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长江亲笔特稿‖动荡中之西北大局

 洛木书屋 2022-07-23 发布于云南

毛泽东接见范长江

去岁“双十二”事变,不特震动全国,亦且使世界惊奇.国人对此事之观察,大体多偏于感情的、对人的方面,而对于此事件演变之经过及其目前的实况,似不无相当隔膜。

“双十二”以来所演成的政治形势,其内容关系于我国家民族前途甚为重大。但此种政治趋势,尚在未定期中,将来之为祸为福,要视中央当局及全国人士对此事了解之正确与否,与乎处置之方法,是否妥善为断,尤以在此三中全会期间.对此事之前途有决定的关联。记者奉社命视察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亲历陕甘宁三省,曾与各有关方面作详挚之研究,深觉西北局势之重大机微与紧迫,非中央当局与全国人士加以真实之觉察与断然之措施,将遗我艰难之国家以不可想象的恶果。

“双十二”以来全国人对于西北方面之政治了解,不外“人民阵线”、“联合阵线”、“立即抗日”等流行的政治宣传.而实际西北领导的理论不但不同于上述各说.而恰与之相反。彼等之政治动向,为反人民阵线的民族统一战线.为在某种政治商讨之下拥护国民政府,与服从蒋委员长之领导,至于对外应有一定步骤与充分准备一点,在和平统一的前提之下,除少数感情冲动#外,实无人加以反对。

此种观察,当使国人感觉惊诧,然而如能了然于此事之经过,亦当觉此种结论,乃属于当然。

“双十_二”事件张学良与杨虎城所采用之“手段”,一方面破坏国家纲纪,军队纪律,而尤以用兵变方法,袭劫统帅.除法律与道德上造成重大责任外,万一对蒋委员长之安全上稍有不慎.很有酿成大规模内战之可能,当事者对于此点。今亦深致其恐惧之回忆。然而“双十二”事件之发生,实以东北军为主体,陕军之附庸,共产军以事后参加之地位,而转而成为领导的形势。

民国时期大公报

“九一八”以前东北军之是非,各方自有公论;然而“九一八”’以后,东北人身受国破家广之惨痛,流离飘泊之辛酸。由于事实之逼迫.“重返家园”之心情,普遍于每一个东北人心意中.然而回顾自身之力量,决下能单独达到“回家”之理想,张学良氏海外归来.即率部坚决拥护领袖,执行中央“剿匪政策”。努力自效,以待时机。但是东北军在西北展开剿匪期中.由于一再之重大损失,由于俘虏与实际接触之结果,于是政治信念动摇,秘密往还加多,去年以来,陕北剿匪工作,实已停止。于是东北军转而希望转变中央之政策,张对中央一再讨论之结果,而自身则已无法统驭其部下。绥远抗战爆发,更刺激张部之动摇,再加以许多人事上的摩擦,使问题益趋复杂。张在此种情势之中,以请求蒋委员长容纳其主张之心清,加上一时之昏急,遂发生临潼之不幸。

陕军之下级干部。亲见东北流离之苦,兼受绥战之兴奋,与受共产军之宣传,剿匪政策之执行,早成疑问,L级当局再因势而加上若干当前利益之考虑,与夫内心的不安,对“双十二”之支持,遂有与东北军并驾齐驱之势。

九一八事变

经江西封锁突围而出,困苦流徙二万五千里而至西北之共产军,在艰难流徙中对过去政策曾加以深刻的反省。内感行动过程中事实之教训,土地革命虽因于中国农村之性质,可以随时发生,而斗争之前途,距政权之获得为期甚远;外感国际情势之严重,眼见今日自身寄托之国家舞台,沉沦可待,遂渐舍弃阶级斗争之策略,而采民族革命的政纲。其在西北之方针,固然一方面修改自己之政治路线,以待对内政治问题之开展,一方面倡言立即对外,以博国人之同情,而实质上对内之期待甚为殷切。其与张杨部队之往还,盖为对内政治问题上入手之初步。“双十二”之突发,共军并未参加预谋,其关系人员之入西安乃在事变四日之后。彼等在西安之工作,首先在理论上反对狂热的群众与青年干部,指“双十二”为革命政党所不采的“军事阴谋”.消此举有酿成长期内战的非常危险,故力主和平,同此遭受青年派强烈之反对。

张学良陪蒋委员长于十二月二十五日离开西安之后.青龙派与群众大哗.后得张留京消息,战争空气达于沸点。经月余之酝酿.青年派军人与政治工作人物,逐渐有自由活动之势,而对方则三位一体。感情激荡,不可抑制,甚至激成少壮军人计谋暗杀高级将领十六员之大变。二月二日王以哲竟因此而遭狙击。当时局势混乱,势不可已,而坚决主和痛责少壮军人,首先以急行军撤退者,仍为共产军。

现在共产党之转变,在西北已有不少事实为之证明。在他们的政治理论中,认为中国不能倡导人民阵线.盖人民阵线为国内的对立,中国此时不需要国内对立,中国此时需要和平统一,以统一的力量防御国家之生存;同时不必反对法西斯,因实质上中国无法西斯.法西斯之条件,一方面侵略国外的弱小民族.一方面压迫国内的工农,中国国内任何势力皆无此第一条件也。

照中国实际政治情形需要,国家的政治机构应当走到“统一的民族阵线”。即是统一国力.集中力量,以求对外图存。

西北目前的局势,已成全国性的政治问题,不是过去任何一件地方事件可以比拟;同时不能不了解西北局面而下军民一般的心理。第一,厌战悔祸之心异常普遍;第二,大多数的军民绝无推翻国民政府的企图,最多不过是政策的商讨;第三,连过去坚强的反对派算上,对于蒋委员长勤苦谋国的精诚,已有深切的了解,只望从政治机构的改善上促进和平统一;一切皆可迎刃而解。

三中全会现已开幕,对于当前的政治大问题,当然要有一番缜密的商讨。不但水深火热的西北军民切盼着这次会议给他们好消息,全国民众也以异常关切的心情期待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