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暑练心境

 熟年人生 2022-07-23 发布于上海

今日大暑。夏季的第六个节气。将迎来15个连续蒸煮的日子。

古人吟诵24节气诗词很多。关于大暑的古诗,最惊讶的是唐代诗人王毂杂曲歌辞·苦热行

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五岳翠乾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何当一夕金风发,为我扫却天下热。

诗句中的万国如在烘炉中”。想象(王毂唐乾宁五年登进士及第那年代898年,1000多年前,也是世界多国进入十分酷热的年代。

天气炎凉,这是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人也是一个小宇宙。此时此刻修炼心境显得十分重要。

有学者说:大暑已至,人若心静,自然觅得一处清凉。其引用观音阁师父了空住持的经典善文“大暑的三种智慧,人生的三种修行”:一是窗下清风,心静夜凉二是苦夏不苦,人生有福三是寒来暑往,化伏为安

有这样一首禅诗:“一瓶一钵一诗囊,十里荷花两袖香。只为多情寻故旧,禅心本不在炎凉。”

大暑也正是赏荷采莲的大好时机。网络上有很多荷花的美照和歌曲,让人赏心悦目。

吴冠中先生的《赏荷》画作会立刻让观众心情安静下来。宁静中又有丝丝萌动。

一般人遇到40度高温的大暑,就躲避在家中吹着空调。

但也有一些精力充沛的成功人士。大暑日跑到高尔夫球场。在朋友圈晒图:

上海今天41度以上的高温,打了4个半小时的球,18洞全场。喝了两瓶盐汽水、4瓶矿泉水加两罐啤酒……

有动必有静。也有歌唱家特意赋诗一首:

烈日骄阳大暑炎,

熏蒸烤煮奈何天,

品茶消夏慵摇扇,

闲赋歌诗半作眠。

2022年的大暑。国内许多地方,包括上海,还处在被新冠疫情的折磨过程中。有网友转发的一则“甘肃疫情,谁会关心?”。

并由此发出感叹:上海人在疫情期间的苦,是因为上海是经济中心而倍受全国上下,甚至全球关注。也因为上海平时总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国领先造成疫情期间市民实感的巨大落差导致“民怨”四起而引人注目。更因为上海市民的民主意识、批评意识强,造就其遇到不正常的情境多会发声,且真实的声音基本多能传出去而被外界所关注、了解。其他疫情地区的人没多少有如此幸运的。

只有你走过并在不同地方生活过,了解当地的政府文化和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态,就知道上海人民疫情期间的苦被自媒体时代的各类“媒体”有限地放大 了一点点,而外地疫情期间百姓的苦却被屏蔽了许多。

无论是被放大,还是被屏蔽,都不完全是真相。讲真话不易,了解真相难,才是这个社会令人深思的问题。

大暑节气,修炼心境。也总不会脱离生存的现实。有失望,但不能绝望!不能坐以待毙,还得积极行动。用真诚、善良和正义,迎来人间正道风清气爽!

七绝·大暑

万物无尘不可收,

天然气象总相宜。

风光最美如花艳,

一片红霞满地披。

七绝·大暑

暑气蒸腾大地凉,

蝉鸣噪树叶飘香。

风吹草动蛙声起,

一片丹心映日光。

2022年7月23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