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 7月22日

 新用户8375uDf4 2022-07-22 发布于河南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特别篇19

——心灵之河

3

“唯一的迷途者”的小世界

e

过去和现在

3··· (b2)

·秘径秘境:~ o(* ̄▽ ̄*)o,一上来就是甜甜的“都福”(豆腐)?

我:是,这次又做了个版本(^-^)>。

因为这个确实是很百搭的底材,像这一次的甜品,放的果酱啊,罐头啊,新鲜果蔬,都是很适合的,也很好吃Ψ( ̄∀ ̄)Ψ了。

·秘径秘境:~可以相信,因为看叉子就能知道你已经检验过了 (●ˇ∀ˇ●)

我:做好之后肯定要处理嘛,所以就

·秘径秘境:——谈谈正题吧。

因为你今天好像心里有点急?

我:对,今天早上一醒来就听到了下雨声,而且到现在一直在下,然后去年,你知道,也是这个前后时间

·秘径秘境:——大雨导致停水停电停网,而且还延续了一个多星期才恢复基本正常。

我:对,对,所以眼看不停,我就Σ( °Д °;)っ老想起去年?

尽管,感觉不至于还那样,但还是吓得先去给手机充电,接着又觉得还是趁着水、电、网都有,赶快来写完这篇。

·秘径秘境:既然这样,那我就直入正题,为什么开篇放了一个这么甜蜜的“都福”呢o(* ̄▽ ̄*)ブ?

:因为今天想写写——完美!

·秘径秘境:| (*°O°*)| ~~,那是什么内容呢?

我:……

推一下?

看来这人还真是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啊?!

“可以啊。”郭小峰答应了:“不过没想到杨博你还真是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啊?”

“有点,因为这个话题说起来简单,但平时也没机会跟人论论这个。”

“是吗?”

“可不是,你都没有机会论,因为要么就是信的,你也不用说什么;要么就是不信的,而我们这儿不信神的又总是那种你说什么都不屑地一摆手的类型”

——呵,倒是!

……是吧,郭支队,这你肯定也感受到过,当然说起来也不止这一件事,而是什么事都这样,很多人就有这种习惯,自己觉得对就对;自己觉得错就错,也不辩论,也不分析。”

嗯,是。还真是

郭小峰想着,又承认地点了点头,不过就在他刚要说可以的时候,正给他捏脚的女孩儿却突然开了口。

“老板,我听你们聊的还怪有意思呢,只是我不知道老板你说的希腊的什么逻辑是什么,呃,呃,”

“噢,你也想听听,是吗?”

“是,我怕听不懂。”

“啊,这个你不用担心,不会,我也不会用什么高深逻辑,那我也不懂,就是最日常的。”

“真的?”

“真的,”杨博又保证地说:“不过既然你已经这么说了,我可以先给你讲个小例子。”

“哎呀,那最好啦,这样懂不懂就能知道啦。”

“是,一听就能明白了。现在,听着啊,话说有一天,苏格拉底在广场上遇到当时希腊很受尊敬的两个将军,然后就拦住了他们要求辩论。因为苏格拉底是个很爱满街溜达着找人推演辩论的人,当时的人都知道,所以这两位将军——尼西亚斯和拉凯斯——对于被拦住,又被问'什么是勇敢’这样的问题,并没有什么意外。而听完问题后,那位拉凯斯将军就回答说:'这太容易了,如果一个男人自愿与自己的队伍在一起,直面敌人不逃跑,那他就是勇敢的。’”

……

“我停下来是想问问你们,你们觉得这个回答如何?”

正等着讲的两个女孩儿,不由得互相看了看。

“好像还行吧?”她们互相看着一起琢磨着回道:“这肯定应该算勇敢的,是吧?是,差不多,算是的,实际答案是这个吗?”

“稍等,郭支队你觉得呢?”

