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不见的文学》:文学是让人去独立思考,而不是去崇拜

 逍遥_书斋 2022-07-24 发布于河南

《看不见的文学》是一本文学理论集,作者杨宁在本书中借一系列问题来探讨文学的意义。

事实上,我们在看一本小说,读一首诗的时候,并不会直接看到书中提出的问题,但同时这些问题又是我们阅读过程中时时刻刻都逃不过的。

因此作者将本书命名为《看不见的文学》,意思是说,文学理论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但又无处不在。

文章图片1

在本书中,杨宁老师遵从美国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框架,分别从文本、读者、作者、世界四个方面来谈论文学理论面对的问题。

在书中,我们会见到不同理论学派“百家争鸣”的场面,但杨宁在本书开头就提醒我们了,他并不想让我们去选择坚信哪一学派的观点,而是希望给我们提供“另一种思考问题的视角。”

01.迎合还是冒犯

在第一章,杨宁老师就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文学存在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迎合读者,甚至有时候恰恰是为了冒犯读者。

这个观点似乎和我们平时看书的目的背道而驰,毕竟我们多数读者往往喜欢看一些符合我们口味的小说。

但事实上,杨宁老师的这个观点早已经潜移默化地被我们接受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现代主义作品。

现代主义兴起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另一主流文学——现实主义——造成了巨大冲击,这种冲击至今仍未休止,一个突出表现在于读者对现代主义作品的推崇。

但事实上,现代主义文学诞生之初就带有冒犯读者的特性。恰如评论家赵勇所说,现代主义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天生就携带着拒斥读者大众的基因。

19世纪晚期,欧洲出现了庞大的阅读人群,因此引发了知识分子的恐惧,因而他们便千方百计地想将大众挡在文学之外,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

因此我们会看到,现代主义表现出来的先锋性和实验性都在明目张胆地“劝退”读者。但结果却与作家们料想的截然相反,大众没有被劝退,反而将现代主义文学捧上了神坛。

现代主义文学以其艰涩难懂著称,因此即便大众对它的评价更高,但终究曲高和寡,读者数量无法与更通俗的现实主义文学相较。

但现代主义却极大地拓宽了文学的概念,恰如《看不见的文学》中所说的,文学是无边的。现代主义文学不断地挑战着读者的传统观念。

在现代主义当中,我们传统观念中,认为对小说至关重要的情节性与逻辑性几乎可以被全然抛开,全新的叙事模式更是层出不穷。

在这种全新的,乃至于无法被定义的文学浪潮之中,现代主义迫使读者反思,那些冒犯读者的文学作品,会不会只是证明了读者自身观念的过时?恰如杨宁老师在书中说的,“我们是在用一个旧有的观念去套用一个新的作品。”

02.文学已死?

文学已死?

这是一个经常被拿出来讨论的话题,认为文学已死的读者,他们的理由是当代作家没能写出什么经典作品。

这一观点事实上站不住脚,只要我们去了解一下留名文学史的经典名著,就会发现,经典的出现往往具有滞后性,也就是说一本书出版之后,要等到数十年乃至于数百年之后才会被视作经典。

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当下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陀翁的文学价值以及崇高声誉也是在其死后才被慢慢挖掘的,一个明显的例证是,陀翁去世时,圣彼得堡大主教最初不同意将他葬入大修道院墓地,认为他不过是“一位没写过什么严肃作品的浪漫派平庸作家”。

和陀翁遭遇相同的作家数不胜数,而且这一滞后性也不单单出现在文学领域,其他艺术领域也存在这一现象。

因此,我们当下的文学经典,或许要等到数十年,数百年之后才能得到公认。

由此可见文学已死论调可以休矣,不过我们倒是可以借此来讨论一个问题:一部文学作品如何才能被评为经典?

杨宁老师在《看不见的文学》中论述了这一话题,并且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文学作品之所以称为经典,并不取决于作品本身,或者说不单单取决于作品本身。

这一观点让人意外,但却又情理之中。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文学作品是因为其本身而被称为经典的,那为什么对于同样的作品,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评价呢?

这背后已经暗示了,在很多时候,作品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与地域、语言、社会、历史的互动关系,是这种互动关系决定了作品的价值。

当然,这并不是说,文学的艺术价值与其本身全无关系。杨宁老师在书中也强调,虽然文学经典有可能被构建,但这绝不意味着任何作品都具备被构建为经典的潜质。

也就是说,文学之所以成为经典,并不单单取决于其自身的艺术价值,但也并非与其自身艺术价值全无关联。

关于文学经典的另一个疑问在于:为什么那些被称为经典的作品,有些读者却觉得很一般呢?这是很多读者会有的疑问。

一个可能的回答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读者对一本书的理解不同,评价自然也不同,即便是文学经典,也无法让所有读者一致好评。

另一个更合理的回答则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是多维度的,也就是说一部作品被认为是经典,有多方面的因素。

如果不清楚作品背后的创作背景,我们很难充分理解作品,当然也就很难挖掘作品的经典性。

03.去思考,而不是去崇拜

杨宁老师在B站的文学理论课上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他说他讲过的所有内容都是可以被推翻的。

这句话也可以用在《看不见的文学》这本书上,杨宁老师用这句话来启发学生们去思考,去怀疑,而不是把知识当做一种牢不可破的信仰。

在《看不见的文学》一书中,杨宁老师提及了许多文学理论观点,但同时他却极力消除了自己对这些观点的倾向性,采用了一种零度风格的写作方式,将判断和选择的权利留给了读者。

读者可以自由地去选择相信哪一种观点,甚至我们可以全都不相信,毕竟所有的文学理论都只是我们理解文学的一种途径,仅此而已。

重点永远都在于作品本身,如果非要拿一部文学作品去削足适履,套用文学理论的话,就已然误解了文学理论的价值。

文学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文学作品,但文学并非是为了验证文学理论而存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