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中文学》同题诗 ‖ 公交车上

 华中文学 2022-07-23 发布于山东

公交车上

出题人:刘鹏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应该都乘坐过公交车,而这样一个特殊性的社会圈子,你肯定有所思,所想,请用你的妙笔生花。




“月殇”
公交车上”现代诗目录

在公交车上/刘鹏(江苏)

公交车上/刘雪中(江苏)

在公交车上/白玉奎(甘肃)

在公交车上/杨松(贵州)

在公交车上/林英泽(福建)

末班车/吴普林(吉林)

在公交车上/祁仲惠(甘肃)

在公交车上/幸敬满(安徽)

在公交车上/项玉友(山东)

在公交车上/王瑞东(安徽)

在公交车上/菲馨春(安徽)

公交车上/刘庆美(山东)

在公交车上/贾东旭(辽宁)

在公交车上/刘孝平(贵州)

公交车上/沈哲义(安徽)

在公交车上/吴成斌(山东)

在公交车上/周世顺(江苏)

在公交车上/杨文斌(甘肃)

在公交车上/朱德军(湖北)

在公交车上/宋长安(河南)

在公交车上/张瑞安(山东)

公交车上/黄秀奇(山东)

公交车上/林英(浙江)

公交车/杨松(贵州)

在公交车上/潘缠利(陕西)

在公交车上/李华(河北)

在公交车上/黄其海(安徽)

在公交车上/王炜(贵州)

初审:王翠娟,王 瑜,霍海军

终审:余伟,刘鹏

“月殇”
公交车上”古诗词目录

七律·在公交车上林英泽(福建)

七绝组诗·在公交车上◆王益平(江西)

七绝·公交车上◆武双和(上海)

七绝·公交车上◆贾宝汀(安徽)

在公交车上—警花公交车擒敌◆许年贵(安徽)

七绝·乘公交车有感◆张宝书(河北)

七绝·在公交车上(新韵)◆王开天(山东)

初审:王翠娟,王 瑜,霍海军

终审:宋向辉,徐虎本 



现代诗

在公交车上

文/刘鹏(江苏)

梅花逆向奔跑

远离我手心撒下的

白雪

指尖犹带着寒气

在窗玻璃上反复擦拭

我为迟疑的花香

暗坠断线的眼泪——

哎……

冬天来了,春天还未发芽

梅花鹿踏空记忆

我唯一能反刍的那些书信

多像一场撕裂的雪花

簌簌地凋零——

从独自盛开的梅花上

从背井离乡的少年身上

作者简介:刘鹏,80后,江苏省作协会员、《华中文学》新诗主编。有作品散件《星火》《雨花》《青年作家》《山东文学》《草原》《延河》《散文百家》《青春》等刊。

公交车上

文/刘雪中(江苏)

其实,我不在公交车上。

那是除夕,早晨六点半

我去卖年夜饭的食材,路口

一辆公交车,与我

对视。一位年轻的司机

领着身后一排排座位,等着

绿灯,等着值完最后一班的人

回家过年。

没人上车。年在分分秒秒

走进眼里心里,像父母的叮咛

像妻儿的呼唤。突然

转换的红绿灯一闪,我发现

公交车上满是乘客,包括

买年夜饭食材的我。

作者简介:刘雪中,江苏南通海门区人,诗歌爱好者,近五年在各种纸媒发表诗歌二百多首。

在公交车上

文/白玉奎(甘肃)

学生们上学的时候

老人们赶点儿出门拼公交车

找给爷爷奶奶让座的快乐

孩子们打着哈欠

车厢炸了锅,飘荡着旱烟味

转一个接一个的菜市场

除了讨价还价

尽可能地剥掉包裹的利润

能搜集一萝筐早间轶事

各自再添点油加点醋

公交车似乎是一趟老年专列

搭乘者一天比一天多

在城市涌动,向乡村曼延

他们高举着老年卡

向祖国致敬

作者简介:白玉奎,甘肃省古浪县人。作品发表在《诗传播》《神州文学》《黄河文艺》《武威日报》等。诗观:诗歌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公交车上

文/杨松(贵州)