“我觉得这个说法没问题,”郭小峰也沉思了一下:“但作为一个定义,那肯定是不行的。”

“是,后续的故事就是这样,”杨博点了点头:“苏格拉底马上就以普拉蒂亚战役的例子为反驳。因为这场战争根据历史记载,其中斯巴达人一度先撤退,后来又返回一举击溃了敌人。那么按照拉凯斯的定义,这就不算勇敢,但事实却是没有人会认为一度撤退的斯巴达人就不勇敢。”

“是啊,人又不是飞蛾。”

“哈。”

“所以苏格拉底的反驳就让那位拉凯斯将军没有话说,只好再思考,重新定义;再接下来,他把勇敢的定义表述为一种坚韧精神,所以——,还是你们,你们觉得这一次的定义如何?”

两个女孩儿再次互相看了看,接着,又一致地点头同意。

“我觉得这一回比较对了。”

“我觉得也是,就好像斯巴达人,斯巴达人好像都很勇敢,是吧?”

“嗯,肯定都看过美国大片。”

“哈哈哈,是,现在对了吗?”

“以苏格拉底的标准,不对,因为他又指出,仅仅坚韧完全可能做出愚蠢而鲁莽的事。”

“啊”

“——或者更糟,就好比我们现在说的滚刀肉或泼皮,对吧?”

“噢。”

这一次,在短短的讶异声之后,所有的人都沉默了,包括郭小峰,为他刚才也觉得那答案可以了,但这个小故事却证明他对勇敢的概念原来也是模糊的,未曾思考的过的,尽管他的职业曾经让他无数次地使用过这个词……

“怎么样,两位美女,很简单吧?”

“是,听着还更清楚啦。”

“对,就是这样,要不人为什么都承认这种逻辑?就是用它会让人清楚,而不是糊涂。哈,怎么样,郭支队,现在我们来辩论下我们的吧?”

“啊,当然。”收回思绪的郭小峰点了点头,感到了一点刚才没有的辩论热情:“你,问我?”

可以啊,郭支队,那我问了啊,你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

“我?算后者吧。”

“那我想请问,郭支队,你能不能定义下你对一神论者,和多神论者们的看法?”

“这个'一神论和多神论者们’,杨博你是指我们经常见到的那些吗?”

“'经常见到的那些’具体是指哪些呢?”

“就是那些不能感染到别人的信仰者们。”

“哈,啊——郭支队,你这形容的,哎呀,你应该去做律师的啊。”

“唉,我也遗憾不能兼任呐。”

“好在也不会浪费,你这工作也有能用上的。”

“倒是,说起来也不少练呢,呵呵,所以杨博你还要接着问吗?”

“当然,我天天上课也是能练嘴皮子的。”

“噢,对,我倒忘了这一点了,说起来你练习的还更勤呢,那肯定更厉害了,哈,好,你接着问吧。”

“那这些我们生活里的'不能感染到别人的信仰者’们,又让你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呢?”

“可能跟你家人的差不太多吧?!”

“你是说认为都是愚昧和骗人的吗?”

“噢,那倒不是,因为我知道有些人确实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喜欢或者认同某种解释世界的观点,都是去正经的庙啊,或者教堂之类的,不涉及骗人什么的,所以我不会认为信个什么就是骗人。”

那你对这部分人的信仰怎么定义呢?”

“说实话我,啊——我怎么没想过,”郭小峰露出了丝窘迫:“因为不管信什么的,尤其是我们说的正经宗教,哪个都有一两千年历史啦,所以就有点习惯到不想啦,所以,所以我感觉杨博也许你得换个问题。”

“噢,没问题,不过在换个问题之前,我想再问郭支队你一句,我们不是有神论的环境,但还是不断有人相信某些宗教,而这一点都不会让郭支队触动?”

触动?为什么触动呢?

逢年过节就要去庙里烧什么头柱香,结果人山人海的,搞得他们总是警力紧张,不能得歇?

