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太湖七都赏中国乡村百年画卷

 苏迷 2022-07-23 发布于上海
《苏州日报》2022年07月22日 A05版

  □苏报驻吴江区首席记者 王 英

  这里有最美的太湖岸线,这里有吴风越韵的文化根基,这里有独树一帜的人文资源,这里有中国社会学的研究样本。

  这里是吴江七都镇,一个太湖边的精致小镇。

  这里是中国的江村,这里有中国乡村的百年画卷。在这里,“美美江村”愿景正一步一步实现。

  去江村Club,听江村故事品费老家宴

  7月15日,“费老家宴”夏季版在七都镇江村Club发布。

  在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中,七都风情、江村记忆在唇齿间流淌。具有浓厚文化基因的“费老家宴”,承载的是七都这个太湖小镇的风土人情和百年“江村”的历史印记。

  “我常回家乡,借以解馋的机会不少。我一向喜欢吃油煎臭豆腐,闻闻臭,吃吃香,越嚼味道越浓,舍不得狼吞虎咽。”在费孝通的《话说乡味》中,他这样描写家乡的美食。

  从吴江的开弦弓村,到世界的江村,这座太湖之滨的小村落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故事,不止有26访江村留下的《江村经济》,还有志在富民、皓首不移的追求和探索,以及众多承载着江南风土人情的美食。

  “费老家宴”是费孝通家乡人的宴席,菜品是根据费老喜爱或者在其著作中提到的菜品精心定制。选用的是江浙居民日常饮食食材,味型立足苏州,全宴使用荤素原料超过40种,所有菜品均无壳无核无骨无刺。四个季节宴席的不同版本,除“油煎臭豆腐”一味外,全年24道冷菜、32道热菜以及12道点心无一重复。

  “费老家宴”还把七都茶会引入宴席,吴江非遗“熏豆茶”及9样各具特色的茶点组成风情体验套餐。

  细品“费老家宴”,感受的是费老的乡土情怀,是费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探寻。

  开弦弓村,百年江村,这是七都独树一帜的人文资源。这个因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而闻名于世的村庄,近百年来一直是世界了解中国农村的窗口。

  为探索开弦弓村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2020年6月,吴江区成立开弦弓村综合提升项目指挥部,由区长担任指挥长,随即开弦弓村综合提升项目拉开建设大幕。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建设,一幅江村百年新画卷已在这里徐徐展开。

  “一心、一廊、三村、四园”,小村落变身网红打卡地

  最近,开弦弓村又一个新晋网红打卡点——幸福凉茶馆开始对外营业。

  这家凉茶馆,来头可不小。50平方米的茶馆店使用的房屋,有着100多年历史。村里把老屋统一回收、整修后,开出了这家凉茶馆,原房主——开弦弓村村民谈玉珍被聘为这间茶馆的“大掌柜”。

  “每天早上8点到中午11点、下午1点到5点钟我都在这里。来客人了,就给他们泡上一碗熏豆茶,让客人们品尝一下开弦弓村的特色茶点。”谈玉珍说。

  除了幸福凉茶馆,开弦弓村近期开出的新业态还真不少:定胜高、种豆得豆、叁味蔬屋、乡建工作室……

  下月中旬还将开出一些:七约米酒坊、乡土泥玩社……

  这些业态,听着名称大体能猜想到其“主营”的业务,定胜高,主营七都镇当地特别有名的一些糕点——定胜糕、麦芽塌饼等;叁味蔬屋全部使用当地产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榨汁而成,既养生又好喝。

  新的业态大都利用村里废旧的民房、校舍、仓库等改造而成,装修古朴而有味道,如果时间允许,非常值得去走一走,看一看。

  这些全新的业态,加上之前已经运营的江村Club、江村文化礼堂、驻村教授工作室等,让开弦弓村,这个小小的村落,成为一个集研学、文旅、沉浸式体验等各种功能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

  “开弦弓村综合提升项目的蓝图已经描绘清晰,围绕'一心、一廊、三村、四园’的空间布局,打造以文化为核心、系统运营为支撑的'中国·江村’客厅。”开弦弓村综合提升项目专班副班长苗大伟介绍,“一心”是江村的中心区域。“一廊”“三村”是指围绕风景好的荷花湾村、费孝通调研学术浓厚的开弦弓南村和开弦弓北村,打造一条江村百年发展画廊,在这个画廊中,将分布沉浸式体验点位和费孝通调研点位,江村Club就是百年发展画廊中的一个点位。“四园”即江村1936南园、北园,太湖蟹园,快乐桑园。

  按照规划方案, 江村1936南园、北园将真实还原1936年的劳作场景,今后可让游客体验大汗淋漓的农耕生活,寓教于乐;占地500亩的快乐桑园中,不仅设置了可供游客零距离学习体验的蚕桑丝绸文化展示区,同时还将利用费达生当年所在的缫丝厂,打造成集特色美食、住宿、购物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以文化体验拉长消费时间,打造研学文旅高地。

  7.8公里南公堤,览太湖最美风光

  七都“美美江村”的画卷远不止一个开弦弓村。

  七都还拥有太湖南岸、浦江之源这与生俱来的自然禀赋。这里将23公里太湖岸线拥揽入怀,全长7.8公里的南公堤是七都太湖岸线最美的风光。

  7月15日晚上,位于南公堤畔的江村Camp正式开营。这个由一个帐篷营地、4台市集小车和一个水上运动区构成的区域,是七都镇打造的又一精致网红打卡地。这里坐拥南太湖一线湖景,以“咖啡+花园+营地”为主题,旨在为市民百姓营造一个休闲、娱乐、健身、赏景的好地方。

