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汤溪方言,曾经是姑蔑古语吗

 凡人的书库 2022-07-23 发布于浙江

原创 风雅田园

姑蔑,本来就是一个消失了的古国,略带神秘色彩的千年古都,曾经一定也有自己辉煌的文化与历史遗存,他就像谜一样纠缠在后人的心中,久久挥之不去。

一个区域,必定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习俗,汤溪与古姑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有异于周边任何区域的语言体系,让我们猜疑颇多。

汤溪方言,曾经是姑蔑古语吗?

汤溪话,在古婺大地语系中,应该是独树一枝的语言了。

在一大堆人群中,有三个汤溪人在交流,便能清晰分辨出来,因为,汤溪话粗犷、雄混,与吴越软语有着天壤之别,也正是汤溪独特的语言,使这个有着五百多年县建制历史的古城,形成了一方集语言、民俗、农耕、饮食大体相同的区域。

“十八姐十八,十八埠头衣裳,一块花花手巾儿脱脱后溪滩,问尔撑排哥哥撮着没撮着,撮着罢,约还俺……”

继汤溪方言民歌《老老嬷》走红各大网站之后,又一首名叫《花手巾》的汤溪方言歌曲在“土豆网”现身,并渐渐在各大网络热身。

有着几千年吴越文化的汤溪人更是欣喜若狂,一个个相互传唱。这一首首乡音,也勾起了在外谋生的汤溪人对家乡的思念和自豪。汤溪方言民歌以其雄浑而不失清丽、刚劲而不失委婉的曲调而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

汤溪,是一个与2000多年前的姑蔑古国有着直接关系的古老县城。

汤溪在历史上又称龙邱县,汤溪城南的九峰山脚,相传曾经是姑蔑古国的建都之地。姑蔑是春秋时期黄河流域上一个已经消失了两千多年的古国。经历了源于华夏,由中原播迁东方、由夏而夷、由夷而夏,最终融入汉民族统一体的曲折历程,并在先秦夷夏互动中扮演过重要角色。

周初东征践奄,姑蔑作为被征服国族,一部分留居鲁地逐渐融入华夏;其主体部分则与徐奄等夷人族群辗转南下越境,并在越国的军事政治活动中发挥过重要影响。楚灭越后,越地经战国纳入统一的秦汉帝国版图,其境内的姑蔑族也在汉晋以后逐渐融入汉族。

据沙头村《兰源戴氏文献谱》记载:“龙邱,古太末里,姑蔑墟也。县之东南四十里地名兰坡,有蓉峰拱秀峙于南,兰谷潴清流于东……” 《国语·越语上》说:“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

这说明姑蔑是越国西边一地,其地理位置和上述记载相符。

而在九峰之东汤溪城边,有一条河称“越溪”,在九峰之西中戴境内,有一条溪名莘畈溪,当地一些老者却称之为“姑蔑溪”,后人因此怀疑“越溪”为越国和姑蔑国的边界。

姑蔑古国后人在黄河流域上消失之后,为何出现在长江流域的东海之滨,这为姑蔑文化考证提供了诸多疑惑

今天的汤溪人会不会就是三千年前姑蔑古国的后裔呢?独特的汤溪方言,会不会就是三千年前姑蔑古国的语言呢?

2008年8月,香港阳光卫视为了拍摄大型纪录片《江南烟雨》,五名摄制组成员曾到九峰山下拍摄专题片《寻访桃花源》,他们对九峰桃花源、陶渊明后裔、姑蔑国遗址都十分感兴趣,特别是夹杂着姑蔑古语的汤溪民歌是摄制组特定录制的片段。

我曾经为九峰姑蔑文化研究的热心人之一,有幸全程陪同阳光卫视记者采访。此后整整一周时间,我和阳光卫视的记者往返于九峰山脚的诸多村落,从九峰禅寺到达摩峰顶,从越溪渔歌到姑蔑流水,每一个镜头都体现了九峰桃花源的历史渊源和悠久文化。

按照制片所需,摄制组又在寺平、沙头、陶寺等村,寻访能用汤溪话吟唱的民间歌手。后在沙头村找到了一位会唱汤溪方言歌的老人戴树兰。戴树兰老人已经年过七旬了,但《十二月菜歌》、《孟姜女寻夫》、《帮侬歌》唱得淋漓尽致,雄浑的汤溪口音,清晰的方言歌谣,不仅在村边晒谷场上空响彻,也让每一位听者荡气回肠。

“廿岁姐,七岁郎,夜夜脱鞋脱袜脱衣裳。日里送我上学堂,先生问我这个是啦侬,是你的姐,还是你的娘?也不是我的姐,也不是我的娘,而是我的老婆娘……”

这首名为《童养媳》的歌谣,词曲之中透着无奈和孤苦,曾使多少汤溪人心酸流泪?汤溪方言民歌大多反映民间疾苦和情感世界,音律时而激情高扬,时而曲调低沉,其宏伟大气的旋律,都反映了姑蔑古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只是汤溪话浊朴的可以,完全是上古的越国口音,有些歌谣听起来就像非洲原始森林氏族部落的吟唱,让这些香港来的记者听得如醉如痴,也如坠五里梦中。还好我这个汤溪人在场,既当向导又做翻译。

