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后,我们或将看不见一颗星星,星星都去哪儿了?

 行云流水vmmxd6 2022-07-23 发布于河南

综述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人也曾在仰望星空时惊叹于其瑰丽的景象,于是有了“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寄托的相思之情,还有“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百丈豪情。

时至今日,随着科技的发展,望远镜等仪器的发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也能够看到壮观而绚丽的银河,能够看到夜空中那一颗颗明亮而闪耀的星星。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漆黑的夜晚变得亮如白昼,天空中的星星也好似暗淡了不少,百年后,或许人类将再也不能凭肉眼看到天上的星星了。

星星的本质

宇宙中有着恒星、行星、卫星、彗星等等星体,其中恒星本身就是一个发光发热、高质量的结合体。

在我们所处的太阳系里,太阳就是一颗恒星,而当恒星经过漫长时间燃烧自身便会导致质量减少、能量流失,进而会转化为红巨星并最终成为白矮星,那也宣判了一个恒星的死亡。

不同于恒星,行星、卫星和彗星都是自身不会发光的,一般行星会环绕恒星进行公转,卫星会环绕行星进行公转,而彗星外貌呈云雾状,只是由水、氨、甲烷和尘埃组成的星际间物质。

由于彗星质量、密度很小,便会在进入恒星系时随着与恒星之间的距离变化而改变其自身的亮度和形状,我们“扫帚星”的由来便是因为看到了彗星及其由于受太阳影响带来的“尾巴”。

在太阳系中,我们熟知的是地球、水星、金星等八大行星以及月球这一自然卫星。既然行星、卫星和彗星本身并不会发光,那我们所看到的明亮的月亮,划过天际的“扫把星”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恒星的作用了,由于恒星燃烧自身能够发光发热,而我们也知道光是可以被反射、散射和折射的。

若是将太阳看作是一个巨大的光源,发出的光能够在不发光的星体例如月球、彗星等上面形成反射光线,从而通过瞳孔进入眼睛,在视网膜上通过晶体成像,自然而然的,我们也就能够在黑夜中看到天空上的月亮。

这么说来即使在白天,我们也是能够看到月亮等星体的,但由于太阳本身的光线照射到大气层发生散射从而使大气层非常明亮,远远超过了月球反射光线的亮度,因而在地球的夜半球能够看到月亮,而在昼半球就看不到月亮了。

如果说月亮彗星等星体是由于恒星反射的光从而能够被我们看到,星星却又是不一样了。

我们在夜空中所看到的星星本身大多都是恒星,由于恒星本身具备发光发热的条件,从而能够被看到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我们身处太阳系,因而我们熟知的恒星仅太阳一个,而在太阳系之外,银河系里还有英仙臂、人马—船底臂、矩尺-外臂和盾牌—半人马臂这四条主要的旋臂。

而太阳系就在第五条旋臂猎户臂之中,在距地球254万光年之外还有仙女座星系、在距银河系20万光年之外还有大麦哲伦星系、在距地球20万光年之外还有小麦哲伦星系、在距地球1400万光年之外还有猎犬座河外星系等等。

宇宙是如此辽阔,恒星也不仅仅只是太阳一个,此外还有天狼星、织女星、大角星、北极星等等。

在我们肉眼可见的范围内,我们只能看到银河系中的恒星,其数量大约有3000多颗,另外还有3000多颗的恒星由于距离过远或位置相背难以被我们看见。

当然,因为其它恒星距离我们过于遥远,所以我们看到的星星也只是微弱光芒,远比不上月亮太阳的亮度,在白天也会被太阳掩盖其光芒。

星星都去哪儿了

既然存在3000多颗星星能够被我们肉眼所见,并且小时候也经常伴随着数星星的调子入睡。

然而,时至今日,当我们再次仰望星空,一颗、两颗、三颗……原本的繁星遍布到如今的屈指可数,那么星星都去哪儿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再看到星星呢?

人类发展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由于当今科技的高速发展,城市群的建起,高楼耸立、漫天霓虹,我们发明了灯,于是有了灯火通明,这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光污染。

星星的光芒是很微弱的,由星系组成的银河更是难以看见,而这仅仅只能在光污染指数五级以下才能够看到,因而身处城市群内的我们说想看到本是天方夜谭。

除了光污染以外还有大气污染,随着现代化的推进,碳排放也是逐年上升。

在我国华北地区经久不散的雾霾天,黄沙沉沉的沙尘暴,就说此等环境怎么能看到星星,抬头望天,仅仅只是雾蒙蒙的一片。

此外,由于太阳系本身也是在公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离其它的恒星越来越远,当到了一定程度,恒星所散发的光芒也不能够给我们看到了,而恒星也是有寿命的,随着恒星的死亡,它本身也不能够在发光发热了。

总结

“长河渐落晓星沉”,随着光污染与大气污染的愈加严重,或许人类在一百年后将再也看不到星星银河,因而,我们也要倡导保护环境,合理控制光污染,还黑夜一片繁星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