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墨小语|郭蕾老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语墨绮兮 2022-07-2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堂实录

执教:郭蕾老师(重庆市小学语文教研员)

【按】

本单元的人文要素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知识技能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执教本课的郭蕾老师正是这个单元教学参考建议的编写者,她对于这个单元的把握相比我们更加精准。这个课例前不久应邀参加在海口举办的首届统编教材优秀课例展示(全国仅有10节哦!)

【课堂印象】

认识郭蕾老师是在五年前,那时我和郭老师同台上课,她上的是《精卫填海》。对于初出茅庐的我而言,那节课惊艳到了我:原来神话传说还可以这么上!

这节课延续了郭蕾老师一贯的风格——尊重学生,让学于生。没有花哨的ppt,就是展台投映出的课文,干净利落。整节课,尊重儿童、鼓励儿童、成就儿童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就拿实录中没提到的举手来说,知道的孩子正常举手,有点模糊的孩子也举手,但把手捏成拳头。到课堂最后,你会发现:捏拳头的几乎没有了。

【课堂实录】

一、课题导入

1. 齐读课题

2. 结合预习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生:为了让中华变得更加强大才读书(把“崛起”的意思说得很好)

3. 这句话是谁说的?(周恩来)

二、检查预习

1. 练读生字词所在的段落

2. 抽生读

生1读(读出了自己理解的停顿)

生2读(你也真棒。)

3.三个同学的读书志向:为家父读书、为明理读书、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前两个好理解,光耀门楣是什么意思?我来告诉你门楣就是大门上的横栏,象征着一个家族。

生:就是为了光耀自己的家族而读书

师:魏校长更赞赏谁的志向?谁来读?

生读

师:“当效”是什么意思?

生:应该效仿。

师:这就是魏校长赞赏的志向。为什么会有这个志向呢?咱们接着往下读。

4.抽生读。

师:伯父叙述的感觉出来了,挺好的。往下传,继续读

生读

师:读得挺好,往下传

生读

三、默读课文,尝试把握主要内容

师:我突然觉得这个部分读得很好,说明有良好的预习习惯。现在把生字词送回课文中去。

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提示:不再一字一字地读,而是有选择地读。

(生带着问题默读)

2. 生交流分享

师:此时应该有两种情况,有些有自己想法的,用手指表示自己看出了几件事。有些脑子可能乱哄哄的,可以做一个手势。(把握学情)(有想法的又分为两件事和三件事,请代表发言)

生1:我认为这篇文章有三件事情,在课堂上回答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第二件是伯父告诉他不能去奉天玩,第三件是周恩来和同学去被占的地方看见的事情。(师在PPT上做记号)

师:举三的同学和她是不是一样的?(不是)

生2:第一件和前面的同学是一样的,11-14自然段,我认为是周恩来对“中华不振”而疑惑,15-17自然段是周恩来真正看到中华不振。

师:那是一样的呀?

生2:意思不一样。

师:哦,看来老师的指向不明确。有没有认为不是一样的呢?

生3:我有补充,我认为第三件事时还有周恩来的想法

师:再听要求,有没有同样举3但是分法不一样的?举手示意

生4: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一样,第三部分是15-16自然段,而不是17自然段

师:那后面这段呢?

生4:因为我觉得17是在回答魏校长的问题。

师:她实际上找了四件事情。有没有不一样的?

生5:我认为11-16是第二件事,剩下的是第三件事。

师:举2的呢?

生6:第一件一样,第二件事是周恩来去奉天,后面都是去奉天看到的,这不是事。

师:她的说法能够代表举2的孩子的想法吗?

生7:第一件一样,11-17都是第二件事,就是他明白中华不振。

3.师总结:第一件事情都是相同的,说法一样,乱哄哄的地方就在于后面了。为什么这边让所有人都那么乱呢?

四、方法示例,尝试说清主要内容

1.看第一部分。新学年、修身课、魏校长、周恩来,时间、地点、人物都很清楚,后面部分就有点乱。大家再看看混乱的部分,哪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区分事情呢?

2.关键时间、关键人物。

12岁那年,离开家乡到奉天上学。随着文章的叙述,很多很多的人出现了,时间不明晰,所以我们糊涂了。

(1)现在,我们把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人放在一起,谁能上来试试看。(生移动)

(2)这样一分,哪一种分法更合适?(三件事)

3.三件事,每件事讲了什么?先自己试试看。(生自己练习说)

4.谁来说说第一件事讲了什么?

生1:一次修身课上,魏校长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有人说为家父读书,有的说为明理读书,有的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周恩来的回答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我们把主要人物的事情保留,不重要的人物不说。再试试

生1:魏校长问大家为什么读书,周恩来回答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第二件事呢?

生2:伯父让周恩来不要去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不信。

师:虽然有两个人物,但是要说清楚还真不容易。你刚才这个说法就感觉周恩来好不听话,但是真正的是什么让周恩来很困惑?再找找。

生2:伯父沉郁的表情让他难以忘怀。

师:还有什么?

生2:中华不振

师: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表现。你再说说

生2:这里有很多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伯父说中华不振,这几个字和伯父沉郁的表情让周恩来难以忘怀。

师:把不重要的再删去,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的事儿

生2:周恩来听说中华不振,这让他难以忘怀。

师:有进步。是的,周恩来总是想着国家,所以他总是记住伯父说的关于国家的事儿。

6.第三件事情呢?

生3:第三件事写了周恩来真正看到了中华不振。

师:这个小姑娘太厉害了,简洁!把多余的人都删了,留下了最主要的人,最主要的地方。

7.三件事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谁能来试试看。

生:新学年开始了,魏校长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回答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师:能不能继续下去?为什么不能继续下去呢?我相信你第二件和第三件都能说清楚,那到底难在哪里?没有连起来,是不是?

8.理清事件关系

师:把三件连起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其实三件事有关系,你把每件事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一读。三件事是什么关系?

生:我觉得是听到伯父说中华不振后才当了总理,而且此时的周恩来才知道这四个字的重要分量。

师:你说得很好,郭老师帮你捋一捋。第二件和第三件事什么关系?

生:因为有了第二件事才会有第三件事。

师:那第一件事呢?

生:因为听到了、看到了中华不振,所以才会有第一件事。

师:你已经很清楚了,当结果在前原因在后时,我们可以用一个连接语: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志向呢?因为……再试试。

生说

师:挺好,我再请一位同学说说。

生:魏校长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为听伯父说中华不振而且自己也看到了中华不振,所以他立下了这样的志向

师:可不可以有其他的顺序

生:可以先说后面两件,再说志向

师:很好,你来试试看

生:周恩来12岁那年,听伯父说中华不振,而且自己也亲眼看到了中华不振,所以当魏校长问他们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回答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接连请了两个开课不愿意举手而现在愿意尝试的孩子)

五、结课

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我们把握了这样一篇复杂文本的主要内容。但是这样一篇文章所写的内容离我们有100多年,仅凭我们的想象是无法感受到当时的状况的,要想真正读懂,单靠把握主要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建议大家课下查阅相关资料,再去理解周恩来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