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见朱老师|听朱老师《颐和园》有感

 语墨绮兮 2022-07-23

头天听了朱老师的《颐和园》,第二天便收到朱老师的《让课堂说话2》。课例与书籍,着实是完美组合。

《颐和园》是一篇典型的游记,用来教写游记再适合不过。作为一篇习作例文,如何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呢?首先还是要把它置于整个单元之中,看看从这一篇文本可以习得什么。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

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

教材的习作要求中给出了这么三条建议:

可以先画出游览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印象深刻的景物要作为重点来写,注意把它的特点写出来;

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加自然。

再看教材上《颐和园》这篇文本旁边的批注有这么几处:

1.从“来到有名的长廊”,我知道了作者游览的地点。

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过渡很自然。

3.“抬头一看”,“向远望”,原来观察不同位置的景物时,视角也有变化。

4.“湖面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在湖面慢慢滑过”,多美的画面。

 课后习题是:

默读课文画出起过渡作用的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游览的顺序写清楚的,再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不管是从单元语文要素,还是教材习作要求,或是这篇文本旁边的批注以及课后习题,我们发现,都提及了过渡句的使用,所以朱老师的这一节课把目标聚焦到过渡句的学习与运用上。但是,如果只是用这一个文本达成学习过渡句的使用,它还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价值,于是朱老师在批注当中又找到了一个点,就是如何用合适的语言把特点写清楚。有了这两个目标之后,朱老师就把目标、习题转化为教学环节,给予学生充分感知与练习表达的机会。

在《让课堂说话2》中,朱老师特地提及了范文使用的三个点:创设作文情境、攻克重点和难点、提升课堂内涵。朱老师执教的《颐和园》也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理念。

该课的导入环节,学生自读课文,实际上就是跟着作者的文字游览颐和园的过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实际上就走进了游览的情境之中。

书中提到:用于攻克重点难点的范文,语言要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内容要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并能较好地呈现其作要求。从这个方面看《颐和园》是非常典型的游记范文。在课堂的第二个环节,朱老师直接让学生找到文中的过渡句,并感受这些过渡句的作用,利用过渡句梳理出游览顺序。而后又以描写长廊和长城的两个段落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写游记不是华丽词藻的堆砌,不是多种修辞手法的叠加,而是要选择合适的语言写出景物的特点。两个目标的精准定位,使得学生在后来的操练中展现出了良好的习得。

朱老师认为作文是人与人的交际方式,因此作文课应该有人情,有文化,教师也要做个有心人,时时留意各种资料,让范文成为作文教学中最有效的学习资源。这节课是如何体现的呢?在学习完文本之后,朱老师出示了颐和园各个季节的图片,以及颐和园人山人海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偏偏只写了这几个景点?只写了颐和园的静和绿?在这样的深度思考中,学生的思维得以提升,在习作的选材上也得到了启发。

朱老师在很多年前就提出了小学作文分段互动教学研究,其中就提到了课上的口头描述练习是师生之间十分重要的互动活动,它使得学生在动笔前对作文内容已经有所了解,作文的难度被降低,写作的兴趣得到增强。这个观点在朱老师的每一节习作课上都有体现。在这一节课当中,朱老师让学生分享自己写的过渡句,甚至有比较优秀的孩子不仅完成了过渡句,还用合适的语言将景点的特点描述清楚了。这样的效果其实就是建立在充分感知与练习的基础之上。

                        (课例来源:千课万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