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手记|《雪孩子》教学手记

 语墨绮兮 2022-07-23

因为明天要外出教研,所以把明天的语文课调到了今天,两节语文课,把《雪孩子》一课学习完。

《雪孩子》一课课后明确提出了“默读”这一要求,也是教材中第一次正式提出“默读”,学习默读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阅读效率。默读时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眼睛跟着字词走。看起来挺简单的要求,实际上需要引导学生一步步来。学生默读,没有声音,如何检测学生读的情况呢?刚开始,就需要借助评价、测试、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升他们默读的效果。

今天的第一课时解决的是字词、默读方法以及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解决的是故事内容的梳理与讲述,以及语言形式的积累和运用。

今天的两节语文课感觉起伏挺大的,个人对第一课时不是很满意,可能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上没有想得太清楚,尤其是板书部分。于是在第一课时上完后交给孩子们一个小任务: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板书,帮小彭老师想想应该写些什么内容。于是,今天的板书内容基本就是按照孩子们的想法完成的。不过,那些天马行空的图画我还没法完成。

板块一 视频导入,了解默读

1. 观看一个班学生读书的视频,思考:他们读书和我们之前读书有什么不一样?

没有声音,没有用手指着读,他们没有东张西望(相机板书“默读”:不出声、不指读眼睛跟着字词走)

2. 昨天我们认识了“雾”,今天我们去认识它的好朋友——雪。齐读课题。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训练“眼睛跟着字词走”

(1)课件一个接一个出示生字词,要求:不出声,眼睛跟着字词走,比一比谁最专注。

 (1)课件隐去生字词,抽生回忆生字词

(2)课件出示生字词,抽小老师带读

1. 读通句子

出示:

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

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1)自由读,注意“呀”的读音

(2)抽生读,指导读出相应的语气

(3)齐读

2. 默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雪孩子是怎么来的?

(1)默读思考

(2)抽生交流

(3)分角色齐读

3. 默读4-8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部分讲了什么事?

(1)生默读思考

(2)课件出示词语和短语,抽生读

(3)字理识字“烫”。类比识字“烧、灭”,结合动画理解“灭”

(4)运用刚才的词语和短语,说说这个部分讲了什么事。(同桌互相说、抽生说)

板块三 梳理内容,提升朗读,串讲故事

(我是从这里开始第二课时的,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调整。第二课时就没有用课件了。)

1. 默读9-14自然段,勾划出雪孩子的变化。

抽生交流,相机学习生字

2. 回顾全文,梳理小白兔经历的事情。

学生梳理的:玩——添柴——睡着——着火(被困)——得救

3. 自由读课文,推想与小白兔经历的事情对应的雪孩子的心情,说说你是怎么推测的。

生1:小白兔唱歌跳舞和雪孩子一起玩是,雪孩子应该是很开心的。因为我有小朋友玩就很开心。

生2:小白兔添柴时,看不出雪孩子有什么心情。(师不写)

生3:小白兔睡着了,雪孩子很担心。因为这个时候火越烧越旺,小白兔却不知道。

生4:小白兔的家里着火了,雪孩子很着急。因为雪孩子喊“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还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顺势指导学生读。用三角标注动词。

生5:我还有补充。小白兔家着火了,雪孩子很着急,因为雪孩子一直在问“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而且他还冲进屋里,冒着强忍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让学生标注第8自然段的动词,思考:从这些动词中你看出了什么?

齐读

生6: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很开心

师:能用开心来形容吗?看看他自己,是什么样子了?用开心不太合适。

生7:伤心

师:他救了自己的好朋友,他伤心吗?

生8:平静

(这个词对于孩子而言有些难度了,“平静”这个词的感情色彩可以,但是还不太适合。用“放松”一词更好。)

4. 借助板书,抽生串讲故事

5. 雪孩子真的不见了吗?其实他还在,在哪里呢?用波浪线勾画出来。

(1)生勾画

(2)抽生交流

(3)齐读感知语言形式

(4)积累与运用

兔妈妈给小白兔堆了一个雪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林里有小猴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小白兔看到变成白云的雪孩子,他会说什么呢?

生1:雪孩子,明年冬天,我们还一起玩儿!

生2:雪孩子,谢谢你救了我,你是一个善良的雪孩子。

生3:雪孩子,我再堆一个雪人,纪念你!

板块四 书写指导

这节课重点指导“候、汽、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