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的尘埃——重读三国之一“祭天地桃园结义”

 金色年华554 2022-07-23 发布于江西
历史的尘埃——重读三国之一“祭天地桃园结义”

  首位出场的汉室宗亲——刘焉

  小说《三国演义》中首位出场的“汉室宗亲”——幽州太守刘焉。这个称呼本身包含着两个非常明显的史实错误:(1)幽州为州,州长官应为州牧或刺史,郡长官方为太守,这是省长和市长的差别,不过考虑到这类错误书中还有很多,应当不是有意为之;(2)刘焉绝非当时的幽州刺史,倒是担任过冀州刺史。

  作为史上闻名的人,按说小说作者没道理弄错,就算是讹传为刘焉,也完全可以将后面出现的正牌幽州刺史刘虞的任期提前,同样是汉室宗亲,效果不是一样?何况看刘虞为人,更符合刘备“仁义”的道德追求,为何故意不用,偏要换成刘焉呢?

  联系史实,若不是传抄中的讹误,那么这个明显的差错就是另有深意了。因为刘焉正是首位向朝廷倡议,应由宗亲、重臣担任州牧的人(嘉靖本中刘备初见刘焉,禀明宗亲身份时,刘焉所说的话便是:“即是汉室宗亲,但有功勋,必当重用。”),而汉室正是因为采纳了他的意见,才加剧日后军阀割据,地方不受中央节制的情况,而深谋远虑的刘焉,正是他自己这一提议的最大受益人之一:原本想要到交州避难的他,听说益州牧郄俭被黄巾军所杀,便恳请朝廷任命自己为益州牧。结果到任后便派张鲁盘踞汉中,阻断交通,直接造成了东川、西川的事实割据。董卓改立献帝后,刘焉甚至蠢蠢欲动,阴谋称帝,若不是因为伤心长子左中郎将刘范和次子治书御史刘诞被李傕所杀,提早逝世,早于袁术自立也是很有可能的。也就是说,此人绝对是汉室宗亲当中的伪君子、阴谋家。

历史的尘埃——重读三国之一“祭天地桃园结义”

  如此看来,小说将刘备最早投靠的人设定为刘焉,用意实在有些不善良:首先很难避免熟悉历史的人联想、比较二人是否存在相似性;其次写刘焉认刘备为侄,那么刘璋便是刘备的兄弟,情分当比刘表更亲,可日后二刘相见,却并未提及这次认亲,而不久刘备袭夺刘璋的益州,也就愈发加重了背信弃义的色彩。这种“改编”附加的道义谴责,其实比直接批评更令人深思。

  帝王之相

  “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刘备相貌的这种描述,便是传说中的“帝王之相”。姑且不论如果真有这幅尊容的人,实在诡异的很,也不说现代医学认为这是一种“马凡式综合症”的病症,且说前有刘邦后有司马炎都是类似的描述,首先足见佛教佛陀菩萨的形象已经颇广,才会成系统地出现这种“天赋”异相,其次就是在明白无误地,从一开始就把刘备往帝王的方向塑造。而他年幼时便对乡中小儿戏言“我为天子”,更是再度确认了这种叙述趋势。

历史的尘埃——重读三国之一“祭天地桃园结义”

  然而听到此言,刘备叔父在嘉靖本中的反应是“汝勿妄言!灭吾门也!”而通行本中却成了“奇其言”,这种改动实在有悖常理,当时天下尚未大乱,作为汉室宗亲之后,刘备叔父断不会鼓励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论。而刘备十五岁就声称要当皇帝,说好听些是“素有大志”,可结合他日后在被让州郡,被劝自立为王为帝时的反复推辞,这种表里不一便形成了绝妙的反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