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中文学》现代诗 ‖ 天边卷积着白云,暑气隐退

 华中文学 2022-07-23 发布于山东


目录

  • 晌午/田德清(湖北)

  • 要别了 这曲径通幽的夏季/褚向平(河北)

  • 雨后/项玉友(山东)

  • 醉墨/吴柳(山东)

  • 傍晚的广场/吴先和(湖北)

  • 别/刘宝胜(山东)

  • 旧房子/刘宝胜(山东)

  • 放飞/孙战垄(河北)

  • 别样的温暖/李军君(广东)

  • 我不是诗人/王中州(江苏)

  • 夜晚,路的反方向(外一首)/陈可(湖北)

  • 软着陆/菲馨春(安徽)

  • 芒种(外一首)/刘雪中(江苏)

  • 与指尖共舞 (外二首)/徐炳金 (四川)

  • 站在黄河边/杨军令(河南)

  • 这些日子/邵爱凤(湖北)

一审编辑:蒋厚雄

二审主编:余伟

 


晌午

文/田德清(湖北)

七八友人相聚

开瓶,斟酒,四面八方

农事跑进酒里。我闷着

酒在杯中,话入肚里

政策像晌午阳光,温暖热烈

汉子却顾不上田地

开发区厂子上班个个积极

月月三千多元到手

谁还去辛辛苦苦扶犁

我一仰脖子干了满杯酒

吼一句:谁家田地抛荒

我判你有罪!本是种田人

咋能荒田地?桌上无声

酒闷了,声声叹气

我也叹!当下谁不讲个效益

作者简介:田德清,笔名田边。男,50后。湖北蕲春人。《中国乡村》认证作家,《江河文学》会员,《齐鲁文学》签约诗人。著有《知了集》,作品散见《世界诗歌网》《江河文学》《中国乡村》《青年文学家》等数十家纸刊和微刊。诗观:诗是自然与社会碰撞心灵的宠儿。

要别了 这曲径通幽的夏季

文/褚向平(河北)

要别了

这曲径通幽的夏季

那往日里的花朵 草木

妖娆的妖娆过了

该葱郁的已葱郁

出类拔萃 带着慈悲

也完美诠释了它的禅意

一些远道而来的菩萨

也给了笃信者

以应解的真谛

但太多的灾祸

逼的尘世正大写恩仇

无奈出离

错觉正在杜撰

璀璨 斑斓 或许

终将被忽略 而我

无论怎样与你

推心置腹 都要坚守

过分哀怨的秘密

风吹开了秋天

点点缝隙

我会再三叮嘱你

荒诞丢下的遗迹

需要尽快忘记

用黄昏勾兑黄昏

能不能勾兑

一个崭新黎明

剔透的浪花 能否轻拍玲珑

拍出浮世靓影

我们的光阴

不要这样模糊不清

向晚 一盏明灯下

你一直在默写 绝境逢生

绝境逢生

雨后

文/项玉友(山东)

数场急雨过后

天空高远了许多

天边卷积着白云,暑气隐退

掠眼过山峦,满眼青翠

唯有槐米和合欢

一抹鹅黄,几处淡红

涂抹文字的人

迷于游心物外

花落起伤感

月明纵笔墨

爱过了,恨过了

心还在那里,不增不减

于这虚幻的游戏,甘于沉溺

争如一杯清茶

一曲山风

把人间的晓喻

张贴于明处

悟生命如水流

把有限拉长至永远

忽略了起点,泯灭了终点

这生灭的心啊

还有何事可缱绻

看这山,看这水

何曾为汝起一念

作者简介:项玉友(山岩),山东省青州市人,七零后,有作品散见于《华中文学》《当代新文学》《七星荟萃诗刊》《南方诗刊》《中诗报》等各大网刊,文学观:生命与诗文共滋养。

醉墨

文/吴柳(山东)

躲在眉心的一滴愁

月色满窗的日子醒来

风拂柳影

荡平苦闷的堡垒

飞沙奏一曲离人泪

翩翩起舞红尘里

扯下牵绊黎明双脚的浓雾

清脆惊起千尺浪

夜归人温一壶清酒

孤独披上霞光做的风衣

寒鸦枝头等待

回家的路

风干千年的红丝砚

苍翠着夜色生长

拔节的生命

嘹亮着雨润大地的声音

素灯就笺

提笔染墨

醉饮一江春水

作者简介:原名:吴柳,笔名:云深处,山东省济南市初中语文教师。参与编写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国家通用教材《新编阅读与写作》。诗观:随心而写,让诗歌逐渐靠近灵魂。

