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逆行时光|诗情抗疫,梁老用文字记录疫情生活,用镜头定格莘庄工业区!

 阿福根 2022-07-23 发布于上海
图片

以笔墨抒发情感

诗情抗疫

用镜头记录春申

虽已年逾古稀

无法奔赴战场

但他不忘党员初心和使命

以“诗”情“画”意

记录身边守“沪”者

展现平凡又不凡的每一天

图片
图片

 狂风恶浪阵阵掀起

妄图摧毁浦江百里护堤

魔都街巷不见行人踪迹

全国联防联控一盘棋

各地38000名姊妹兄弟

连夜驰援上海共同抗疫

不分昼夜坚守阵地

......

这段文字出自于梁荣琪先生最新创作的诗《上海不会忘记》

图片

梁荣琪,出生于1949年,中共党员,他退休前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曾担任10余年教师,也是一名喜爱阅读和写作的文学爱好者兼摄影爱好者,也是莘庄工业区的居民,平时梁老会将自己的文学及摄影作品以笔名“沙金”的身份投递到《春申家园报》、《上海文学》、《上海老年报》、《新民印象》、《食品与生活》等平台。

图片

作品《拉家常》

图片

作品《乐打连厢》

图片
图片

用文字记录疫情生活

梁荣琪先生从小就喜欢呆在图书馆里阅读各类书籍,浩如烟海的藏书丰富了梁老的童年,也使得一颗文学的种子埋藏在他的内心深处。

经过文学世界的多年浸润,梁老不仅拥有文人那细腻的情感,并且热衷于用自己的文字抒发自我的情感。正如他所说,坚持写作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这一坚持就是几十年。

图片

现在的上海正处于防疫攻坚战的重要阶段,来自全国各地的“大白”们响应号召前来支援上海,而梁老《上海不会忘记》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有感而发。

“我会把这些表达自己对大白感谢之情的诗和散文分享到小区群里,居民们每次看完也深受感动,这就是文学的魅力,表达情感,升华感情。”梁荣琪表示。

图片

据悉,自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他一直坚持以诗和散文的形式去记录疫情最真实的一面,至今已创作数十篇,这里面的内容有致敬基层干部的、有致敬志愿者的、有致敬平凡人的、也有记录宅家的时光,他用文字致敬每一位参与抗疫奉献的人。

图片
图片

用镜头定格莘庄工业区

“从开始摄影到现在,我已经拍了3万张照片了。”梁老表示。自从退休之后,他除了坚持写作,另一件事就是记录身边的人和景。

他爱上摄影结缘于莘庄工业区2014年《春申家园报》的一次征稿,梁老一直都喜欢神秘的工业题材,尝试着参与采风并投稿了摄影作品,很快得到了刊载。正是因为这次的经历让他加入了摄影爱好者的行列。

图片

作品《精益求精》

图片

作品《新人与摄影师》

在2022年举办的“最美工业区印象”摄影艺术展中,一共有2238幅作品投稿,最终评选出80幅作品,而梁老的《精益求精》《新人与摄影师》两幅作品成功入选。

得到肯定的梁老表示:“能有幸参与记录莘庄工业区的成长感到非常荣幸。”

无论是摄影还是写作,都是梁老热爱并一直坚持下去的事情,而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梁老坚持用文字记录疫情中闪现人性光芒的一面,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守“沪”,也让我们期待梁爷爷未来创作更多的作品,享受自己“诗”情“画”意的晚年生活。

最后跟随小齿轮一起欣赏梁老《上海不会忘记》这首诗。

图片
图片

《上海不会忘记》

狂风恶浪阵阵掀起

妄图摧毁浦江百里护堤

魔都街巷不见行人踪迹

全国联防联控一盘棋

各地38000名姊妹兄弟,

连夜驰援上海共同抗疫

不分昼夜坚守阵地

“小蓝”内衣湿透额头汗滴

有的又渴又累晕倒在地

“大白”手挽手不离不弃

众志成城战大疫

万众一心迎来勃勃生机

专注的眼神刻在了上海记忆

胜似手足的深情厚意

上海不会忘记

暮色中值班保障有我

晨曦寒风里采样有你

彼此相隔一米距离

心牢牢贴在了一起

奉献唤起了生命的感激

小姑娘奉上带着体温的巧克力

爷叔阿姨窗口阳台伫立

含泪挥别举手敬礼

上海人致敬最美的你

“谢谢你们”声声发自心底

感恩刻在了上海人的心里

疫情散去春风百里

深情拥抱我的姊妹兄弟

胜似手足的深情厚意

上海不会忘记

梁荣琪

2022.4.6

图片

作者:汤玉莉

编辑:汤玉莉

图片

莘庄工业区抖音已上线

快去抖音APP关注我们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