郭小峰暗暗咕哝一句,接着,又突然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不被触动了。

“没有,”他说,带着一种更确定的感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实际就是没有。”

“没有一种会?如果我们把范围扩大,全世界来想?”

“我刚说了,我是无神论者。”

“好,那既然这样,我现在开始问一个新的问题,郭支队,你确定自己是无神论者吗?”

“确定。”

“那我想请问郭支队你一下,你有没有出现过暗暗祈祷'老天保佑’的情况?”

……

“郭支队?”

“呃——”突然怔在那里的郭小峰又结巴了一下:“嗯,这个,当然,当然是有过的,只是,只是这个我觉得跟相信有神是两回事。”

“为什么?因为我刚形容的那种情况只是很久以前的偶然一两次而已?”

当然不是!

郭小峰又有些窘迫地半低下头。

也不可能,他想:这种人类的本能根本就不会受人控制,尤其是重大而紧张的时候,而他的工作,那又总是这样的,所以

“——郭支队,你的沉默意味着?”

“我,我好像真的被你问住了。”郭小峰狼狈地承认。

但对方并没有放松。

“就是说其实是很经常,或者说至今仍有?”

“啊——这个,这个我觉得还不能这么解释。”

“为什么呢?”

“因为,因为那好像是一种紧张之下的本能,跟信有神是两回事。”

“是吗?那郭支队你的意思是,虽然你会在紧张之下本能地祈祷一个存在保佑自己,但同时自己又认为这个'存在’不存在?”

“呃,呃,呃,”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再次的大笑声在屋子里响了起来,郭小峰自己也自嘲地咧开了嘴。

“哈,哈,哎呀,杨博,你问住我了,当然,也或者是我错了”

“——才不,我不觉得你讲错了。”

“哦?”郭小峰转头看向突然打断自己的,也一直都表示不信鬼神的女孩儿:“噢,对,你也是不信什么的,所以,你是听出我们对话里的什么漏洞和问题吗?”

“那个我倒没有。”女孩儿又摇了摇头:“但我觉得你的结论没错,说句老天保佑,跟有什么神没关系。”

“是吧?那,噢,不,杨博,还是交给你吧,你知道要问什么。”

“好,”杨博也看向那个女孩儿:“那美女,你相信什么吗?”

“不信,我不信世上有什么神呀鬼呀的。”

“为什么?”

“因为世上哪有鬼,害人的都是人。”

——嚯!

“哈,哎呀,美女,你这个形容好,但我们现在不细分这个,而是先确定第一步,有和没有,你认为——?”

“没有。”

“为什么这么确定?”

“因为要是真有神,人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干活呢?”

——什么?

但是——

郭小峰再次怔住了,尽管这个答案听起来世俗的好像无法跟这个话题放在一起,然而——

“哎呀,”给杨博捏脚的女孩儿不满地喊了起来:“刘艳你说什么呀?你这是什么理由?”

“我这理由怎么啦?不对吗?”

“当然不对,你干活跟信神有什么关系?你当神什么?牲口吗?”
   
“我没当神牲口,我就是说,既然都说成神了,那难道不该很有法力吗?”

啊——对!

郭小峰暗暗喊了一声。

对,问题就在这里,问题就在他们刚才辩论引述的证据太单一了,所以他才会出现那种虽然被一下问住,可心里还是有觉得哪里不对的感觉。

确实是不对,因为刚才的论辩仅仅选择了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可实际随便看任何一种宗教都不会这么简单,哪一个都会有着更加具体,甚至极其详尽的描述的。

尤其是这个女孩儿刚说的“法力”,能量这一块,更是所有宗教和神话里共同强调的部分,因此——

……我才说是不是我信了,就可以什么都不用干,还想什么就有什么?”

“瞎扯!你这还是把神当东西使唤,哼!你这真是要割舌头的大不敬,我告诉你,神不是让你使唤的,是让你敬的,懂吗?”

“我懂啊,我也可以敬啊,如果敬完后就能啥也不用干还有吃有喝,那就可以啊,问题是,行吗?”