坐在,时间交错的位置

时光迷茫在疾驰而过的城市里

望着窗外熟悉的街道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位置

只是少了一个曾经的你

记不清多少次,我们

像坐在后排的那一对情侣

幸福地,沉浸在彼此的世界里

曾以为,我幸运地搭上了

那趟爱情的公交车,有你陪着我

一直到达爱情的终点站

可最后,你却成了我的半路乘客

在这雨打车窗的暮色里

望着身边,空荡荡的位置

所有过往,随同雨水

从车窗上一点一点地滑落

作者简介:杨松,笔名流年,贵州沿河人,中国新诗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乡村》《诗星光》《神州诗歌报》《中国新诗协会》《华中文学》《安徽诗歌》等书刊杂志和平台。诗观:用文字记录生活,用诗意写人间百态,在文字里感受世间的美好。

在公交车上

文/林英泽(福建)

薄光满溢的午后

人烟稀疏的公交车上

看到了

窗外熟悉的身影

距站点

还有很长很长的路上

消失在欲泪的眸中

如画无声在脑中

干枯而裂的唇瓣

隐没在口罩中

牵动

烟熏坏的喉咙

咬合旋转的齿轮

隐在风中

下一站

暮色人潮

车流满路

美景在天外

下一站

放手出门

迎面秋风

黑夜中

作者简介:林英泽,笔名林荣泽,福建漳浦人,作品常发于《中国诗歌网》《诗词吾爱》《诗刊》《华中文学》及一些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和纸刊。诗观:魂浸诗境,气自升华。

末班车 

文/吴普林(吉林)

二十一点我坐进6路末班车

把一束月光挤出座位

其它座位仍然被月光占据

我显得不伦不类

感觉好像不是这里的主人

如果我搭不上这辆车

今晚将会在哪里搁浅

月光也会追着我

到达任何一个纬度

生之变迁不过是

从一个空间被挤进另一个空间

我该庆幸还是悲哀

坐上了末班车

无论选择或者不选择

几小时后都将开始新的生活

人生就在犹疑的瞬间

像月光,被关在门里或者门外

完成生命的过渡

作者简介:笔名阿朵,吉林省人。诗观:诗歌使我们灵魂宁静,使我们由平民上升为帝王。

在公交车上

文/祁仲惠(甘肃)

村庄沉默宽阔的夜晚

缓慢地躲开月亮

我闭上眼睛

随着河水流向荒凉的城市

有一张痛苦的脸掠过

她的肉体闪烁欲望的光芒

悬空的眼眸,强加于生命之上

草莓色的长发如同鸟雀羽毛颤动火焰

河流不能抛弃黑暗的时间

尘世也无法捡拾若有若无的影子

让梦幻暂睡在一枚圆叶上

给蝴蝶结留下一把青铜钥匙

作者简介:祁仲惠,笔名子魚、苍茫云海,男,汉族,甘肃省定西市人,常居洮水之滨;中共党员,中学语文教师,高级讲师。诗作散见《诗行天下》《白孔雀》《华中文学》《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等文学平台。诗观:诗歌是梦中飞翔的翅膀。

在公交车上

文/幸敬满(安徽)

你穿行在城市的脉络里

每一个站点

都是一个美妙的音符

和唱着城市欢快的乐章

你,随星月归巢

你,随晨夕起舞

你是城市最靓丽的移动风景

清脆的报站声

是一声声亲切问候

每一句提示

都是那么的温馨

你是百姓的守护者

一年四季

为人们遮风挡雨

寒来暑往

阻挡着雨雪风霜

你,无怨无悔

枯燥地循环在固定路线上

却把最美的风景

留给了最懂你的人欣赏

车厢外,你见证着

城市每一个变化

车厢内,你记录着

许许多多感人瞬间

你阅人无数

洞察市井百态

你博大胸怀

将这缤纷世界默默承载

作者简介:幸敬满,安徽六安人,退役军人,本科学历,有文章、诗词、现代诗歌发表于多家纸质报刊及网络平台,现就职于国有企业从事管理工作。

在公交车上

文/项玉友(山东)

车如御风的帆船

轻快地穿林过山

窗外的物事次第闪现

倏忽变幻容颜

从春花秋月,到

灰雪弥漫

从草房低矮,到

小楼栉比

窗内的情感也潜移默转

从彼此寒暄、相挨取暖

到空气死亡,彼此冷眼

距离限于方寸

人心相隔千年

无奈这抽丝剥茧的变

不变的是凌空审视的眼

路还在扭

车还在飘

路没有尽头

车滑向深渊

无须呐喊

终有一个涅槃重生的终点

作者简介:项玉友,笔名山岩,山东省青州市人,有作品散见于《华中文学》《当代新文学》《中诗社》等各大网刊。文学观:诗文与生命共滋养。

在公交车上

文/王瑞东(安徽)

