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好沈阳故事 | 徐冰:传承东北大鼓 再现奉天风情

 乐水无涯 2022-07-23 发布于辽宁

沈河区万柳塘路14号,曾经的沈阳大学小河沿儿校区,那里是我工作过的地方。记得那时午休闲聊,同事们偶尔会说起“早年间就在这小河沿,最流行的就是进茶馆儿,边喝茶边听奉天大鼓,一家家茶馆里人声鼎沸座无虚席,说书艺人各展风采,一段段鼓书,一声声喝彩,热闹非凡...... 1958年全国曲艺汇演的时候,周总理还问过奉天大鼓艺人霍树棠,现在小河沿还有没有奉天大鼓,总理小时候还在这听过奉天大鼓呢!在奉天大鼓的演员中,霍树棠可算是佼佼者,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

图片
图片

后来,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在历史的碎片里,大致勾勒出东北大鼓的模样:东北大鼓原名奉天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古曲艺术,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一度盛行于沈阳,故又称奉天大鼓,奉派大鼓、奉调大鼓、辽宁大鼓。是清乾隆年间奉天(今沈阳)的民间艺人在东北民歌、东北小调的基础上,演化出的一种新的说唱形式,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此曲种一经问世,就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以及行云流水般的优美唱腔和雅俗共赏的表演形式,产生极大影响,在东北地区广为流传,并发展成风格各异的五大流派,遍及东北三省,流传到北京、天津、内蒙古等地。

清末文人缪润绂所著的《沈阳百咏》中曾有这样的诗句:“铁鼓敲来手不停,高烧银烛照中庭。梅花一曲春风调,人倚金闺彻夜听。”上世纪三十年代是东北大鼓繁荣发展的时代,有的艺人“撂明地”,有的艺人进茶馆演出,这些艺术家的表演,极大丰富了沈阳百姓的娱乐生活。

图片

东北大鼓主要由文学故事、音乐唱腔、表演三大部分组成。观众在欣赏东北大鼓时,既能听到情节曲折动人的故事,也能品味曲调优美的唱腔,还能看到惟妙惟肖的表演。在中国鼓曲艺术舞台占有重要地位。东北大鼓名家辈出,各显风韵。代表人物有朱玺珍、缪润绂、刘问霞、霍树棠、刘兰芳、霍大顺等。

新中国成立后,以霍树棠为代表的的奉派东北大鼓艺人,开创了东北大鼓鼎盛时代,推动东北大鼓艺术的发展。霍树棠的嗓音宽阔洪亮,他将京韵大鼓和皮影戏的一些声腔融合到了东北大鼓当中,使东北大鼓具有了刚健爽朗的特色。当今的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刘兰芳曾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得到过霍树棠先生的教导,在霍树棠先生的口传心授下,刘兰芳学习了东北大鼓三国段《虎牢关》《千里走单骑》等。在霍树棠晚年,他的孙子霍大顺常伴其左右,爷爷霍树棠将自己创作的东北大鼓经典作品《杨靖宇大摆口袋阵》一字一句口传给了霍大顺。霍大顺继承了霍树棠的衣钵,一直从事着东北大鼓的演出和教学工作。2006年5月20日,东北大鼓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霍大顺先生成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的传承人。

图片
图片

霍大顺在表演中

曾经风靡沈阳城的东北大鼓,如今却逐渐走向了衰微。尽管在2006年东北大鼓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年轻人仍然很少有人了解东北大鼓,相关表演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一方面,是东北大鼓艺术表现形式的局限性,使之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的艺术欣赏需要。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兴盛、信息时代的来临、娱乐资源的极大丰富,都对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部分写进报告中。近年来,沈阳市政府多次提出“盘活用好文物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沈阳市政协会议也多次强调,应着力挖掘沈阳文化,助力沈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笔者所在工作单位沈阳大学的校领导,十分注重发挥高校优质资源推动沈阳地区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鼓励师生为沈阳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贡献。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沈阳大学音乐与传媒学院选拔了多名优秀学生学唱东北大鼓。今年六月,在第七届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幕式上,沈阳大学的学生以东北大鼓创编曲《话说老沈阳》深受观众的喜爱。这首演绎着沈阳的历史、民俗和城市风情的《话说老沈阳》,讲述着一个美丽的奉天老沈城的故事,它不仅唤起沈阳人对故土的热恋,更是沈阳城市的一张名片,使人难以忘怀。未来沈阳大学将通过师生的不断努力,为大家呈现更多具有代表性的东北大鼓作品。

图片

演出现场

作为文化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以弘扬和传承沈阳地域文化为己任,为沈阳地区培养优秀的文艺工作者与接班人,讲好沈阳故事,树立美好沈阳形象。作为政协委员,应积极履职尽责,为沈阳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献计献策,以自身实践传承沈阳文化,留住沈阳美好的文化记忆,传承创作与传播弘扬沈阳文化的艺术精品。

图片

徐冰

沈阳市政协委员

沈阳大学音乐与传媒学院院长


 市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供稿 
市政协全媒体工作室出品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