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路军爆破专家,发现“土坦克”弊端,7层棉被依然被日军击穿

 兵说 2022-07-24 发布于云南
作者:朱炳东
抗战时期,因为没有大炮,八路军攻打日伪的炮楼非常困难。可不打掉日军的炮楼、碉堡,就站不住脚,打不开局面。1940年春,原东北抗联干部王凤麟从延安来到山东,分配到鲁中。王凤麟带领一班人经过摸索,渐渐掌握了爆破攻坚的方法。
实战中,战士们带着炸药包,利用地形、地物接近敌人碉堡、地堡把炸药包一放,拉响导火索,再跑开,这套流程是王凤麟他们用鲜血换来的。
日军炮楼
打炮楼、打炮楼,在山东鲁中军区首先开展起来。在鲁中,因为山区的缘故,石砌的围墙村村几乎都有,敌人把大石块垒起来就是碉堡。无论大小战斗,总要面对坚固的工事。开始攻打敌人据点时,是在火力掩护下,几个人抬着笨重的梯子架在围墙上,战士们英勇地爬上梯子向据点里进攻,这种方法在敌人没有察觉时有效,敌人一旦发觉,战斗就很困难,有时战士们爬上墙头,被敌人的大刀砍过来,或被敌人的刺刀捅下来,或被敌人推倒梯子。有时爬上城墙的战士,还会被蜂拥而来的敌人撵下来。有鹿砦的据点,还要拉开鹿砦才能接近据点。拉开鹿砦难免有响声,容易惊动敌人。
鲁中军区有不少战士,原先是煤矿工人,熟悉使用炸药,威力大的黄色炸药从煤矿里面偷运出来,爆破有了条件。
王凤麟他们伏击日军,埋地雷,拉火,再开枪效果不错。开始炸炮楼、炸围墙时,由于炸药放进容器内爆炸威力大于常规,王凤麟把用井下爆破的方法打眼、装药、点火这一套流程用在炸敌人工事上,术语就是“内炸”。在炮楼、围墙脚下,用锤子和凿子打眼,把炸药包塞进去,点火,和矿井里爆破作业一样。无论偷袭还是强攻,爆破手不仅要带着炸药包,还要带上锤子和凿子。往往一个眼没凿完,敌人就发现了。敌人朝爆破手打枪、扔手榴弹,敌人火力下作业爆破手伤亡惨重。
再者,强攻时,爆破手被敌人火力压制,无法接近爆破目标。团参谋长于松江设计了一个“土坦克”,一个木柜子上面盖了三四层浸湿了的棉被,下面又装了3个轮子,人躲在里面推着走,经战斗试验,这种“活动工事”只能防手榴弹破片,敌人机枪照样打穿。后来把棉被加到7层,可以挡住枪弹。
“土坦克”目标大,棉被一围,人在里面又看不见四周,好不容易推到敌人碉堡前凿洞时,“土坦克”被敌人机枪连续射击,7层棉被依然被打穿。在攻打新泰县张家栏子据点时工兵排爆破手伤亡严重,这种“土坦克”不适合战场应用。跑到敌人围墙、碉堡下开洞凿眼,一是耽误战机;二是叮当锤击声等于给敌人报信。
1941年2月,二团夜晚攻打徐家楼据点。
徐家楼据点外面有围墙环绕,厚实、高高的。炮楼有两个,可以互相火力支援。爆破方法还是“内炸”。“土坦克”虽然改进加厚,日军“九二式”还是打穿了“土坦克”,几个爆破员都牺牲在半路上,几辆“土坦克”停在那里。
王凤麟见“土坦克”目标大,接近不了围墙,就让3营佯攻,吸引敌人注意,要刘厥兰从另一个方向去炸掉敌人碉堡。把炸药包放在围墙与碉堡的结合处,那里有个凹处。当时爆破员引爆的办法是:用“土坦克”送炸药包到敌人碉堡下后,凿洞后,把炸药包塞进去,再用火柴点燃导火索。不用“土坦克”时,先点燃导火索,爆破员抱着炸药包,跑到预先看好的位置,把炸药包放下再撤离。
日军在炮楼里开枪
刘厥兰捡个大炸药包,点燃导火索,抱着炸药包冲了上去,可是天黑,到围墙后,找不着王凤麟指定的位置,来回窜几次,眼见导火索快烧完了,刘厥兰不管三七二十一,把炸药包放在围墙根下,赶快跑了回来。“轰隆”一声巨响,围墙被炸倒了,炮楼却毫发无损。王凤麟火大了,刘厥兰是他器重的人,之前从来没有训过,这次他冲着刘厥兰吼道:“你咋搞的!叫你炸炮楼,你炸墙干啥?”