我的眼睛还在

下着暴雨,为何

你要用语言的绳索

紧紧地捆绑在

公交车站台上

动也不动傻望你

狠心跃上,公交车上

负心人呀,我只得

把雨水撕成海洋

呆站在海岸线上

任月光把我

变形一座冷冰冰

没有一丝知觉的石头

负心人如果你

再路过这里

海岸上两只海螺

干万不要好奇

捡起吹奏,那两只海螺

是我被时光风化的眼睛

每天黄昏的夕阳

悲伤地吹奏,还有石像旁

枯萎的花朵,千万不要捧起

那是我跳望掉的嘴唇

红红叶片,是我血写的情书

作者简介:王瑞东,笔名阴阳贵、阴阳鬼,作品已在《参花》《河南文学》《鸭绿江》《中国诗歌》《时代文学》《广州文学》《星星诗刊》七十多家纸刊发表。诗观:做一位最独立自由的诗人,一位他人不可能复制的一位诗人。

在公交车上

文/菲馨春(安徽)

上车伊始,插播一段台词

将口罩捂得方正严实

眼神淡定,看不出什么破绽

背书包的,提公文包的,刷老年卡的

都知道公交车上的规则

前门边上的座位总能对号入座

坐着,站着,挤着

都是为了到达目的地

一片落叶蘸着红霞

从车窗飘了进来

落入一个白霜的头顶

他用一张晚报蒙着脸

看与不看都一个样

许是继续昨夜未完的梦

“黎明路站到了,到站的乘客,请下车”

那声音多么像早餐的热牛奶

作者简介:菲馨春,安徽马鞍山人,中学教师。诗文散见《未名诗人》《安徽日报》《安徽人口报》《南国诗报》《马鞍山日报》《皖江晚报》《山花》《太白诗刊》《长江诗歌》等纸刊及网络平台。诗观:功夫在诗外。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

公交车上

文/刘庆美(山东)

透过奔走的车窗玻璃

一个长发飘逸的女子

从我的眼前,一晃而过

我看见路边的枫叶

像极了那年青春的你

在秋风中飘舞的红裙子

一首熟悉的“晚秋”

从街边的咖啡屋飘响起

那是你我最熟悉的旋律

也是你留给我的归期

我数着日子,走过四季

多希望这趟车刚好遇见你

枫叶红了,秋意浓了

我在拥挤的人海中寻觅

我不知道人生下一站

能否再次遇见那年的你

但是我知道,今夜

你一定出现在我的梦里

作者简介:刘庆美,笔名多幸运,山东临沂人。现代诗歌爱好者。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都市头条》《文学百花苑》《华中文学》《品阅网》《三汇文学》《皖北文艺》《中国新派沿海诗刊》《凤凰新闻》《搜狐网》等网络平台,已发表现代诗歌二百余首。诗观:用爱读诗意人生,用心看大千世界! 

在公交车上

文/贾东旭(辽宁)

都市摩天大厦左侧公交站点

一个等车姑娘

她不看公交车的时刻表

只是仰望,仰望摩天大厦顶尖

我在仰望她

她像是我眼前的摩天大厦

当她觉察到我时

公交车到了,她把视线投向车门

登车落座,我紧随其后

这时她的眼睛是平视的投向窗外

不在意车内嘈杂

瞳孔里高楼大厦纷纷向后倒去

车流向前

她追逐的脚步超过流速

头一个站点有上有下,她没有下

上来的坐在她的身后

经过三个站点,划分长短间距

她没有下

我将在第五个站点下车

但我嫌短,恐怕

第四个站点,她起身下车

上车的坐她座位

是个老妪

幻觉。莫非是她追逐太快

跨越而立,不惑,天命和花甲

须臾古稀

只留下深深浅浅皱纹

第五个站点,下车

上来不惑,填补了我留下的空缺

而我心中的空缺

由她填补。但愿不是虚无

期待下一个轮回,遇见她的青春

许我,把公交上下的邂逅

写成诗的长短分行

直到耄耋

作者简介:贾东旭,辽宁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金山》《河南诗人》《辽河》《天津日报》《沈阳日报》等。诗观:异想天开的想像,出神入化的意境,无中生有的隐喻,溢出灵感的分行。

