溪酒家设宴为我们饯行,大家依依惜别,互道珍重,相约世博会在上海再相见。
下午6:11,列车缓缓启动、加速,向北,向北…… 【咖啡点评】很好,以后有机会一定去广东游览…… 【筱蕊点评】:呵呵,游遍广州城,果然!不虚此行哦! 【胡斌点评】如果说读书是静心的精神旅行,那么旅行游览是行走的身体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