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字谜: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一家供六口,两口不团圆。字谜的谜底是用字。用是什么意思?佛家有相关解释,就其能力上说,叫做力用;就其功业上说,叫做功用;就其活动上说,叫做作用。 我常常讲体用关系。体是整体,用是整体的某种表现、某种用途,某种作用。体用关系,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道为体,德为用。宇宙是一个整体,人类和万物,都是宇宙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自己,本质上都是在使用宇宙的一部分。如果你成为整体,你就是宇宙。如果你只是用一部分,你不回归完整,那你就始终是宇宙的一部分。 儒家文化讲中庸,庸一个重要的义项就是用。中庸,就是以中为用,保持适度、适量、平衡不偏差。佛家讲慈航普度,普度是什么意思,是普遍适度,是全部适度。适度,如何变成普度呢?释迦牟尼说要行中道。儒家说执其两端而用其中。这句话什么意思,两个极端之间的所有部分,都是中间部分,都可以使用。不过,越靠近极端,就越不容易平衡。那么,要达成极端的平衡,要平衡到极致,怎么做呢?老子李耳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守在正中心,成为那个中心。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圣人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最好的用,最合适的用,是以中为用。为什么要讲用呢?不论你有什么东西,那都不重要,真正的重要是,你怎么使用它们。如果你有很多财富,你怎么使用它们。使用不当,财富会丢失,使用不当,财富会带来烦恼,甚至是灾难。如果你没有财富,你只有贫穷,那你怎么使用贫穷呢?你如何利用贫穷,来为你的生命服务呢? 不管你有什么,你都要正确的合理的使用。现在,你有一个身体,有一颗心灵,你得正确的使用。如何才是正确的使用?以中为用,执其两端用其中。为了便于理解,我再讲得仔细一点。 执其两端用其中。举个例子。你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你的一端,你知道你在这个地方,不忘记你是在这个地方,这就是执其一端。执是拿着,是心中有,是不忘。心中没有,忘了,也就不是执了。现在,你要去另外一个地方,你有一个目的地,你有一个想要实现的目标,你要去到那里,目的地是你的另外一端,你知道你要去那里,你一直没有忘记你要去那里,这是执其另外一端。 现在两端都执起来了,剩下的是什么,是用其中。也就是用其中间过程。你从这里去那里的过程,是你真正在使用的。那么,在这个过程里,你是怎么使用自己的,那很重要。这个过程,你是轻松开心的,那么当你到达终点,或者即便没有到达终点,你都是轻松开心的。事实上,当你有一个轻松的过程,你自然能一直走下去,而你又没有忘记终点,你是不可能不达到终点,不可能不实现目标的。 人从生到死,生是一端,死是一端,生,你无法左右,死你也无法左右,你可以使用的只有中间。不忘记你的生,不忘记你还活着,同时也不忘记每个人都将要死去,你也是一样,这是执其两端。这两端,很多时候人们忘记了,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活着,也没有意识到死亡会在某个时刻来临。在两端的中间过程,是你可以使用的。那么你可以轻松开心的使用过程。活着无悔,死而无憾。 执其两端用其中,就是三合一,就是阴阳与阴阳的中间合一,就是完整。一般人的问题,要么忘了初心,忘了自己的位置,这是少了一执,要么迷失了自己的目标,忘记了自己的方向,这也是少了一执。不管少了哪一执,都是偏执,都无法得到始终和完整。 要么知道自己的位置,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方向,但是中间过程,却不是轻松愉快的,不是根据生命自然的节奏太走,要么太快,要么太慢,要么太紧,要么太纵,这就是忘了我们真正在使用的,是用其中。这是用中出了问题。 对于修行来说,你(小我)是一端,本源(真我)是一端,当然,你也要知道,这两端其实是一端。你拿着小我这一端,也不忘记真我那一端,这就是执其两端,两端的中间过程,就是你的体验,就是你修证的过程,就是玩游戏的过程。这三点缺一不可。真相=一真+无数相+二者的互动关系。知道自己的小我,不忘你的真我,不断认证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直至完全的合一。本文由身体自我修复研究者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同名! 向死而生,如果你知道生命随时可能逝去,你将会勇敢而真实的活着! 静中修十分,动中留一分;动中修十分,梦中留一分;梦中修十分,死前留一分! 在好坏对错、正反阴阳之间,有巨量的空间,察觉到这空间,是自由的开始 再说一次,假如你的可用能量不足,那是上天发现你不会正确的使用能量! 关于疗愈或修复,一个最大的秘密是,把那个受伤的场景以正向的方式再次去经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