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精读 Constr. Build. Mater.: CSA与硅酸盐水泥共混物在高氯环境中的行为 ![]() 背景介绍 硫铝酸钙水泥(CSA)可被视为普通硅酸盐水泥(OPC)一种有前景的替代品。与硅酸盐熟料相比,CSA熟料的生产在煅烧过程中产生更少的CO2排放。CSA水泥可被视为高性能粘合剂,其主要特点包括快速凝固和快速硬化、高抗硫酸盐性和良好的尺寸稳定性。此外,由于CSA熟料的断裂能较低,因此其所需的研磨能量远低于OPC熟料。总之,使用CSA水泥代替OPC可以实现25%的节能,并减少20-35%的CO2排放量,从而产生环境效益。尽管具有上述良好特性,但与OPC相比,CSA在钢筋保护方面效果较差,因为其pH值较低,碳化率较高。 研究出发点 海水中的氯离子显著影响硬化过程中所涉及相的化学性质,从而限制其在混凝土构件中的使用。现有研究都是基于模拟海水的盐溶液对硅酸盐水泥的影响,而关于真实海水对CSA替代传统水泥的影响研究非常有限。 全文速览 意大利东皮埃蒙特大学Geo Paul课题组研究了真实海水对混合不同数量的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熟料和硬石膏的混合物的物理化学行为的影响。相关论文以“Behavior of blends of CSA and Portland cements in high chloride environment”为题,于2020年发表在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上。 图文解析 (1)水化作用的研究 表1 样品组成 ![]() ![]() 图1样品的XRD图谱(E=钙矾石,Ms=单硫酸盐,Hc=半碳酸盐,Mc=单碳酸盐,Y=硫铝酸钙,A=硬石膏,C=方解石,Fs=弗里德尔盐) 在与淡水混合的样品中,钙矾石是主要的水化产物,数小时后,所有样品都已大量形成钙矾石。混合物1中的硬石膏在7天后耗尽,而另外两种混合物中仍存在约10%的残渣。当淡水被海水取代时,钙矾石仍然是形成的第一个水化相,并且含量更丰富。弗里德尔盐(Fs)在混合物1和2中形成非常快,而在混合物3中延迟达7天。在所有系统中,Fs的形成速度都快于使用淡水的样品。在海水水化系统中,硬石膏的消耗要慢得多:1 d后仍观察到大量硬石膏残留,混合物1s和混合物2s中分别为20%和30%,混合物3s中<10%。这是氯离子和硫酸盐竞争的结果,当氯离子丰富时,优先形成Fs,抑制硫酸钙溶解。 ![]() 图2 样品在4h,7d,90d的DSC热分析图谱(a)样品1;(b)样品2;(c)样品3 在150℃的主要吸热峰对应于钙矾石的脱水,混合物2和3中观察到的比混合物1更高的尖锐度和强度证明这两个系统中的钙矾石含量更高。在所有系统中观察到上述峰在4 h到90 d之间扩大,这归因于AFm相的形成,其脱水发生在与钙矾石重叠的温度范围内。通过DSC评估,无法明确区分钙矾石和AFm相以及不同AFm相。然而,基于峰的有限扩大,可以说明,无论使用淡水或海水,样品3中的AFm相数量最低。4 h后在所有混合物中观察到氢氧化铝,在淡水制备样品的7 d后观察到氢氧化钙,其延迟超过了用海水制备的样品。 (2)力学性能 ![]() 图3 三种与(a)淡水和(b)海水混合料的抗压强度 当与淡水混合时,抗压强度与硬石膏/CSA熟料含量比成正比。与海水的水化作用导致硬石膏/CSA熟料比较高的混合物强度发展受到抑制。在混合物1s的情况下,使用海水可以提高早期强度;事实上,与混合物1相比,1 d和7 d的强度更高。加速可能是由于氯离子对C-S-H成核的影响。当使用硬石膏/CSA熟料比较高的海水时,强度发展受到强烈抑制。特别是,混合物3的长期强度(90 d)明显低于混合物3。当使用淡水生产砂浆时,硬石膏/CSA比与抗压强度成正比,而在使用海水的情况下则成反比,尤其是从7 d开始。 当砂浆暴露在干燥环境下时,确认了LPC、CSA熟料和硬石膏三元混合物的良好尺寸稳定性,这可能是由于形成了大量的钙矾石。值得注意的是,添加硬石膏可提高尺寸稳定性。与混合物1相比,混合物3显示出明显的收缩降低。海水的对尺寸稳定性有积极影响,因为它提供了额外的硫酸盐源,有助于钙矾石的形成,从而减少收缩。在混合料3s的情况下,较高的硬石膏/CSA比是初始膨胀的原因;因此,含海水的CSA系统的收缩行为与传统波特兰体系相反。实际上,在OPC中,主要的水化产物是C-S-H,这对相对湿度的变化以及氯离子的存在引起的加速效应更敏感。 (3)孔隙结构 ![]() 图4 与淡水(实线)和海水(虚线)混合的混合物1(a)、混合物2(b)和混合物3(c)的孔径分布比较 当使用淡水时,主要孔径集中在0.15 mm。在低硬石膏/CSA熟料比下,使用海水会导致孔径减小。在高硬石膏/CSA熟料比下,使用海水导致相同直径(0.15 mm)的孔隙数量显著增加。孔径分布的结果与抗压强度的结果一致。在混合物1s中,海水中的氯离子加速C-S-H凝胶的形成,并改变其形态,从而形成更致密的结构,其特征是凝胶孔隙率更小。 总结 研究证明使用海水会导致水化相组合的变化。无论使用何种类型的水,在所有系统中,钙矾石都会快速形成,然后被不同的AFm相取代:在使用淡水的情况下为Hc或Mc,在使用海水的情况下为Fs。众所周知,AFm相在含有石灰石的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它们在钙矾石晶体之间的孔隙内沉淀,从而形成更致密的结构,有助于强度增强。Fs的形成动力学比Hc或Mc快:当使用海水时,Fs几乎立即形成,因为氯离子已经溶解在水中,因此立即可用。Fs的快速沉淀阻止了其他AFm相的形成,其效果取决于硬石膏/CSA熟料比。 当用少量硫酸盐配制时,Fs的形成不会影响其他水化相的分布,但会使结构致密化。当含有大量硫酸盐时,对矿物相组合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另一方面,会形成更多的孔隙,导致强度发展降低。因此,只有在考虑少量硫酸盐的情况下,海水的使用才有利于LPC-CSA粘合剂的早期强度发展,同时始终可以提高此类系统的尺寸稳定性。总之,从所进行的研究可以看出,即使在高氯化物环境中,CSA基粘合剂也显示出较高的机械性能。 本期编者简介 翻译: 余 阳 博士生 深圳大学 审核: 李雪琪 博士生 深圳大学 排版: 于坷坷 硕士生 深圳大学 本期学术指导 何 闯 博士后 深圳大学 龙武剑 教 授 深圳大学 文献链接: https:///10.1016/j.conbuildmat.2020.1208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