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菜根谭》8句处世良言,最好背下来

 生活哲理与健康 2022-07-24 发布于广东

明代万历年间,洪应明写了一本《菜根谭》。

从宋朝到明末,这类写修身自省,为人处世的语录书不少,但能够但能够风靡至今,被誉为畅销名著的只有《菜根谭》。

《菜根谭》和《围炉夜话》、《小窗幽记》一起,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菜根谭》一书,糅合了儒家、道家,释家智慧,形成了一套简明、至上的法则。

如今,这本书在中国并没有多畅销,但是却被日本企业管理界视为企业管理的“指南”,业务推销的“参谋”,企业家修身养性的“教材”。日本企业家认为,《企业管理》一书可以不读,《菜根谭》不可不读。

这篇文章就从中精选8句良言,与朋友们一起领悟前人的智慧。

一、温暖阳光的人,更多福泽

在《菜根谭》中,有这样一段话:“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唯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这段话意思是说,自然界的气候规律,天气暖和时万物就生长,天气寒冷时,万物就丧失生机。做人的道理也和大自然一样,一个性情高傲冷漠的人,福分自然比较浅;只有那些个性温和而又热情助人的人,他获得的福分不但丰厚,给别人留下的恩泽也长久。

现实生活中我们见过性情高傲冷漠之人已见过性格温暖热情助人的人。

对于那些高傲冷漠的人,我们会不由自主的不想靠近,遇到那些特别温暖热情助人的人,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

既然如此,换位思考,我们就要尽量去做一个温暖,热心助人的人。这样的人,带给别人的不光是物质上的帮助,还有心灵上的慰藉和感动,会让遇到你的人也因此受感染,变得温暖阳光,乐于助人。

二、责人宜宽,责己宜严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段话:“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

这段话意思是说,对待别人要宽厚,要善于原谅别人的过失,把有过错当作无过错,这样才会心平气和;要求自己应严格,应在无过时也要时时找找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增进品德。

现实生活中,即便是修养再好的人,也比较容易对别人严格,而对自己的过失和缺点,随随便便就放过了。

这是人性使然。但对那些对自己要求更高的人,则要反人性,不断修炼自己,精进自己,才能脱离蒙昧。才能真正脱离人的动物性。这正是厉害的人和普通人的区别。

像我们熟悉的美国伟人富兰克林,晚清重臣曾国藩,都是每天不断反省、修正自己的缺点,才让自己人格和品行,逐渐修炼成人类中数一数二的存在,也间接帮他们达成了在这世间的功业。

三、文无奇巧,人品本然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文无奇巧,人品本然。”

这句话意思是说,文章写到最好的境界,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只是把自己思想感情表达的恰到好处;品德修养达到最高的境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使自己回归到纯真朴实的本性而已。

的确,那些流传甚广的诗词文章,都是非常朴实自然的,比如朱自清的《背影》、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

而那些修养非常好的人,看起来往往都非常平时自然,朴实谦虚,比如华人首富李嘉诚,比如钱钟书杨绛夫妇。

而我们很多人,常常喜欢追求奇巧,但实际上,许多东西发展到极致,反而看起来非常平实普通,没那么纷繁复杂。

四、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

小时候,我的一个世伯是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所以一段时间,他们家门庭若市,经常有人来拜访。

大概过了几年后,这位世伯退休了。然后非常明显地,就感觉到来他们家的人少了。再后来,简直可以用“门庭冷落”来形容了。

所以从那个时候,我就对人情冷暖有了一些感受。

成年后看《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对这种情况形容得十分贴切:“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意思是说,人情关系并不总同春光一样美好,只怕也有像秋天一样冷冷清清的时候。

只能说,古人对于人情世故的体悟太深刻了。

五、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

《菜根谭》里有一句话: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

意思是说,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接受,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说到这里,想起有些做父母的,或者有些职场上的领导,在责备孩子或下属的时候,责备得非常狠。

可能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好心,但过分的指责,反而会让对方难堪,教导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更有甚至,还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所以,这也告诉我们,即使是别人错了,我们指出错误,或者责备别人,也不能太过,要注意方式方法。

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以希望太高,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做到。

六、讲学不尚躬行,如口头禅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知道研究学问,却不注重身体力行,那就像一个不懂佛理,只会诵经的和尚。

尤其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读书学以致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职场上,曾见过很多人,书倒是读得不少,但是一到实际工作中,就不灵光了,只能说,这些人读书读得太死了,根本不知道怎么应用。

收藏家马未都曾说过一句话,他说,今天很多人读了很多书,但生活却依然过得不是特别满意,主要愿原因就是在应用上出了问题。

除非是专门做研究、做学问的,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读书的目的,都是为了在生活中应用,为了改变我们的人生现状。

所以,读完书,试着将书中好的理论或方法,应用在职场中,在生活中,或许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读书的价值。

七、为官公廉,居家恕俭

《菜根谭》中有一段话:居官有二语,曰:唯公则生明,唯廉则生威,居家有二语,曰:唯恕则情平,唯俭则用足。

意思是说做官有两条原则,就是只有公正无私才能判断明确,只有清白,廉洁才能使人幸福,自家有两条原则,就是多替别人设想心情自然平和,生活节俭朴素,家用自然充足。

尤其是在居家原则这块,我觉得说得特别有道理。

家庭生活中,常常听见抱怨、埋怨对方的。但其实,如果能设身处地,多站在别人角度想想,自然不会有那么多抱怨,家庭关系也容易和谐。

另外,持家的人,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如果比较节俭,会安排,会计划,那么不但家庭日子过得舒心,还能在财富上有所增长。

就像香港女星刘嘉玲,多年来就以善于投资在业内被人津津乐道。就连梁朝伟的工资,也是交由她打理。

这些年,在刘嘉玲的打理下,不光资产已经数十亿,光是物业,在内陆和香港也有不少。

可是同样是大明星的老婆,另一个知名男明星的老婆,就只知道花钱,结婚几年间,已经挥霍掉老公辛苦挣来的好几亿财产,没办法,那个男明星和她离了婚。

所以你看,男人在外面挣钱很关键,女人在家如何打理也很重要。遇到一个会持家的好女人,你的财富会不断增值,但是遇到只会败家的,你再辛苦也没用。

就像那句俗话说的:“男人是赚钱的耙耙,女人是管钱的匣匣”,管钱的管不好,赚钱的累死,也还是做无用功。

八、成功时更要戒骄慎言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衰后罪孽,都是盛时造的。故持盈履满,君子尤兢兢焉。”

这段话意思是说,年纪大时体弱多病,都是年轻时不注意爱护身体所招来的;一个人失意以后还会有罪孽缠身,那都是得志时埋下的祸根。因此一个有高深修养的人,即使生活幸福,事业成功,都要兢兢业业戒骄慎言,为今后打下基础。

说的就是我们在万事顺遂的时候,更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

晚清重臣曾国藩一生,就非常注意这一点。即使他晚年,已身在高位,权倾朝野,做事仍然兢兢业业,谨慎小心。

不仅他自己如此行事,就是对兄弟儿孙,他亦是这样约束教导的。

因此曾国藩虽然身居高位,但结果却很圆满。这一切,都是他从一开始顺遂得意的时候,就严加注意打下的基础。

所以,对我们普通人也是如此,越是得意的时候,越要兢兢业业,谦虚谨慎,这样才不致在失意的时候招来祸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