话音刚落,炮楼里的机枪声,停了下来。机不可失,部队立即冲进围墙,蹬上炮楼,发现炮楼里的日军都迷迷糊糊的,显然是被炸药包震昏了。进了围墙,很快把敌人消灭了,拔除了徐家楼据点。
这次战斗过后,王凤麟与工兵排总结经验:
一,只要炸药位置摆放得好,不用再带锤子、凿子挖洞“内炸”,“外炸”一样可以炸倒围墙。
二,“土坦克”很呆板,目标大,防护差,只要肯动脑筋,爆破员不用“土坦克”一样可以接近目标。
三,爆破员送炸药包前,如何选择爆破点,如何选择道路,如何不迷失方向等。
王凤麟告诫工兵排的战士:“一个好的爆破员,越在敌人封锁很紧的时候,越要沉着、冷静、机动。敌人的子弹总有打完的时候,我们就利用他换梭子、压子弹的短暂时间,果敢、迅速冲上去。敌人的枪不可能从射击孔里伸出来向碉堡根射击,子弹又不会拐弯,因此,越接近碉堡越安全。”
徐家楼战斗后,爆破手送炸药,再没有使用“土坦克”与锤子凿子。可是把炸药包放在碉堡脚下,往往只是把碉堡下部炸个洞,敌人依然从射击孔里射击。大家开动脑筋,把炸药包绑在木棍上支在碉堡射口下或碉堡中部炸药包悬空爆炸威力更大,这样又解决了一个难题。
胡奇才(左)与李福泽
在泰安茅茨战斗中,是开展爆破攻坚以来最顺利的一次,是没有爆破手伤亡。日军一个小队盘踞在一个大庙里,被特等射手封锁住门窗。爆破手娄长荣送上炸药包点火时,日军一打枪,娄长荣一紧张,点火时,没点着导火索,倒先把包炸药的布点着了。娄长荣更慌了,连忙跑开了,结果用刘厥兰的话来说:“30多斤炸药,全熬了膏药。”
参谋长于松江皱着眉头,要刘厥兰上,刘厥兰看好跃进的道路,先点着导火索,摸爬滚打,放好炸药包,立即跑开了。“轰隆”一声,大庙被炸塌了。日军全部被压在大庙里,非死即伤。
战后在讲评时,干部战士都对“点火”议论纷纷,都认为点火需要改进,很多爆破员的牺牲与炸药包点火有关。先点火送炸药,白天里,导火索“呲呲”冒烟,黑夜里,人带着一颗火星跑,容易暴露目标。把炸药包送到再点火,有时火柴擦几下,擦不着,停留时间长了,爆破员也不安全。
爆破员都在为这事伤脑筋。刘厥兰更是茶饭不思,想到徐家楼战斗中自己抱着点着导火索的炸药包,慌得窜来窜去,还没有找到位置就只得放下了。他去找王凤麟团长,想问王团长有什么高招。
他到王凤麟那里去,看见王团长把一个迫击炮弹弹头卸掉了,插上一个手榴弹的把。原来王凤麟想搞一个大威力手雷。刘厥兰情不自禁地说:“爆破的'点火’要像手榴弹拉火那样就好了,啥时候用,啥时候一拉……”
说道这里,两人眼都一亮:“点火”问题解决了。
就这样,一边打仗,一边改进,他们终于把爆破攻坚的战术完善起来。爆破科目成了连队必训内容之一,极大地提高了部队战斗力。总部闻讯后,要求山东纵队总结爆破经验,在全军推广。山东纵队把来电转到1旅1团(王凤麟借调到1团当副团长抓训练、培训爆破员)。1团团长李福泽拿着电报找到王凤麟:“老王,又有事干了!纵队要你写个材料总结爆破经验,这事贡献大了!前一段日本人修碉堡、造炮楼,咱们没有办法,因为咱们没有炮,缴获敌人的炮又缺炮弹。现在有了爆破技术,没有炮也能攻坚,解决大问题哩!你好好写吧!”
王凤麟根据要求,认真地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地阐明军事爆破的基本战术和技术,以及爆破在抗战中的现实地位和作用。从此,爆破技术在敌后根据地部队里和民兵中推广开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