在公交车上

文/刘孝平(贵州)

在一座城里

揣摩着如何书写“文明”

每一站的停顿

都希望上来一些新鲜词汇

有时候,上车……

一些“方言”或“土语”

总被一些“书面语”所排挤

有时,下车太过凌乱

或一片空白

总之不很满意

反反复复的修改,打磨

最后在车身

找到一个最好的“题材”

把那排醒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写成了一首诗

作者简介:刘孝平,笔名梦断何处,1984年生,贵州大方人,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现代作家文学》《夜郎诗歌》《当代诗歌地理》等平台。诗观:写平凡的世界,朴素的生活。

公交车上

文/沈哲义(安徽)

每到一站

一群人下,又有一群人上

每一副面孔都写着匆忙

车箱里的喇叭声

机械地播报着下一个站点

沿途的风景被剪成一段段

重复着熟悉的街巷

生活已习惯成来来往往

如今的公交车上

多数时候的主角是大爷大娘

提篮,拎包,拄着拐杖

除此之外

还要载满孩子们上下学的时光

“奶奶,您请坐”

鲜艳的红领巾从眼前闪过

稚嫩的童音温暖了整个车箱

作者简介:沈哲义,笔名寒月,安徽安庆人,安庆市作协会员、青春诗刊创作研究会会员、中国诗歌网注册会员。作品散见《青春诗刊》《北方诗歌》《安徽诗歌》及《安庆作家》等纸刊网媒平台。诗观:诗能让世界更加灵动。

在公交车上

文/吴成斌(山东)

平稳熟悉的车流

按时出发

熟悉的乡音

穿越森林准时到达

陌生的鸟鸣

偶尔飞过

留下喷香的风

划亮梦境

车来车往

缩短了阳光的行程

车厢的味道

挤满了书香

满满的暖流

传向四方

作者简介:吴成斌,笔名益文,教师,平邑作协会员,“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诗作发表在《华中文学》《诗传播》等刊和“中国诗歌网”“齐鲁壹点”等媒体。诗观:生活中寻找诗情。

在公交车上

文/周世顺(江苏)

上车后

每一双眼睛

划好势力范围

便沉浸在各自的世界里

将时间交给站点

一声稚嫩的声音

像哨声刺破沉闷

将车厢里的眼睛吸引

哨声

让游离在梦中的醒来

越多越好的哨声

更会让窥觑的胆怯

作者简介:周世顺,江苏省仪征市人,文学爱好者,有诗散见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当代微信诗人》《鲁西诗人》《忽然花开》文学网等网络平台。诗观,给生活增加乐趣,给自己一点启示。

在公交车上

文/杨文斌(甘肃)

女儿要生育了

把养了五年的黑猫

送给朋友

黑猫被拎上公交车门口时

我看见双眸有两粒清泪

过完春节回异乡上班

从公交车窗眺望

北风更加凛冽

母亲眼窝淌的泪珠裹上雪片

飘到车窗上一点一点地滑落

倏然,我双眼模糊不清

泪水打转,却无泪可落

身将远行,可心却难离

依依不舍,可终究要坐另路车

天地茫茫,却容不下两行泪水

作者简介:杨文斌,男,笔名寒冰剑影,60后,甘肃陇南人,诗文爱好者,诗文散见于某些报刊及网络平台。诗观:心有诗意,处处清欢。

在公交车上

文/朱德军(湖北)

窗外流淌轮回的四季

厢内承载前方的期许

进站,停车,开门

上也匆匆,下也匆匆

岁月不变烟火气息

固定的线路

走着走着就开始旖旎

变换的面容

看着看着就不甚熟悉

故事的旋律

听着听着便怀疑自己

下车 或是为了逃避

找一颗染黄的银杏 聊聊

青葱的过往而今的凄迷

夕阳红着脸争辩

谁说晚秋没有诗意?

