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是喜欢和合适我两个都想要”

 春日有喜 2022-07-23 发布于广东

“你为什么总是那么贪心呢?既要合适还要喜欢!”

在经历第三次相亲失败后,闺蜜红着眼睛转述上一个相亲对象撂下的话。

十分下头,但又十分的现实。

我们也是长大以后才明白,最终陪在我们身边的也许并不是那个我们倾其所有喜欢过的人,而是一个各方面都合适的人。

可能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个爱而不得的人吧,相比于最初的不到时的哭天抢地,后来的我们渐渐变得平和,开始接受生命的不可得。

我们悄悄把那个人放在心底,然后再余下的这一生,开始尝试着接受其他人,接受那个对我们而言更合适的人。

我们只有在经历过几次相爱和离别之后才知道,原来喜欢、合适以及在一起并不是一回事。




影《前度》里,从外地回港的陈均平及现任女友,在机场巧遇一时无家可归的前女友周怡且收留了她。

周怡发现眼前追求物质生活的陈均平,早已不是曾经拥有梦想,一起共渡患难的陈均平。

唯独不变的,是陈均平对周怡这位曾经分分合合,纠缠多年的前度思念如昔,始终没有放下过。

有人说,遇见凌晨会跑去给你买姨妈巾的陈均平,千万不要让他成为前度。

但我却清醒地发现,尽管他们相互喜欢,但不合适。

陈均平的天马行空、温柔体贴、理想,的确是他被周怡和阿诗爱上的理由。

但是他的心猿意马、三心二意、碗里锅里都住着不一样的人,是他必须被放弃的理由。

他这样的人,只适合当一时新鲜的情人,不适合当一个长期伴侣。

周怡就像藏着不定时炸弹的敏感体,随时随地情绪爆炸。

她脾性大,疑神疑鬼,说风就是雨,表达生气的方式永远是砸东西,掉头走人,刚烈得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但又十分的好哄。

后来周怡的几次爱情,出现得随机又带着误差,依旧是说爱上就爱上,随时随地一头扎进爱情里,然后那个被她爱上的人永远都是先她一步抽身。

周怡的爱很炽烈,很大程度上是被她内心的恐慌所驱使的。

她想用浓烈的感情获得一份强烈的连接感,害怕孤身一人的存在,内心只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小女孩。

但是,在现实世界里,喜欢、合适以及在一起并不是一回事。

你我都心知肚明,只是在逃避这个问题。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喜欢一个人可能只是被他身上的某个特质所吸引,遇见他之后,他成了你择偶的所有标准。

对你而言,喜欢这件事只和他这个人有关,你可以不考虑甚至忽略掉其他因素。

可合适意味着磨合,意味着在相处中找到一个彼此契合的点。

合适其实要比喜欢难得多,它不仅仅意味着门当户对,势均力敌,更意味着两个人有共同的三观。

现在的大多数人对于另一半的最终选择,可能不再是那个小心翼翼喜欢多年的人,而会是经过相处和陪伴,更佳合拍的那个人。

一厢情愿拼命去喜欢一个人太累了,不如就找一个恰逢对手,旗鼓相当的人。

当然,也许你们并没有那么幸运,即使互相喜欢或者彼此各方面都很合适最终也没有在一起。

毕竟爱情这件事,但凡有一点差池就不能算作好的爱情,自然也就不能有好的结果。

如果我才18岁,我可以在去找喜欢的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我也可以再等等那个心里的人。

可是我现在已经二十多岁,父母的担心,周围环境的压迫,不得已必须得选择那个合适结婚的。

和一个对的人在一起并不容易,所以我总觉得,“在一起”这三个字才是爱情的最高形式。

因为那意味着,你们彼此执着而勇敢,你们无畏于未来的风雨,你们终于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


相爱但不合适的人可以分手,但是因为不合适而分手后的人再相爱,真的不可以再踏进同一条河流。

在我的认知观念里,一直以来都没想过把喜欢和合适摆在天平上比较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慨也增多了,忽然发现合适慢慢地占了不少比重。

有时候选择伴侣也许真的像买鞋子一样,再喜欢穿几天都会因为脚疼而将它扔在一旁,到家就穿上既舒适又合适的拖鞋。

喜欢终究会变平淡,合适才会日久天长。

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遇到既喜欢又合适的。

晚安啦铁子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