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民间故事》第七十期,喜欢看民间故事的朋友记得常来! 作者:小树叶说故事 宋朝时期,东县有一位名叫李成贵的人。他本是一名商人,因做生意出了差错摊上了官司,之后被官府查办,关进大牢之中。 李成贵有一个儿子,名唤李东强,案子发生时,李东强刚刚14岁。 李成贵被关进大牢,出牢之日遥遥无期,原本富裕的李家很快家道中落,从小衣食无忧的李东强成了家庭的顶梁柱。 母亲张氏身体不好,债主三天两头登门催债,可李家已经无钱可拿,债主不肯,就对张氏拳打脚踢。 不久后,张氏卧床不起。 小镇上有一位老木匠,姓郑,据说祖上三代都是木匠,手艺精湛不说,还懂一些奇门异术,是一位才德兼备的老工匠。 郑木匠与李成贵有些交情,几年前,李成贵家里盖房,他没有考虑别的工匠,派管家登门邀请郑木匠。 郑木匠感激不已,将这份情义记在心里。如今,李成贵身陷囹圄,妻儿遭难,他不能坐视不理。 于是,郑木匠经常送些米面给母子俩,不久后,又破例将李东强收为关门弟子。将祖上传下的手艺,毫无保留地教授给了李东强。 在郑木匠的援助之下,母子俩的日子终于有了好转。李东强十六岁那年起,他学有所成,就跟着郑木匠一起外出做工,开始赚钱养家。 因为到处做工,早出晚归那是常有的事。有一晚,师徒俩做工回家时,就遇到了一件怪事。 好在郑木匠懂奇术,师徒俩才有惊无险。 秋后的晚上,师徒俩从另外一个小镇上往家里赶,他们走出小镇时天色已晚。 秋后的夜晚天气有些凉了,李东强双臂抱胸,全身打着哆嗦。 郑木匠视他为己出,关切地问道:“孩子,你要是冷咱们就去前面的破庙里避避风。” “师父,我快撑不住了,我先跑过去吧!” “你别乱跑,跟我一起过去。”郑木匠说道,李东强从来不敢顶撞师父,听师父如此一说,李东强乖乖地跟在后面。 李东强已经十六岁,按理说独自夜行也并非难事,何况破庙就在前面,为啥郑木匠如此谨慎? 因为这些天以来,郑木匠听闻乡民们说,在那座破庙附近,夜里的时候,偶尔会有一位年轻女子出现。 那位女子长发及腰,身穿青衣,面容姣好,遇见路人会主动献殷勤,邀请路人到她家里留宿。 更有乡民说,这些天以来,在破庙不远处的荒地里,发现了被害的路人。鉴于此,郑木匠才没有同意徒弟先行。 走了没一会儿,师徒俩来到那座破庙跟前。 “师父,里面没有亮光,应该没人在里面歇脚。” “嗯,快些进去吧!”郑木匠说完后,走在前面,率先走进了破庙。 这座破庙年头不短了,从郑木匠小时候起,这座破庙就已经荒废,成了过路人临时歇脚、避雨的好去处。 郑木匠也曾来过几次,对这座破庙并不陌生。 “孩子,那面应该有草席,你去那里歇一会儿。” “师父,你也坐下来休息一下吧。”郑木匠微微一笑,只是不停地环顾四周。 虽说是一座破庙,但避风还是可以的,李东强坐在草席上,明显比之前好了许多。 “师父,我肚子饿了。” 郑木匠听闻徒弟的话,看了看头顶上的月亮,说道:“已经二更天了,你不饿才怪,我这里还有一块饼,你先拿去吃。再休息一会儿,咱们继续赶路。” 又过了一会儿,师徒俩正打算离开破庙,此时破庙外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郑木匠提高了警惕,目不转睛地看着破庙门口。 忽然,一个娇小的身影闪了进来。郑木匠一看,来人却是一位年轻女子。 女子长发及腰、身穿青衣,面容姣好,身材婀娜,面带微笑朝着师徒俩走了过去。 “好漂亮的姐姐!”李东强情不自禁地说道。 “别乱说话!”郑木匠瞪了他一眼,小声说道。 “二位师父是在这里避寒、歇脚的吧?家离这里很远吗?”女子轻声询问道。 “是啊!”李东强抢先回答道。郑木匠狠狠瞪了他一眼,笑着说道:“夜黑天寒,姑娘快些回家去吧!我们师徒俩也要赶路去了。” “二位师父且慢!既然夜黑天寒,二位师父何不到我家里留宿一晚?我父亲喜好交友,也喜好杯中之物。我家就在前面,离这里很近。”年轻女子说道。 郑木匠听闻此言,仔细打量了眼前的女子,见她穿着打扮,居然和之前乡民们所说的一模一样! “这不就是之前乡民们所说的那个搭讪的古怪女子吗?真是没想到,今晚居然让我遇到了。此人来历不明,难辨善恶,走为上策!”郑木匠心说道。 “师父,您平时就爱喝一口酒,这位姐姐如此盛情,而且家就在附近,不如我们到她家里吃些东西,也有力气赶路呀!”李东强说道。 “我跟你说过了,你别乱说话!” 郑木匠说完后,背着手佝偻着腰,笑着说道:“多谢姑娘的盛情邀请,不过天色已晚,多有不便,我们就不去打扰了,姑娘也快些离开这里吧!”说完,郑木匠拉着李东强就要走。 女子一个闪身,将他们拦住,笑着说道:“我父亲就在家中,已经备好酒水,二位师父不必再推辞,就跟我回去吧!” “如此盛情,还已经备好了酒水?这女子肯定有问题!”郑木匠敢肯定,眼前的这位女子绝非善茬!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们走我们的独木桥,再者说,我们无冤无仇,何必纠缠我们不放呢?”