傍晚的广场

文/吴先和(湖北)

火球滚到山那边不见综影

夕阳染红了半边天空

晚风习习

音乐响起

舞男舞女

退去一天的疲惫

用舞蹈

欢迎夜幕的来临

柳枝在湖岸上扭着秧歌

鱼儿摇着尾巴在水中穿行

湖面微波细浪

情侣在草坪上窃窃私语

夜色走近

月牙在上空渐渐地显露出来

一种与白天不一样的生活

在广场上闪亮地登场

作者简介:吴先和,男,湖北蕲春人,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大型文学月刊《作家新视野》签约作家,出版发行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围城外的情人》,散文集有《领悟人生》、《秋思》、《明明白白地活着》等,诗歌散见于一些纸刊和一些公众号新媒体。

文/刘宝胜(山东)

夏,在烟花的灰色退场后

诀别了潋滟的河水,葱绿的森林,云壤的高山

风给了哑蝉掌声

苦练三夏的蛙鼓

输给了娅子犊

红遍盛夏的百日红,目送秋伏

月瘦了,夏未央

一枚枚荷瓣

清瘦在池塘里

重逢,只待来年

作者简介:刘宝胜,60后,山东临沂人。作品见《鸭绿江》《中国诗歌报》《青年文学家》《广州文学》《诗传播》等纸刊。中诗报会员,临沂市作协、兰山区作协会员。诗观:诗言情。

旧房子

文/刘宝胜(山东)

我出生的老房子

卖给了邻居,爹在梦里

托话,说我是败家子

不是吗?

其实,我的身体就是老房子

爹娘还在里面

他们还时不时翻看小人书《铁道游击队》

有时关节疼痛,准是娘忘了吃药

吃饭时骂孩子

爹没有吱声,他知道是遗传

我这座旧房子,还能顶的住风雨

即便有几只耗子

我属小龙的

作者简介:刘宝胜,60后,山东临沂人。作品见《鸭绿江》《中国诗歌报》《青年文学家》《广州文学》《诗传播》等纸刊。中诗报会员,临沂市作协、兰山区作协会员。诗观:诗言情。

放飞

文/孙战垄(河北)

你是一只丑得可爱的小蛹

又圆又胖

我小心地守着你

走过雨雪风霜的日子

走过蜿蜒的小路和崎岖的山岗

这一切辛劳我都愿意

因为你很需要我

我陪着你

满怀期待

一起成长

我为你扯来一片彩虹做翅膀

花香从你口中芬芳

淡淡的紫色在晨光中氤氲

我默默的看着你 

 翅子上颤动着惊喜

终于你飞向诗和远方

我望着你

却没有想象中的欣喜

我的笑容里

挂着酸楚的泪滴

在心底一个幽暗的角落里

已经发了霉的占有欲

还是不安分地嗜虐

那片洒满阳光的心海

我,心如刀绞

但,羞于启齿

有些快乐不能与人共享

有些痛苦只有坟墓知道

作者简介:孙战垄,笔名:草根,70后,河北省人,一线教师,教育硕士。喜欢在书海墨香中提炼自己的气质,在白纸黑字间倾诉自己的心绪。

别样的温暖

文/李军君(广东)

回想起草原那场短暂的邂逅

大地就变得广阔了

别样的温暖

仿佛洒满天空的阳光。明晃晃

希望,总在无路可走时不期而遇

仿佛漫漫征途上,一匹迷失的老马

凭借着坚韧的脚蹄

一步步,开垦出一片葱茏的绿地

睿智的长者一开口,乌云迅速撤离

弥漫在草原深处瑟缩的寒流

仿佛骤然焕发了精神

伸展腰身,逍遥自在地飘向远方

作者简介:李军君,广东深圳人,深圳市文学学会会员,深圳市宝安区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刊于《散文选刊》《宝安日报》《诗词月刊》《当代诗歌地理》《苏州文学》《百姓作家》《华中文学》。诗观:诗是生活和心灵淬炼的结晶。

