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手记|一堂有思维含量的课:《小毛虫》第二课时教学手记(附作业设计)

 语墨绮兮 2022-07-23

板块一  再读文本,体会变化

1. 再读课文,思考:小毛虫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表现?勾画出相关的词句。

2. 交流:小毛虫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小毛虫——茧——蝴蝶

(2)每个阶段对应哪几个阶段

(这个部分最主要的分歧在于第4自然段的归属。有孩子认为应该属于“小毛虫”阶段,有孩子认为应该属于“茧”阶段。我都写上了。到底哪个划分正确呢?这里先不解答。)

3.走近“可怜”的小毛虫。

(1)交流:这个阶段的小毛虫有什么表现?你勾画了哪些句子?

·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不会跑,更不会飞。

·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

(听到这一句,我在班里做了个调查,让勾画了这个句子或者认同这个句子的举手,结果全班都举手了。回到第4自然段的归属,孩子们自然就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应该属于“小毛虫”阶段。)

(2)读读这些句子,你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毛虫?为什么?

笨手笨脚,尽心竭力,不悲观失望,没有迟疑……

(3)想象说话,感受小毛虫的尽心竭力

一只小蝴蝶飞过来,说:小毛虫,你真是太慢了,我不想和你玩了。小毛虫说:________。

一只小蜜蜂飞过来,说:小毛虫,你看我多自在呀,哪像你,笨手笨脚的,实在是太可怜了。小毛虫说:______。

(4)是哪句话支撑小毛虫如此尽心竭力地工作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拓展:蜜蜂该做的事情是……蜻蜓该做的事情是……

4.走近“坚持”的小毛虫

(1)小毛虫把自己包裹在“茧”中,它的表现又是什么呢?支撑它的想法又是什么呢?

小毛虫内心等待。它知道: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①提供支架,帮助理解

春天到了,树叶_______,秋天到了,树叶_____。

小鸟渐渐长大,翅膀慢慢变______,最终才会_____。

小毛虫只有耐心地______,才能_____。

②想象体会小毛虫的坚持

小蜜蜂飞过来,说:小毛虫,你快出来吧,我们一起玩呀!小毛虫说:______。

小蚂蚁爬过来,说:小毛虫,你已经在里面待了很久了,快出来吧!小毛虫说:______。

(2)师生模拟,体验读

5.走近“梦想成真”的小毛虫。

时辰到了,它清醒了过来,它再也不是以前那条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它飞呀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1)说一说此时小毛虫的表现?提炼关键词。

灵巧,惊奇,轻盈,愉快

(2)想象补白:小毛虫飞向了哪里?它会做些什么?

(3)你想对此时的小毛虫说什么?

板块二 借助图示,完整讲毛虫成长记(10分钟)

1. 抽三生接龙讲

2. 同桌互相完整说

3. 抽生说

板块三 对比课文,发现异同

对比《大象的耳朵》和《小毛虫》,你们发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了吗?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两篇课文放在一起学呢?

生:这两篇都是童话,而且大象和小毛虫都在改变

生:我觉得大象和小毛虫虽然都在改变,但是大象是听了别人的说法改变的,小毛虫始终在坚持,所以它最终变成了蝴蝶。

生:我觉得大象的改变是不对的,它不应该听到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应该坚持自己。小毛虫的改变是因为它坚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所以变成了美丽的蝴蝶。

这节课,不管是寻找变化,还是提取关键词,或是借助提示完整地讲故事,其实思维含量都是相当高的。这篇课文并不好上,我在备课时也没有想过会有多么好的效果。但是,在今天的教学中相对备课实际是有调整的,这样的调整给予孩子们一种挑战感,整个课堂都伴随着思维的碰撞。当孩子们在课堂上迸发不一样的声音并在交流中达成一致时,实在让人惊喜。

作业设计:

22小毛虫.docx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