  南公堤是太湖岸线庙港段的一条太湖防护堤,位于丁家港以东、庙港大桥以西。这条环湖大堤与太湖风光相依相偎,走在堤上就能近距离欣赏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美景。

  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七都对南公堤进行了景观提升修复。“在修复的过程中,我们为南公堤安装了路灯,建设了小景点,扶正了湖边原先东倒西歪的树木。”七都镇副镇长徐菲菲告诉记者,南公堤上有个野柳滩,这里的柳树造型别致,特别具有美感。其中有一棵“特别孤独”的柳树,已吸引了不少人特意远道而来,专程打卡。

  江村Camp,紧依风景优美的南公堤而建。在这里,可以踏着古栈道徒步在太湖之上,吹着徐徐微风,凝神远看波光粼粼的湖面,近观茂盛的芦苇荡,细看鱼儿的嬉戏,远看水鸟的追逐,领略不一样的太湖风光。

  当然,这里还将通过各类主题活动的持续举办,为居民及游客提供各种赏心悦目的旅游体验,展示太湖七都“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新风采。

  还原“太湖第一溇”,老街正在变模样

  七都,因太湖而兴,太湖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七都人。溇港文化,是太湖赋予七都的又一笔宝贵财富。

  再过两个月,等到9月底,趁着暑气退去,新秋到来,就可去吴溇老街逛上半天,领略昔日“吴村烟市”的繁华景象。

  七都镇吴溇老街,因太湖的三十六溇、七十二港之一的吴溇而得名,自古以来便是当地的水运、集散、街市中心地。

  为了深度反映“溇港文化”,还原记忆中的“烟火气”,2020年年底,七都镇启动建设了吴溇老街综合改造及环境提升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5%,预计今年9月底基本完工并对外开放。

  吴溇老街呈“一轴一带”十字交错的格局。其中,南北向“一轴”长380米,主要打造文创街区,东西向“一带”长280米,主要打造生活街区。

  这条吴溇老街还是值得期待的,吴溇孙宅,经过修缮,已经部分恢复了当年英姿。宅子坐北朝南,现存三进。孙宅建筑面积1137平方米。

  记者了解到,孙家老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宅主孙氏为吴溇望族,其二十代孙生有三子,分别为长子孙本礼、次子孙本文、季子孙本忠。孙本文为我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孙本忠是近代蚕桑学家,孙本文的次子孙世实,是抗战英烈,为抗日救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老街上,新的业态正逐渐形成,其中有一家名为“书里为白”的书房已经开业运营。这家店铺到底经营些啥,市民朋友不妨亲自前往一探究竟。此外,老镇源、仁昌顺、墅家茶楼等业态已经入驻。

  这里,在改造提升的过程中,已融入了智能化和智慧化景区提升,以及数字化人民币应用场景。未来,互动式电影、沉浸式剧本杀等社交新宠也会在这里“席珍待聘”。

  七都镇党委书记蔡建忠表示,当前,七都正努力推动文旅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让游客走近原桥、原河、原村、原生态,听着蛙声入眠,伴着鸟鸣醒来。诗情画意、人文荟萃的七都正精心梳妆,打扮一新,期待人们到七都切身体验。

  探古寻桥品味溇港

  从沿湖到环湖,七都的美,朴实而又纯粹。因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七都的美厚重而又隐秘。

  感受溇港之韵的同时,去探寻一下七都的古桥、古树、古迹,那绝对会开启一场美丽的邂逅。

  2020年,七都镇与吴江区文联共同启动了“七都古桥探寻暨油画写生(创作)活动”,在吴江区画家协会的参与下,探寻七都古桥进行油画创作。这项活动持续了两年,创作了41幅油画作品,为七都增添了一份珍贵的艺术资源和文化财富。

  就在画家们进行油画创作的过程中,深藏在七都深闺中的一颗颗“珍珠”也被发现。“探寻活动让七都镇探寻到许多名录以外的古桥,扩增了古桥的数量。”徐菲菲告诉记者。

  七都的古桥,可书可画,这里有吴江现存最古老的桥梁——东庙桥,这座桥展现了高超的桥梁营建艺术;也有充分考虑七都小粉土质,将底盘石和桥墩直接筑在地基上的洪恩桥;还有吴江唯一以分节并列和纵联分节并列两种方式砌置拱券的广福桥。而且,很多古桥上,都刻有桥联,既可以让人欣赏到桥联艺术,也体现出七都农作生活以及七都人讲义气的性格。

  古桥见证着跨越世纪的“江村1936”,讲述着烟波渔隐的陆港旧事,也记录了如今江村的崭新面貌,书写了南公堤岸的古韵新风。透过古桥,更能体会江南乡村的生活变迁。古桥展现的是历史,联通的是乡愁,跨越的是古今。解码古桥的文化基因,不仅可以看到“一万里束水成溇,两千年绣田成圩”的溇港文化,也可以看到“从乡土中来,到乡土中去”的社会学文化,更可以看到“阅尽诗书、读史论道”的国学文化。

  如今,41幅油画作品正在浦江源太湖蟹生态养殖示范园的二楼区域进行展览,借着这次活动,七都镇也乘势推出了三条古桥探寻路线——体现宋桥古朴、素雅之美的“寻宋之旅”,见证七都人民繁华生活的“湖塘之旅”,满载乾隆下江南故事的“南巡之旅”,让市民游客到七都来一次身心浸润之旅、文化熏陶之旅和思想充盈之旅。

  □本版摄影 徐志强 杨海石 潘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