我不是诗人

文/王中州(江苏)

常常讪笑自己

活在四季

却不识季初与季末的留守

怎样安抚分行的文字

花落拭灵感

叶去羞宣州

转念秋风起哟

文字嫌春秋

年年无为的我    不配你

用什么吹响生命的号角

用什么摄取感动的记忆

一滴水珠转载着流年

力透纸背    无愧无怨

是梦邀约了笔砚

画花   画草   画一世情缘

余年不屈的我   暗恋你

是否月下缠绵

是否终成亲眷

遥问天时地利

近问抱负耕耘的后天

作者简介:笔名若风逸云,徐州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网络文学平台和纸刊《中原潮》《诗人作家新编》《暮雪诗刊》《奔月诗文》和《当代文学家》。著有诗集四部。诗歌是抒发情怀的最好方式。

夜晚,路的反方向(外一首)

文/陈可(湖北)

走上工地,自己的思虑还未收拢

洒水车,不在于有人需要,而是给予的热情不减

低头审视熟悉的路,并不把它当作路

有些人,在游泳池练习蛙泳

镜头无限切换

这样的场合适合送给一台摄像机

另一种场合,人们谈论着疫情

草丛中的蚂蚁大战洪水

你所热爱的一切一直倒挂在广告牌上

所有撒网的人    正在随着天空下沉

正在暗淡下来的苍穹

有了针眼大的洞

总是碎金股的小

年老的青蛙,去寻找越来越远的水

常常地想

我常常找自己的影子说话

即便黑夜里,暗处对峙

太阳下,我们笑语不答

但一双诗歌的眼睛

仍能准确地分辨棱角与圆滑

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个熟悉的人

戴着皇冠,却怎么也成不了童话中的公主

悲喜剧在我眼前穿梭

虽然一次次受到伤害

但从不后悔来过人世一遭

我做了一辈子阳光下的陪衬

攀附高枝的时候

连骨头都是软的

于是,生活成了一个怪圈

你愈想挣脱,捆绑得愈紧

作者简介:陈可、湖北省文联主管《中华文学》签约作家,荆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创作的散文《舌尖上的公安满足你的味蕾》获得公安县第三届“孱陵好声音”作品提名奖。爱好散文、诗歌写作,有作品发表于美国《诗天空》、菲律宾《世界日报》、《湖北教育》、《山东教育报》、搜狐网、百度、环球自媒体、《三袁》、孱陵在线等。

软着陆

文/菲馨春(安徽)

羽毛掠过耳廓

旧时的留声机转动

扭曲小猫的脚步

昨天的碎片一一还原

覆盖日子的空缺

调节心脏的张弛

水不再癫狂了

舢板在玻璃上滑行

傍晚,合辙归鸟的旋律

轻轻的起,轻轻的落

乡音入味,糯米饭加糖

我找到了儿时的韵母

作者简介:菲馨春,安徽马鞍山市人。钟情缪斯,曾在《未名诗人》(纸刊)《安徽日报》《安徽人口报》《南国诗报》《马鞍山日报》《皖江晚报》《山花》《太白诗刊》《三湖诗刊》《长江诗歌》、网络文学等发表诗歌、散文诗、散文。

芒种(外一首)

文/刘雪中(江苏)

从第一缕晨曦醒来

鸟鸣一粒比一粒温暖

一个日子带着仲夏而至

江南江北

起起伏伏的身影里

处处菱歌家家麦香洋溢

一茬茬金黄

可以爬满撒欢的瓜秧子

可以翻作喜气的稻秧子

栀子花绚烂的校园

走出一群群自信少年

走向青春又一份崭新试卷

芒种

忙收忙种

生命在一轮轮收种里辉煌

今天夏至

从梅雨的桎梏挣脱

太阳撩得季节容颜

一阵紧一阵发烫

白天长而明亮

足够用来回忆春天

足够用来想像秋天

风里一直欢呼的

是怎样一朵栀子花

天上一路奔腾的

是谁的一匹小白马

有没有人能听懂芦苇荡

一只鹧鸪的歌唱

今天夏至

在很短很短的夜里

我想做一个最长最长的梦

作者简介:刘雪中,江苏南通海门区人,作协会员,卞之琳研究会员,中学高级教师。2017来,在《山东诗歌》《长江诗歌》《青年文学家》《营口日报》《海门日报》《三角洲》等纸媒发表诗歌近两百首。偶有获奖。诗观:以手写心,写平易之诗。

