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第一部禁书:国人不让看,却影响日韩数百年!

 老黄说史 2022-07-24 发布于河南

所谓禁书,是指禁止刊行或阅读的书籍。史上最惨烈的禁书,当数秦始皇的“焚书”之举了。

中外文学史上,被禁之书多达数千种,而中国的文学书籍的频繁被禁,则是始于明朝。

主要原因,是因为志怪传奇小说到了明朝后,其题材更加广泛了,深入到人性的方方面面,因而会出现一些“少儿不宜”或“引起读者不适”之类的作品,所以,才被官府下令禁止刊行与阅读。

明代所禁之书有十多种,其中首先被禁的,并不是人们所熟悉的《金瓶楷》,而是一本名叫《剪灯新话》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剪灯新话》是部什么样的作品呢,以至让明廷将其禁毁?

《剪灯新话》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瞿佑。瞿佑是钱塘人,少有诗名,曾被当时诗坛领袖杨维桢,称赏为瞿家的“千里驹”。

明太祖洪武年间,瞿佑出仕,历任仁和、临安、宜阳等县训导,后升任国王府右长史……

瞿佑一生著述很多,《剪灯新话》便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作品。《剪灯新话》在洪武十一年就已编订成帙,以抄本流行。永乐十五年,瞿佑以七十五岁高龄在流放地保安重新校订《剪灯新话》。

瞿佑生活于元末明初的动荡年代,人们对于正统儒学已失去兴趣,阅读喜好转而趋向世俗与猎奇。

瞿佑的《剪灯新话》适时而生,书中的故事为为男女之情——或是人与人的婚姻,或写人与鬼的爱情,都突出强调一个“情”字。

对爱情和美好婚姻的渴望,是广大妇女的共同要求,但她们的要求却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被扼杀了。

书中有篇《金凤钗记》,主要描写的是吴兴娘的鬼魂追求人间真爱的故事。

吴兴娘和崔兴哥自小订婚,由于兴哥随父宦游远方,十五年不通音信,难圆婚事,结果郁郁成疾,半载而终。

但死后的兴娘并不甘心,她有着“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执着,其鬼魂终于与兴哥相会,并与兴哥私奔他乡,相亲相爱地过了一年夫妻生活。

最后,当她身份揭穿不得不离去的时候,还用鬼魂附体的办法,要求父母将妹妹庆娘嫁给兴哥,续了前缘。

这样的“故事”,在当时算是一股“清流”。《剪灯新话》的问世在当时沉闷的政治环境中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喜爱与共鸣。不仅贩夫走卒、土豪乡绅手不释卷,就连正规官学——太学里的儒生也对其爱不释手,以至荒废了学业。

其后,仿拟者纷起,类似的《剪灯余话》、《效颦集》、《觅灯因话》等也相继问世。

《剪灯新话》摆脱了宋人之“托往事而避近闻”的风气,讲当下故事,思当今之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叙述故事的同时,也注重了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思考。

在《剪灯新话》中,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三人世界:普通男女的情爱世界、文人士子的内心世界以及鬼神世界。

这“三个世界”均以元末战乱为背景,统一构筑了一个末世的全景图,有着明显的“乱世文学”特征。

正统斗不过“邪恶”,这是卫道士们所不愿看到的,书中摹书普罗男女的畸变离奇隐秘,以及人鬼相恋的“一如人间”,直接为正统所不容,所以,很快就迎来被禁的结局。

据顾炎武《日知录之馀》卷四“禁小说”记载:“正统七年二月辛未,国子监祭酒李时勉言:近有俗儒假托怪异之事,饰以无根之言,如《剪灯新话》之类。不惟市井轻浮之徒争相诵习,至于经生儒士,多舍正学不讲,日夜记忆,以资谈论;若不严禁,恐邪说异端,日新月盛,惑乱人心。乞敕礼部行文内外衙门,及调提为校佥事御史,并按察司官,巡历去处,凡遇此等书籍,即令焚毁,有印卖及藏习者,问罪如律,庶俾人知正道,不为邪妄所惑。从之。”

《剪灯新话》在国内虽然被禁了,但是,却没能阻挡住它迈向世界的步伐。《剪灯新话》是我国最早走出国门、影响世界的古典小说集之一。它从15世纪起就开始风行于朝鲜,后来流传到日本。

《剪灯新话》多以元明之际的战乱纪实、文人罹祸和儿女情恋(人鬼恋)为主题,这类主题使它在日韩及越南得到令人惊异的接受:

那里的读者普遍欣赏瞿佑的“故事”情节和“话语”方式,许多作家因此受到启发而把《剪灯新话》视为小说创作的最高典范,它流行于这些国家正处于内战或这样的黑暗时代之后。

《剪灯新话》流入日本后,深受日本读者的喜爱,并对日本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江户时代开始,他们就开始对《剪灯新话》进行翻译与改写,并进而对日本鬼怪文学风格的确立与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比如《剪灯新话》中有则《牡丹灯记》(《牡丹灯记》讲述的是,刚刚丧偶的乔生正月十五夜遇女鬼符丽卿,最后死在了灵柩中,二鬼随后经常出来害人,最终被铁冠道人送往阴间的故事),传到日本后,被日本作家模仿,并形成了一个“牡丹灯”系列故事。

即使是到了现代,还有导演将“牡丹灯”系列故事翻拍成电影,可见其影响力与生命力是多么巨大与顽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