郑木匠言罢,女子居然愣了一下。 须臾,女子笑言道:“夜黑天寒,我只是想邀请二位师父到家里留宿一晚而已,并无恶意。” 李东强着急了,想要开口劝说,郑木匠瞪了他一眼,到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 “好意心领了,姑娘让出路来,我们赶路去了。”郑木匠严肃地说道。 年轻女子的脸色一变,愣愣地站在那里,并没有让开。 女子见他要动手,仰天一笑,轻蔑地说道:“要是硬来,我岂会怕你这个凡人?” 言罢,女子主动出击,伸出双手,指甲长约一尺,露着獠牙朝着郑木匠袭来。 “你这个鬼魅,终于露出原形了!”郑木匠冷冷说道,随即从怀中掏出一个盒子。 一个闪身,他躲了过去。他赶忙将盒子打开,将黑红的东西抹在双手上面,又从腰间掏出墨斗,将墨斗线拉了出来,横在身前。 女子吃了一惊,随后又扑了上来。 “敬酒不吃吃罚酒,东县的郑家后人你也敢招惹?真是自讨苦吃!”郑木匠言罢,拿着墨斗线迎了上去。 年轻女子一听是郑家后人,顿时吃了一惊,因为东县老郑家只此一脉,人人皆是木工,懂奇术,十分擅长降妖捉鬼。 年轻女子脸色突变,她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可是郑木匠已经到了眼前,墨斗线突发黄光,朝着女子的面门袭了过来。 女子被黄光照得睁不开眼睛,郑木匠看准时机,一脚将女子踢飞,女子直直地飞出去几丈远。 “放了你,你岂不是还会祸害一方?那当地百姓怎么办?”郑木匠说道。 一旁的李东强被刚才的一幕吓到了,他头一次见师父出手,没想到师父身手如此厉害。 李东强听闻女子是鬼魅,他不敢靠近,远远地躲着。 女子轻声哭泣,将自己的身世说给了郑木匠。 原来,这个女子住在一个小村庄里,与镇上的一名男子是青梅竹马,本想着到了婚娶之年,那个男子会来娶她,可是那个男子却移情别恋,娶了别的女子为妻。 她伤心欲绝,脑海里回放着两个人曾经的海誓山盟,她越想越痛心,于是选择了轻生。 可是心中的怨气太重,她不肯去轮回,就想着找机会报复那个男子。 不过,男子请了一位道士做法,整个庭院都被道术笼罩起来,她根本靠近不了。 女子痛恨世间薄情郎,于是便在破庙附近搭讪路人。若是对方轻佻,女子便会下狠手,再抛之荒野。 郑木匠听闻女子的倾诉后,不禁摇了摇头,说道:“姑娘,你也是个可怜人,我就放你一马。不过,事情已经如此,无法挽回,你又何必如此执着呢?冤冤相报何时了,我劝你一句,放下怨念,快去轮回吧!你本是个受害者,知情人都会可怜你。可是你若是再做坏事,谁会可怜你呢?不要再给自己增加业障,否则会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嗯!你快去吧!记住,千万不要再做坏事!倘若再让我遇见你,我绝不饶你!”郑木匠一边说一边收起了墨斗线。女子朝着他磕头致谢,随后身影消失不见了。 “师父,她要是继续害人怎么办?” “放心吧,她不敢。” “师父,你怎么知道她有问题?” “呵呵!孩子,你记住,出门在外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对方有何企图,你根本不知道。以后你自己独行时,一定要记住师父说的话,小心驶得万年船啊!”郑木匠说道。 “师父,我记住了!”李东强言罢,师徒二人继续赶路。 从此之后,破庙附近恢复了平静,再也没有人见过那个年轻女子。 不久后,郑木匠将祖传的奇门异术教授给了李东强。五年后,郑木匠不再外出做工,李东强依旧起早贪黑为了家奔波着,可他一直没有遇到奇怪的事。 五年之后,李成贵被释放出来,而救他的人,据说是知府大人的小女儿。 据说,知府的小女儿曾得了怪病,昏迷半年才苏醒过来。醒来后的小女儿似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不久后,小女儿整日为李成贵求情。于是,知府便给东县的王县令学了一封书信,王县令不敢怠慢,重查此案。 王县令思虑再三,于是将李成贵释放出来,李成贵与妻儿团聚。他得知郑木匠对妻儿的帮助后,主动登门跪谢。 郑木匠将他扶了起来,两个人都流出了泪水。 而知府大人的小女儿,为何会为李成贵求情呢? 我想认真看故事的朋友应该已经猜到答案了。 民间故事常用夸张、离奇的方式来传递正能量,很多时候,故事的情节是被神话了,目的就是惩恶扬善。 那个可怜的女子,被郑木匠打伤,之后她听从了郑木匠的劝说,才会去轮回。 没想到却成了知府的小女儿,倘若她没有听从郑木匠的劝说,哪里会有这样的好结局? 那样的话,等待她的或许就是万劫不复之地了。 各位看官,您觉得呢? 声明:本故事属于虚拟创作,意在传承传统文化,向世人传递正能量,不要与封建迷信并论。 如果您喜欢我的故事,还请帮忙点赞支持一下,您的支持,就是我写作的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