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顺利升入一年级⑥N0.76

 张鲸鱼 2022-07-23 发布于山东

01.

社牛or社恐

最近这几年,这俩词可火了,火的到了沙龙自我介绍环节就会听到它。

在辅导员的岗位浸泡了五年半之后,先后开过大到200+人的年级大会,小到100多场团体辅导,班级班会宿舍座谈,1对1的促膝长谈...

经常会被学生扣上“社牛”的帽子。

而作为一个资深“社恐”人士,从小到大都是捋着墙根走,虽然经历过多次演讲比赛的“淬炼”,也只是练成了一个“比赛型”选手,在真正需要社交的环节,我还是希望自己是个小透明...

所以这一章节,简直是为了我的社交恐惧症准备的。

自从大宝在小广场偶尔被大孩子欺负,又偶尔去欺负小朋友,总之社交问题冲突不断的时候,我就开始头疼——一个不擅长社交的妈,面对一个经常社牛的娃...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他带来的一系列挑战...

02.

一把尺子

这一章节主要讨论的是幼小衔接环节如何做好社交准备,按照时间轴先后给出了建议,首先是:厘清你在处理谁的问题。

在生活准备里作者提到了“支持型”父母,在这一章里,关于如何支持,作者提到了一个词:恰到好处。

不闻不问,可能是干预不足;代劳武断,可能是过度干涉。

而恰到好处的支持,则是基于孩子的需要,给到刚刚好的支持。

教育中的问题不像“1加1等于几”那样有标准答案和对错之分。

处理孩子的社交问题也是如此,很多家长会陷入自己的主观诠释,从而远离了孩子真正的需要。

通过这一把尺子,可以稳住自己的内在,以孩子的需要为出发点,一方面提供相应的情感支持,一方面提供相应的呢你支持。

03.

在战争中成长

情感支持在第五章有涉及,能力支持,则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建立起前方的灯塔,也就是教育的长期目标:培养独立的个体,行动层面很好地做自己,并和他人和谐相处,心理层面可以相信自己,相信他人。

具体到社交准备,这座灯塔又分为:能力层和关系层。

前者辅助孩子养成处理冲突的技巧,为未来处理更复杂的社交冲突做准备;后者支持孩子学习尊重自己和他人,为后来经营健康的人际关系做准备。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人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所以社交准备是可以帮助孩子为更长远的幸福人生打好基础的。

当孩子面临冲突时,不急于评判,不急于给出标准答案,比如简单直接的“打回去、告诉老师..."会限制孩子自主探索方法。多启发孩子思考,引导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

作者还贴心的给出了引导句式:

“发生了什么?”

“你做了什么,效果如何?”

“你还有什么办法,或者你还可以怎么做?”

用这样的三句话来引导孩子说出面对的挑战和问题,与孩子一起探讨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

04.

镜子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一句话,在早年时期,孩子处理社交冲突的技能基础也来自在家庭的耳濡目染。

所以,一个简单有效的原则就是:想培养什么,就示范什么。

几年前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男童地铁上守护熟睡妈妈,把肩膀给妈妈倚靠,下车前一幕更暖心!》

结束了一天的辛苦工作,妈妈已经疲倦的睁不开双眼,小暖男把肩膀给妈妈依靠,眼睛盯着报站的指示灯,到站轻轻叫醒妈妈,临下车还给了妈妈一个拥抱亲吻。

短短的几分钟,小暖男的爱意,不言而喻,很多网友被他感动。

然而,另一则新闻里,同样是地铁站,同样是妈妈和孩子,一位拖着大包小包的妈妈,被身后双手插兜十多岁的女儿推搡脚踹,恶语相向,目击者称,女儿疑因妈妈下错车站对妈妈拳打脚踢。

看过这两个新闻之后忍不住感慨,每个孩子,其实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甚至一个民族的缩影,孩子是一张白纸,教与养的背后,不是简简单单的吃饱穿暖、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还有更多的更多的品格、修养、使命与但当。

央视曾经出过一部家庭教育主题纪录片,名字就是《镜子》,纪录片中真实的案例呈现给我们的,是他人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冲突和裂痕。

阿德勒也曾说过:“幸运的人,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在纪录片《镜子》中,有太多太多亲子关系的紧张、破碎、矛盾层出不穷。孩子就像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下,无论父母身处什么社会地位、从事什么体面工作,其内心都被镜子照射的无处遁形。

“哪有不爱孩子的妈妈,他就是不肯听我的。”

“不要以为,谁都愿意成为你家的孩子。”

“我为什么要改变,我有什么错?我生你养你这么不容易,你简直给我丢人丢到家了...”

那些话语,像刀子一样,刺痛着彼此的心。

05.