作者简介:朱德军,笔名归去来兮,湖北宜昌人。作品见于《青年文学家》《齐鲁文学》《长江诗歌》等报刊网络。诗观:诗以言志,诗以寄情,不无病呻吟。

在公交车上

文/宋长安(河南)

雷锋走远了

我们,尚在旅途

每个人坚守

自己的座位

即便,临时的拥有

车门打开

年迈老者,喘息

象一只倦飞的鸟

门口,低头族

轻声让座

数年了

我仍记得,那趟公交

——6号

让座的——九零后

作者简介:宋长安,笔名古道长安,男,70后,河南省南阳人。诗作发表《山东诗歌》《北方诗歌》《诗文艺》《齐鲁文学》《华中文学》等纸媒及网络平台。诗观:诗是真善美的精灵。

在公交车上

文/张瑞安(山东)

一帧帧片段划过

陶醉于秋风里的枫叶

找一处僻静落脚

卷着人群,踉跄着闪躲

霓虹灯里,倾斜的人影

躲避在雨帘后试镜

艳丽,迷人,被任意分割

传唱着经典的歌

麦当劳、肯德基的门挤变形

人们在夹缝里穿梭

一阵酒香钻进车厢

灌醉了司机,车辆跟着踉跄

逆行者勇敢的心

跳动着人世间的唯美

行驶在汪洋里的一叶方舟

倾诉着悠长的岁月

作者简介:张瑞安,男,山东青岛。《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理事。中国远洋海运作家协会会员。诗歌散文在《人民日报》《青岛晚报》《半岛都市报》《中国海员》《中国远洋海运报》等报刊及《文艺作家》《中诗社》《华中文学》《金土地文学》《走进优秀传统文化》《青年文学家》《祥云总社诗刊》《安徽诗歌》等文学平台均有发表。诗歌征文比赛获奖。

公交车上

文/黄秀奇(山东)

缓缓起动,一车满满的情怀

慈善揽着顽皮

微笑牵着真诚

一道美丽的风景,奏着

清晨的进行曲

是起点,又是终点

目的地绑着脚步

风催着雨,雪裹着冬

前进,是文明带动

流动,繁荣每个人的梦

地域、口音不同

太阳拖着月亮奔跑

日子穿越风,大街小巷

拉长了生活,拉圆了亲情

车厢里,有多少

未了的梦

在各个站点穿行

作者简介:黄秀奇,字介修,冠县作协会员,现为《百川文学》编辑、《华中文学》编辑,曾在多个网络平台发文,在纸刊《百川文学》《齐鲁文学》《大众文学》《黄河文学》等刊物发表过文章。文学观:抒怀放歌,弘扬国粹,吟华夏经典,写人生情怀。

公交车上

文/林英(浙江)

车不大 上下的人流

是城市阶层的缩影

优雅的香水后 藏着

辛劳的汗水味

末班车的孤独 呼唤着

温暖的晨曦

昨日的惆怅 今日的踌躇

陌生的 熟悉的同行者

连同窗外的风景

成了不可复制的过往

到站的提示音 给这段路程

画上了句号

年轮在时光的尽头 拈花而笑

作者介绍:林英,浙江临海人。有多篇作品见于《今日临海》《小楼听雨诗刊》《当代诗歌地理》《华中文学》《长江诗歌报》等纸刊和平台。诗观:好诗在人间。

公交车

文/杨松(贵州)

人生,就像一辆公交车

在这条,生命的路线上

走过一站又一站

同样的方向,不同的终点

当车门,关上的那一刻

你我注定有一段,同行的缘分

或长,或短

在走走停停的人生中

每一站,有上也有下

熟悉的,陌生的

就是生活中的一次次阅历

从起点到终点

每一站,都有独特的风景

都在演绎着不同的精彩

开心的,难过的

在这狭小的生命时空里

都是从各自的起点,一路颠簸

又在拥挤的人群中,随着

同一个节奏,驶向人生的终点

作者简介:杨松,笔名流年,贵州沿河人,中国新诗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乡村》《诗星光》《神州诗歌报》《中国新诗协会》《华中文学》《安徽诗歌》等书刊杂志和平台。诗观:用文字记录生活,用诗意写人间百态,在文字里感受世间的美好。

在公交车上

文/潘缠利(陕西)

小时候的公交车没有空调

夏天炎热,冬天温暖

路面平仄交替时

颠簸起来如跳动的音符

在玻璃窗上奏响一曲摇滚乐

而现在换成了新能源的空调车

扫乘车码、刷脸代替了投币和刷公交卡

真人女声双语报站

满满都是与时俱进的新潮风尚

它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缩影

是祖国繁荣的见证

时代变化,年华老去

西安的地铁早已四通八达

而我却依然喜欢搭乘公交车

它宛若一位善解人意的老友

给我充盈的时间

邂逅,大雁搭的喷泉随乐起伏

古城墙斑驳着历史的痕迹

钟楼车水马龙的繁华盛景

……

在这万丈红尘中

伴我体味众生百态、人情冷暖

坚守初心,发现不一样的诗意

作者简介:潘缠利,陕西西安人,笔名子墨惊尘。风雨成画,漂泊为诗,拾荒岁月中,散落青春的笔画,作品见于《当代校园文艺》《九天》《齐鲁文学》。诗观:愿文字照亮生活,温暖生命。