“行什么呀?你净胡说,你凭什么这么要求神呐?而且你也太贪心了点儿吧?居然敬一次神然后就想从今往后啥也不干?哈,你说你干什么能一次完了,接着就一辈子啥也不用干了?饭,还得一天分三顿吃呢!”

“什么呀,燕子,你才是歪曲我的话呢,我不是说敬一次两次,我是说如果管用,那我也可以天天烧香的,问题是能管用吗?你说,你实实在在地说,可不可能全世界人只要烧烧香,然后就不用再干活了?”

“胡说!你这全是胡说八道!我告诉你,刘艳,你就是太现实了,敬神跟干活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敬神是在你的心!——如果你把敬神看得这么现实?那你也不用敬了!”

“我当然不敬啊,我就没有敬,因为没有用我干嘛敬啊,我吃饱撑的?我脑筋进水了?我有钱不会自己花呀?”

“你当然可以不敬!你当然可以觉得自己很聪明,可以把钱都花在自己身上。但是,如果有一天遭了灾,那你也别抱怨天!”

“哈,看你说的,天下遭灾的人多了,都是因为不敬神呐?”

“对!而且不敬神的人早晚一定要遭大灾!”

“呵,又来吓人?哈,燕子,你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信你们讲的吗?就是你们这些信的人太喜欢空口吓人啦!”

……

·秘径秘境:~ o(* ̄▽ ̄*)o~还是你的《完美犯罪者》,接续上一篇的又一部分。

所以,这一次又贴,是表示——?

我:刚说的“完美”,指的是“神”。

·秘径秘境:显而易见╮(╯_╰)╭,虽然光看你的文字,也显而易见地让人很难产生这种联想(●ˇ∀ˇ●)

我:对,但我觉得如果以某个角度看,可以说是一种不能再完美的完美。

·秘径秘境:怎么讲呢?

我:比如尽管有无数人描述和解读过“神”的概念和内涵,可永远都没有人能够垄断,永远都可以让愿意去想这个问题的人,以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和解读,o(^^)o对吧?

·秘径秘境:所以你的意思是,接下来你想记录一些你的感受或者解读(●ˇ∀ˇ●)

我:(。^▽^),是这个意思。

·秘径秘境:那为什么不直接写,而要又先贴了一段你的小说呢?

我:因为首先我自己的感觉,到目前为止也是只有一些很零散的感受。

其次,我仔细想想又觉得有神论者之间的对神的认知,差别可能是很惊人的,因为光看看宗教的教派之多,似乎就是个证明,是吧?

·秘径秘境:证据无可挑剔╮(╯_╰)╭!

我:所以我就觉得还是把我认知的环境状态记录的更明白些更好,因为虽然我的神的观念变了,但我的观察角度可能和那些宗教国家里的人们,还是差别的额外大。

·秘径秘境:那你这一段小说是有相当的证明力(●ˇ∀ˇ●)

我:我也这么看(lllω)

·秘径秘境:那么现在你是持“有神论”观,对吧?

我:对,我现在是有神论。

·秘径秘境:那这种改变是基于——?

我:一种是不可证明,就好像小说里的形容的某种人人都有的超验感受。

另一种就是小说里显示的,某种可以形容体现出来的好处。

·秘径秘境:就是实际的好处?

我:对。

·秘径秘境:那能举个例子吗?

我:可以啊,比如之前我说听到俄罗斯和乌克兰两方面都表达了发展和重建,然后感到了和平的希望,它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发展”件事,更跟他们的历史和宗教信仰史有关。

·秘径秘境:这个证据——听起来好像有些绕?

我:解释一下也很简单,这两个国家都是东正教,教义是《圣经》,对吧?