如何去做

本章节的尾声,作者给了一套口诀,让知道变成做到,我感觉这是所有内容里将珍珠串成项链的环节。

其实父母到了孩子幼升小的这个年龄,多多少少耳濡目染也好,主动学习也好,“道理”并不鲜见,难得的就是“知行合一”。

书中给到的建议是:

一把尺子,稳住自己

一座灯塔,关注成长

一面镜子,身体力行

同时也结合幼小衔接阶段最令父母和老师烦恼的社交冲突,来分享这套口诀如何使用。

流程如下:

一把尺子,稳住自己

回想最近孩子出现社交困扰的时刻,你是什么心情,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紧接着,你的反映是出于自己的情绪还是给予孩子的需要,稳住自己,以更客观全面的视角了解整件事情。

对照测量尺,你的第一反应属于干预不足还是过度干涉,恰到好处的干预的话,可以做哪些事情?

一座灯塔,关注成长

关注教育的长期目标,你希望孩子发展哪些能力,你希望孩子在人际关系中是什么样的状态(这个思考非常非常重要,很多家长甚至不曾问过自己希望具备哪些能力,自己的人际关系理想状态是什么样子的)

以这座灯塔为指引,你和孩子一起想到的处理方式包括哪些。

一面镜子,身体力行

最后,以孩子为镜子,你看到自己在人际关系中有哪些可以调整的地方,具体的行动计划有哪些,作为孩子的镜子,你可以做出哪些示范。

最后,如果在做父母这件事上,你已浑然天成,那么你的孩子无比幸运;如果你总是纠结苦恼,那么培养你这方面能力的机会也就来了。

人际关系中,最美妙的一种莫过于亲子关系,孩子借由父母来到这个世界,父母因孩子的到来而成为孩子。

06.

我的难题和挑战

其实领读这一章节,让我收获非常大。

在我的小学阶段,曾经经历漫长的校园霸凌,当时的我并不知道何为霸凌,他霸凌我的方式很奇特,他并不直接针对我,而是针对我的每个异性同桌,简言之,我和谁做同桌,他就和谁打架,导致后来只要和我同桌的男生第一件事就是先去贿赂他和他搞好关系。

我在面对这个男生时很软弱,又不会开口求助,内心即便不太想上学,也只能硬着头皮去,祈祷他这一天不要搞什么幺蛾子出来让我又被同学嘲笑。

到了初中终于和这个男生分在了不同班级,情况才好转了一些,但这并未从根源上解决我的社交难题。

此后在孩子遇到大孩子欺负他的时候我能做的只有带他离开现场,因为我没有能量去面对这种场景。采取的方法也是小时候自己面对社交难题的常用方法——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嘛?

现在想来,我时常把孩子面对的社交问题投射到自己的身上,而当我把尺子、灯塔和镜子这三个工具运用起来,改变就在悄悄地发生。

有一天,我想起早晨送他上学搞不定混乱场景的时候,向大宝吐露心事:“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我把孩子不想上学的难题归因到了我自己不够好身上,尺子一比就知道是过度干涉了。

大宝非常认真地对我说:“你是最好的妈妈了!”

“真的吗?你举个例子试试。”

“你可以给我做蛋糕,会给我买玩具,还能给我讲绘本。”他一口气说出了三个我的优点,小小年纪赋能高手。

在关系中获得成长,是这段关系的积极意义。每个孩子在到来人世间最初的几年,妈妈心中的心愿大部分都只是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平平淡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面对的挑战增多,内心会有越来越多的恐惧和焦虑。试着在恐惧和焦虑前面建一座灯塔,心中的灯塔可以让我们有持续的内在动力去追逐人生的目标。

最后,透过孩子这面镜子来成就自己,成就孩子。

这里的成就并不是取得多么辉煌的人生业绩,而是成为真正的自洽的自我——过上轻盈、自在、愉悦的人生。

好的习惯来源于默默的坚持,我见过一种成长的方式是脉冲式的,可能一段时间里读过了一本书、听了一场讲座、链接了某个高能量的人、加入了一个社群之后突然之间能量满满,过了这股尽头之后,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甚至躺的比海岸线还要平。

成长不是脉冲式的间歇性的努力,成长是缓缓地平滑地持久地渗透和改变。

察言观色、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所以你不必一夜之间成为一百分的父母,你只需要和孩子一起,像蜗牛一样慢慢地持续不断地往前走。

毕竟,社交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孩子需要去面对的功课,也是身处职场、身处家族、多重角色、多重任务的我们需要去面对的功课呀。

07.

下周预告

《顺利升入一年级》中给我们列出的6S模型,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择校准备”、“学习准备”“生活准备”“情绪准备”以及今天的“社交准备”,不知道你有没有收获,欢迎在留言区与我分享你的感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