在公交车上

文/李华(河北)

想那些糟心、熬煎

是窗外翠绿、挺拔的法桐、国槐,

飞快退到身后。

恍惚的眼神,粘滞在那身粉色的衣裙上,

随她漂移、漫流。

报站的提示音,像一双柔软的小手,

惊回了心中的那只蝴蝶。

理好纷乱的思绪,

扶正倾斜的心。

不再多虑,

是上坡还是下坡;

是平坦还是颠簸;

自己的幸福会在下一站。

作者简介:李华,笔名一路芳华,河北邯郸人,文字爱好者。愿用一颗真诚的心聆听世界美好的声音。

在公交车上

文/黄其海(安徽)

合肥的公交车

有几辆双层巴士

坐在上面一层

有坐在楼上雅座

品好茶的惬意

顺便,也体验了一把

逍遥山水间的登高望远

坐在双层巴士的楼上

视野自然更开阔一些

尽管风景还有那个风景

马路还有那条马路

这些年,我们环保出行

把合肥周边的公园景点

好看的好玩的,一遍遍玩过

两部童车,一壶热水

零食和水果,算是旅行标配

我们到三国遗址公园赏荷与擂鼓

我们在四季花海坐大转盘和海盗船

我们在植物园里徜徉郁金香花丛

我们到野生动物园喂羊驼喂鸽子

快乐时光,在家人群一遍遍分享

无需预约购票,排队安检

合肥家门口的微旅游

公交车上的慢时光

淘宝和一诺姐妹俩

挤坐在一张座椅上

她们时而贴脸细语,时而抚掌大笑

开心的童年,甜过我遇见的所有美好

作者简介:黄其海,60后,北京鲁迅文学院第八期(1992年)进修班学员,2003年就读于安大中文系在职研究生班。自1983年5月至今,在《清明》《滇池》《雪莲》《春风》等刊发表诗文,著有诗文集五部。系中国散文学会、安徽省作协会员。我的诗观:诗意谋爱。

在公交车上

文/王炜(贵州)

一扇门关闭

成了一家亲

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老人,孕妇,学生

匆忙上班的赶路人

尊老爱幼

约定俗成

戴口罩,爱自己

更珍惜健康生命

相亲,相爱一家人

和诣共处的人们

相携一段旅程

迎朝阳,送夕阳

风雨中即景

需要时有爱的眼睛

公共大家庭

传统文化,美德延伸

一点一滴,都是情

素描描摹

一幅人生美景

作者简介:本名王炜,贵州省绥阳县诗歌协会会员,《格格心语》常驻作者,喜欢的文字发表在《北冰洋诗刊》《美洲文学社》《微型诗》等平台,偶有诗作发表纸刊。诗观: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平淡中的诗意人生。


古诗词

七律·在公交车上

林英泽(福建)

日下寻车左右人,南州秋虎噪伤神。

登阶潮涌腥侵鼻,站处香吹美靠身。

口罩已遮清目白,齿轮未转朗声贫。

赶程又遇狮儿姐,曾令蜰虫苦唱呻。

作者简介:林英泽,笔名林荣泽,福建漳浦人,作品常发于《中国诗歌网》《诗词吾爱》《诗刊》《华中文学》及一些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和纸刊。诗观:魂浸诗境,气自升华。

组诗·在公交车上

王益平(江西)

风雨同车

风雨同车送义仁,公交箱内暖温亲。

天蓝云白心胸爽,水秀山青满目春。

司机暖心陪老人

坐车老妪智蒙涂,口渴难思表述糊。

师傅春风吹暖树,平安热水沫犹濡。

救助急病男子

一男抽搐倒车孤,生命垂危盼大夫。

司乘送医施急救,春风化雨沃归途。

摩托起火司机急灭

路边摩托烟升火,危险犹如祸起炉。

灭器司拎旋扑熄,挥挥去手造浮屠。

在公交车上

拥依娇女侧,胜若伴西施。

范蠡犹如我,车舟醉远痴。

作者简介:王益平,生于1956年。笔名诗韵红叶,诗词爱好者。龙南市诗词楹联学会、赣南诗联、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有四百多首诗词作品散见于《诗词选刊》《华中文学》《赣南诗刊》《龙吟诗刊》《于都微刊》。文学观:心如野鹤、志似鸿鹄。