与指尖共舞 (外二首)

文/徐炳金 (四川)

琴谱,倚在钢琴上

偷偷瞟过她的眼

音符,在她专注的神情里

在黑与白的琴键上跳跃

与指尖共舞

歌唱

在歌词的情感里

与诗者共鸣

在乐曲的渲染中

醉了嗓子

在音乐的跌宕起伏中

随舞动的精灵

走进那些人,那些事

和那些扣人心弦的场景

品读,往事与憧憬

作者简介:徐炳金,四川人。作品散见于《当代诗歌地理》《天府作家》《华中文学》等刊物或平台。诗观:在生活里寻找诗意,在诗意里打磨时光。

站在黄河边

文/杨军令(河南)

曾经站在壶口

巨大的青石上,看她

从远处滚滚而来

似千万匹奔腾的骏马

鬃发扬起,浩荡而去

曾经站在豫北的稻田里

看她缓缓流动

温顺如羊群

河水中隐约显露的泥沙滩

可是她单薄的身体

凸现的肋骨,一如那位

桀骜不驯的少女

成为一位茹苦含辛的母亲

秋天多雨,我也看到她

漫出河床,涌到堤岸

翻起的浪是她高举的手掌

向堤坝攀爬

这位沧桑的母亲呀

从不甘这样过一生

作者简介:杨军令,网名老陈醋,平行线,河南长垣人,现居郑州,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有诗作发表在《诗潮》《山东诗歌》《鲁中诗人》《校园文学》等,诗观,信奉诗人刘年的话,诗歌是人间的药。

这些日子

文/邵爱凤(湖北)

没有灰一样的颜色

也没有虹一样的炫耀

时间躲在平淡的背后

漠然的消化

起风的夜里,有回忆翻涌

一片芭蕉叶为我伴奏

唱尽往事的繁华

没有想你,不愿再想你

时光终究在逼仄的空气里循环

一如这些日子

你在我的记忆里

埋藏,埋藏...

埋藏在那树的花开

埋藏在那年的漫长

作者简介:邵爱凤,笔名忧蓝蓝,湖北监利人,爱好唱歌、跑步、写诗。作品散见于网络平台,诗观:文字是我热爱生命的款款深情,把生活写成缓缓的诗。


往期回顾

诗歌理论学习第1期 论现实与虚拟的“蒙太奇”诗歌技巧 ——花田半亩的诗

《华中文学》仡佬族作家 韦胜明 ▎散乱之吟(组诗)

《华中文学》 现代诗赏析 ‖ 弯弯的小河  像飘飞翻卷的彩带

《华中文学》现代诗欣赏 ‖ 竹篱和凌霄  茅居和青莲  只是飘浮在云端
《华中文学》现代诗欣赏 ‖ 寂寞  是暗夜里不肯弹落的一寸烟蒂
《华中文学》 古诗词鉴赏 ‖ 绿肥红瘦雨徘徊  轻舞熏风夏艳来


《华中文学》征稿须知

    《华中文学》以作品质量为主要追求,把文学交流当主要目的。现将部分征稿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根据《华中文学》杂志社的工作安排,我们已经处理好各项事宜,现在开始全面征集稿件,主要从邮箱、微信和《华中文学》收稿群甄选稿件。收稿严格要求,三审三校,不慕名家,不薄新人,只看作品质量。通过三审的作品,会在公众号平台、搜狐新闻、百度新闻、头条新闻和360图书馆等平台全方位推广。《华中文学》期刊每两个月一期,经过终审后的作品会收录杂志,根据后续工作进展择期出版。

现代诗歌,30行内 (组诗五首以内)

古体诗词,组诗十首内(注名韵)

散  文  诗,300到1500字内 

散       文,2000字内

小       说,(新颖,正能量为宜)

儿童文学,内容和形式不限

楹联、书法等作品,图片高于500像素

注意:不接收任何带有宗教和政治色彩或者负能量的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