·秘径秘境:~

我:《圣经》这本书,现在我发现挑它毛病和问题的人特别多,但是,如果让我们放入在历史中看——

我的意思是,现在人天天上学,有各种课外书,可能就不会觉得《圣经》适合儿童,可是,如果我们放到现代教育普及之前去想

·秘径秘境:——(●ˇ∀ˇ●)

我: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因为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但中国我知道,过去中国小孩顶多读个《三字经》,那这两本书内容的丰富度,不差天上地下了?

此外,外国信教的人过去每星期还要去教堂,听神父讲教义,那这不还等于人家每星期全家老小的一起上一天课吗?

·秘径秘境:~ o(* ̄▽ ̄*)o

我:而这我还是选最简单的说的呢。

所以,就是这个,再加上俄罗斯和中东欧那一块区域的历史,比如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达到的繁华和强大状态,和为世界贡献出的世界级的艺术家和科学家,让我就觉得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有发展的最好基础——“普遍高文化水准的人民”,而如果政治方面都想发展,那肯定比有些地方容易出效果。

而一旦有了效果,然后发现发展的前途收益大于战争——

·秘径秘境:我明白你的逻辑啦b( ̄▽ ̄)d

我:是吧?听着不是没道理吧(^-^)>?

·秘径秘境:道理已经分析完了(●ˇ∀ˇ●),现在记录现实,现实是——?

我:不敢说了ψ(._. )>

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冲突牵扯的国家实在有点多,所以时事总是瞬息万变的,一会儿新闻里说终于就某个港口达成了和平协议;一会又说谁炸了欧洲的核电站(_)

·秘径秘境:——把你搞得很晕?

我:对。

而且现在眼看着好像还要更复杂了,因为前阵子美国总统拜登去了趟中东,然后接着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去了趟中东,当然,具体的国家不一样,目的和内容我也没明白,但是,那种又增加了更多国家相关其中的感觉是很强烈的(((φ(◎ロ◎;)φ)))

·秘径秘境:看来让你感到更晕了(●ˇ∀ˇ●)

我:是这样,所以现在我就觉得,这个题目以后就当成我这个题目中的“实”的那一部分,根据时事记录好了,因为现在我觉得这个政治,哎呀,比我曾经以为复杂度还要复杂出不知道多少倍,根本就不可能从我看的一些新闻里能琢磨出什么真正动向的ψ(._. )>

·秘径秘境:好吧,既然这样,那这个方面以后就这么记录好了。

我:(^-^)。

·秘径秘境:不过既然你说到题目,那根据这两篇的内容,是不是还缺一个“科”的部分啊,——╮(╯_╰)╭,?

我:噢,对,这一次没有前面开始写的科幻小说了,而且之后也应该没有,因为我正在考虑把它们编在我这篇《完美犯罪者》后面的那个系列,具体怎么处理没有想好,所以这个就肯定要换。

而我现在的打算是,以后每次记一两个特别触动我的科技新闻好了。

·秘径秘境:~ o(* ̄▽ ̄*)o~这个主意也不错,那么今天有吗?

我:有(。・∀・)ノ,谷歌出了一种眼镜,据说戴上它就可以自动把外语翻译成母语,或者能懂的语言

·秘径秘境:——嚯,这一定让你激动坏了。

我:对,(。^▽^),不通外文的痛苦已经尝够了!

所以尽管看到不少激动人心的科技发现,但还是决定第一个写下这个。

此外,希望这款眼镜能商用,能出带近视镜的款,最好还能出近视太阳镜的款,镜框和镜片颜色也可以有多种选择

·秘径秘境:——(●ˇ∀ˇ●)

我:要求还挺多是吗(^-^)>?

但这消费者心声,不能不写下来,非常非常渴望这款眼镜啊(ง ·_·)ง

·秘径秘境:好吧~ o(* ̄▽ ̄*)o,理解你的心情。

而今天,这个“科”的内容也算有了。

因此,今天想记录的——?

:除了另一个小视频外,其他就没有啦。

·秘径秘境:好吧,那最后你就放上你的小视频,接下来等你准备好新的内容,我们再一起<(^-^( ̄︶ ̄〃) 记录。

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