晚上,照着白天的录音,我把歌词依样翻录出来。没想到,汤溪话听着生涩难懂,但歌词委婉凄迷,用情至深,词语间显现汤溪先人的聪慧和才智。

在香港阳光卫视记者眼里,汤溪方言俨然是一种很古老的语言。这些被他们称之为姑蔑古语的语系,声调浑重、生涩,发音与物体本意毫无关联,让外人无法理解。

然而在全国,使用汤溪方言的大约有20万左右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婺城西部汤溪、罗埠、洋埠、莘畈、塔石、岭上、蒋堂等地,琅琊、沙畈曾经也划归汤溪县属地,当地的语言便与汤溪有了相近之处。

一个地方的语言,都是与水系流向有关联的。

在汤溪一带,兰贝源、厚大源、莘畈源,每一条源头的语言习俗都较为相近。这是源于古代人类之间的交往,都与水流相通,水流向哪里,语言、习俗就跟进到哪里。

因此,塔石、岭上、莘畈、汤溪,罗埠、洋埠、蒋堂、琅琊一带,均流传着相同的民俗文化,这些地域的民歌也都有了相通之处。大多数民歌都反映了民间百姓的烟火日常,或风趣,或诙谐,五花八门,各具特色。

“灯台对灯台,桂花洋洋开,今日午更侬来?今日午更媒侬来,媒侬来哈衷?帮衬囡囡讲做媒。囡囡也没十七八、也没披跟发,也没绕小脚,金轿来,不上轿,银轿来,不上轿……”

这一曲《做媒》的汤溪小调,既有浓郁的乡土风情,也有独特的民俗风味,体现了古代汤溪姑蔑先民婚嫁习俗中的片段。而这种风土人情,是古时汤溪一带较为流行的主基调,从这些民谣中也可以看出,汤溪古人的婚嫁民俗。

汤溪由于地处偏远,外来语种对地方方言侵蚀较少,语言交流的相对独立性和封闭性,使汤溪话保存了很多古朴的上古口音。所以,现在大多数汤溪人都能听懂“金华话”,而金华人未必能全听得懂“汤溪话”。原因在于金华地域交通发达,“金华话”受到了很多外来语的影响,兼收并蓄,被改造和变异了很多。

据《汤溪县志》记载:汤溪在秦汉时属乌伤县(今义乌)。东汉初平三年(192)后,属长山县。唐咸亨五年(674)后,属兰溪县。明成化七年(1471),因闹矿贼,明王朝就划金华、兰溪、龙游、遂昌四县边陲之地置“汤溪县”。史书上记载,是因为官方无力剿匪,只好招安怀柔,让贼盗自治,以息事宁人。所以,汤溪就成了四不管的蛮荒之地,直到1958年10月28日才并入金华县。

历经数百年战乱和岁月磨洗,汤溪所辖之地便形成了相同的语言、风俗、农耕、文化,汤溪话也就与周边四县市无任何相同之处,既是汤溪划归金华之后,虽经数十年磨合,但与金华话仍是两种风格各异的语言。

如今,许多汤溪儿女走出家门创业,加上大量的川广云贵等地打工者进驻金西谋生,语言的夹杂使纯正的汤溪话渐渐失去了原有的特色。但汤溪人恋祖情结较重,尽管身处异乡,却往往会在家中保留这一祖语。

20世纪80年代,一位祖籍汤溪的香港游子在阔别家乡数十年后回归故土,他与父老乡亲交谈的仍是满口汤溪方言,当他跪在祖坟前,一声“姆妈”后早已泪流满面,让人既心酸又感动。

后来才得知,旅居香港数十年中,他在家中都是讲汤溪话的,这可真是乡音难改啊,其游子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汤溪哈么”是一句颇有汤溪特色的方言,曾经一度成为汤溪人的形象代言词。

姑蔑古国后裔的语言自成一派,也引得学者关注。如果走在金华甚至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耳边突然传来熟悉的汤溪方言歌:

“……问你给姐姐家里门口朝啦向?姐姐门口朝南向,前面梧桐树,后面白牡丹,菜园角头一蓬千斤藤,约你撑排哥哥拔去做纤绳……”

缠绵悱恻的语调,肯定会让每一个汤溪人倍感亲切。

“那年你到山背,报她你去去便归来。她日日望着那条路,再没见着你归来……”这首以汤溪方言演唱的民歌《老老嬷》,在网上一流传,立即受到了网友们的热捧,被誉为“最好听的民谣”。

这首民歌,被翻译成普通话后,从字面上看并无特别之处,但只要一听这首保留着古越国口音的汤溪方言歌谣,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无数网民也是这么听了一两遍就着迷了。

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2010年7月23日,《浙江日报》“走读浙江”专栏以《一首民谣,串起2000年记忆》为题,用整版的篇幅报道了这首民谣背后的精彩故事——这首呓语般的歌谣,原来是古越国的口音复活的神秘音符。

《老老嬷》的词、曲作者和演唱者名叫张广天,是我国知名的话剧导演、编剧、吟唱诗人、音乐家。曾创作子电影音乐《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20多部。

2000年,由他导演的戏剧《切·格瓦拉》一炮打响,成为知识界、思想界的风标。2002年《圣人孔子》再掀高潮,应邀去欧洲艺术节奥地利维也纳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使中国当代话剧首次影响了世界。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张广天的外婆家是在汤溪镇东夏村,他的童年、少年,都在东夏山背度过,这片黄泥山上,曾留下张广天欢快的笑语。

2011年6月底,张广天再一次回到了九峰山脚的外婆家东夏村,走在熟悉的故乡土地上,吟唱着自己编写的方言歌曲,张广天心情激动不已。

是听着外婆的民歌长大的,外婆一唱可以连续几个小时。

语言,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象征,汤溪话作为一种古老的语言,有很多发音都非常原始,也许,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的姑蔑古国留给汤溪后人最丰厚的历史馈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