七绝·公交车上

武双和(上海)

抱犬乘车忐忑归,偷窥师傅恐遭非。

谁知友善融心对,难忘曾经暖入扉。

作者简介:武双和,笔名云龙。男,山东泰安人。文化程度:大学本科。现居上海。自小学习王力的《诗词格律十讲》,酷爱近体诗词。当代诗词书画家协会会员。诗观:学无止境,追求卓越。

七绝·公交车上

贾宝汀(安徽)

往来一域紧奔忙,却有闲心手里镶。

俯首漫将屏点按,纷繁世事暂丢旁。

作者简介:贾宝汀,男,河北石家庄市井陉县退休干部,诗词爱好者。诗观:感悟生活,歌颂美好!

在公交车上--警花公交车擒敌

许年贵(安徽)

凭栏站立一青松,飒爽英姿玉样容。

扫遍车厢沉凤眼,盯牢座位锁元凶。

出招宛似穿云电,克敌犹如搅海龙。

乘客褒扬金色盾,平安更感警功丰。

作者简介:许年贵,笔名年籥铭贵朋,安徽省望江县人,退休教师,现居合肥市。本人爱好词词,在此领域默默耕耘,乐此不疲。曾在《东江月文化》《北京诗社》《律诗撷玉》《雷池诗社》等平台发表作品。诗观:诗能养性,延年。

七绝·乘公交车有感

张宝书(河北)

公交客运沐春风,老幼优先受敬崇。

礼貌文明温暖语,生逢盛世乐融融。

作者简介:张宝书,笔名傲骨柔情,河北文安人,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其作品发表于《燕赵诗词》《燕南诗词》《千家诗词》《华中文学》及其它网络平台。诗观: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文墨虚若谷。

七绝·在公交车上(新韵)

王开天(山东)

排队上车刚落座,忽闻门口有盲人。

大家让位忙呼唤,一片深情感尽馨。

作者简介:王开天,男,60后,山东济南市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品见《内蒙古诗词》《中华山诗刊》《山东诗歌》等文刊。诗观:抒情言志咏苍生!

往期回顾

诗歌理论学习第3期 刘鹏撰:从生活细微处拉扯出意象的精巧和意境的纵深——赵安琪诗歌的悲悯情怀和敬畏之心

诗歌理论学习第2期 现代诗的朦胧感和层次感——刘鹏的诗,张焕的诗评

诗歌理论学习第1期 论现实与虚拟的“蒙太奇”诗歌技巧 ——花田半亩的诗

《华中文学》 现代诗鉴赏 ‖ 山 绕过一道弯还是山  车像在波浪里前行 游荡

《华中文学》 现代诗赏析 ‖ 高铁即将进入江西  它的神情肃穆  像一位战士

《华中文学》 古诗词欣赏 ‖  舍后径通小菜园  几层竹架绿秧攀
贵州诗人  韦胜明 【更多的植物怀抱黄金】  ‖《华中文学》 组诗欣赏
《华中文学》 现代诗赏析 ‖ 山远为云  倒映着人间百态

《华中文学》征稿须知

    《华中文学》以作品质量为主要追求,把文学交流当主要目的。现将部分征稿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根据《华中文学》杂志社的工作安排,我们已经处理好各项事宜,现在开始全面征集稿件,主要从邮箱、微信和《华中文学》收稿群甄选稿件(想入群的可以联系下面任何编辑)。收稿严格要求,三审三校,不慕名家,不薄新人,只看作品质量。通过二审的作品,会在公众号平台、搜狐新闻、百度新闻、头条新闻和360图书馆等平台全方位推广。《华中文学》期刊每两个月一期,经过三审后的作品会择优收录杂志,根据后续工作进展择期出版。

现代诗歌,30行内一首 (组诗五首以内)

古体诗词,一至三首(标记什么韵)

散  文  诗,800到3000字内 

散       文,1500字以上

小       说,(新颖,正能量为宜)

儿童文学,内容和形式不限

楹联、书法等作品,内容和形式不限

注意:不接收任何带有宗教和政治色彩或者负能量的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