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家都知道脑卒中(慢病)不太好创新,但是实践中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

 Nursing小班长 2022-07-23 发布于山东
折腾了几天,终于开始适应,准备工作起来。

首先,说明:社群中的提问和分享,可以先参考雅洁老师(给我一个拥抱吧)栏目下。


其次,想聊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脑卒中(慢病)不太好创新,但是实践中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

不太好系统的说,先简单聊几句。

  1.  慢病,确实很多没法再创新了。——但是,并不意味着,临床的科研工作没法开展。


所以,观点是:虽然主题是一样的,评价工具就那样,我就没法做了?不对。应该是说:虽然知网上有那么多的该主题的文献,但是实际中确实还有很多的点,或者角度没有解决掉,所以,我们还是可以去做,换一个解决问题的角度。不要管用到的量表是不是一样的,这个没法创新。

比如,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口腔护理问题,参见文献:[1]向圣晓. 脑卒中患者口腔健康素养量表的编制与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22.

同样是口腔护理的问题,但,量表也好,或者其他方面的实践也好,护士、照顾者、医疗护理员等的角度,包括患者家属、患者(认知没问题的)

上述的2022年的硕士论文,从毕业的时间来看,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应该是在2020或2021年(开题及之前)

那么,问题继续思考,上述作者是从一个口腔素养的角度去思考患者的口腔问题。但是围绕解决脑卒中患者的口腔问题,并不是只有素养高可以解决的。

因为,患者会面临着呛水、呛食的情况等,只有素养是解决不了的。所以,大有思考空间。

2. 活动能力受限的患者,“自尊”的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看到一个医疗护理员为了给患者喂食,限制患者手臂等,整个过程下来很...看着都心疼。不过,护士们的评估,和喂食等,就好太多了。哎。

3. 早期活动,仍然是一个问题。

没有标准。

走廊上的宣传材料比实际患者和照顾者所感受到的要多得多。所以,知情同意和方案的执行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所以,发现问题,并不一定非要从文献中,真的要从实践中思考一下。

简单聊这点,有一些话题比较隐私,涉及到案例,具体后续会在社群中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