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述评 | “好邻居”拍了拍你

 阿福根 2022-07-24 发布于上海
直到加入小区志愿者群,我才知道对门邻居的全名。入住五年了,仅限于朋友圈的“点赞之交”、现实中的“点头之交”。小区封控后,她作为第一批志愿者协助检测、派发物资,打照面的频次高了,关系也近了。这两天有机会一起服务,倒是萌生了并肩作战的感觉,亲了。

图片

从PC互联网时代过来的人,对一个词儿不会陌生——网上邻居,基于网络协议,与局域网内其他用户共享资源。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友邻”互相交流兴趣爱好,分享书籍、影音、资讯,更加便捷轻快。只是,有时耽于虚拟社区的热络,与真实世界的“邻居”反而有些陌生,而这场疫情却让我重新认识了身边的“好邻居”。

好邻居,是紧要时刻愿意搭一把手。最近,大概很多人同我一样,在封控的携手互助之中,与邻居关系近了、亲了。今天,本报推出“上海好邻居”专题报道,记录了一个个暖心故事:通过摄像头发现独居的父亲冰箱快空了,向邻居紧急求援,没想到小区立刻组建了互助群,轮流“爱心投喂”保障老人不断粮;小区门口无接触的货架上,不时出现半瓶酱油、一袋盐、两个鸡蛋,原来是居民看到群里的求助信息,通过志愿者“接力补仓”;父母投入抗疫工作,孩子成了“留守儿童”,邻居主动帮忙照管,带着和自家孩子一起上网课、做作业、练身体,将一天作息安排得妥妥当当。


图片

好邻居,是危急关头愿意撑一片天。“邻居'阳了’,我该怎么办?”这个话题备受关注,除了专家提醒的做好防护、静候通知、开展自测,同样重要的是不要恐慌、保持善意、给予抚慰。昨天,徐汇一名确诊患者给邻居的信在网络流传,讲述了自己确诊的经过和后续的治疗安排,还详细回忆了行动轨迹,因为放心不下家中5月龄的宝宝,她向居委会求助,希望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家里全面消杀,定期核酸检测,保障家人安全,协助接收奶粉等朋友寄送的物资,在信的结尾她为给邻居们工作和生活造成的影响致歉。不少网友留言“不要抱歉,不是你的错”“别害怕,加油,很快就能康复的”,便是共克时艰的信任、宽容与体谅。

图片

刘歆 摄


好邻居,是非常时期愿意共一段难。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江苏、浙江近日紧急为上海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相关隔离人员提供6万间隔离房,在这些隔离点,一封封欢迎信写满了鼓励与陪伴:“我们知道,此刻的您正在承受着身心双重压力,我们也知道,您也迫切期待生活'重启’的那一天,此刻我们同舟共济、相互扶持”“浙沪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让我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同心战疫,一起共同渡过这个艰难时刻”……此前,来自江苏、浙江、安徽的“邻居大白”率先抵沪支援疫情防控,主动对接、密切协作,背后是长三角的跨域一体,是苏浙皖对于上海的深情厚谊。

从一个楼栋、一个社区,到一座城市、一片区域,邻里之情,守望相助,概莫如是。很多人说,这是被疫情偷走的三年,但这段特殊时期,让我们对习以为常的人与事刷新认知,让我们更懂得“远亲不如近邻”,也让我们更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好邻居,待疫情散去的那一天,我也想线下“拍一拍”你。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范洁

编辑 | 顾莹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