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通杯”中秋诗歌散文邀请赛参赛稿件(散文部分之一)

 新用户98917666 2022-07-24 发布于甘肃

“申通杯”中秋诗歌散文邀请赛参赛稿件(散文部分之一)

1、冯秀珍|月圆了,人醉了

那时候,中秋是不许在院子里摆上果盘、月饼等吃食敬月的,那都是封建迷信的作法,让人看见了,要挨批斗的。但生产队里还算仁义,这天会早点儿收工。

好几天了,队里都没有给父亲加派农活,这阵子也没有开过批斗会,父亲便不是很疲惫,心情也平静一点。下午四、五点钟吃过晚饭,他就去自留地里侍弄一会庄稼。秋季天短,很快夜幕就要降临了,父亲荷锄慢悠悠地往家走。远远地,望见秋阳金色的余晖留恋在自家的山墙上,斑驳的山墙这时像是被一层金块涂抹了似的;再抬眼,屋顶烟囱里炊烟袅袅飘出,虽不浓烈,但却流畅地蜿蜒上升。父亲笑了,劳累消了一点,不由加快了脚步,他记得,今夜是中秋夜。

日落月升,父亲的酒坐上了:一只用铁丝拧成的拳头大的空心酒坐子,到一杯酒,放在下边,点着一根火柴,往里一扔,酒便燃起了蓝色的火焰,上面坐着黄色的铜质酒壶,里面盛装大半壶白酒,再兑进去少许红糖。我这时候早就蹭在父亲身旁,看着那蓝蓝的火苗跳动,心里期盼着,嘴里腺体开始工作了。很快,壶里就响起来了,先丝丝地,再呼呼地,最后哗哗地,我的口水流的刺溜刺溜的。

母亲的月饼端上来了,菜碟也来了。那时,水果是奢侈品,虽自家有果树,但还想偷摸地搞点资本主义,换点零钱,好供我念书,以出人头地。但毕竟过节,还是有几个苹果吃的。然而,此刻,我们的心思都没在月饼和苹果上,大家都盯着那酒了。

父亲有条不紊地倒掉了酒杯里的废酒,再拿起酒壶摇晃几下。本来,按照年龄大小顺序,我最受宠,这第一杯酒应该是我的,但父亲又怕烫着我,因为此时,酒和酒杯确实还有点烫。于是,第一杯酒就归父亲了,可看着父亲仰头一饮而尽,还砸吧着嘴,我等不了了,父亲也知道小女儿馋的不行了,赶紧倒小半杯,很快吹几口气儿,笑呵呵地递到我嘴边。我想学着父亲,也仰头一饮而尽,但却没做到他那样潇洒,一杯甜热的醇酒慢慢由口入喉了。

接下来,便是姐姐、母亲了。但我们无论满杯,还是半杯,每人却只喝一次,其余都是父亲的了。父亲独自享受着他的惬意,陶醉于自己的漫长到不知何日是尽头的苦难中的这短暂的甜醉,偶尔动筷子夹一口菜吃。母亲和姐姐陪父亲吃几口菜,闲聊着,但父亲很少参与她们的谈话。我可坐不下来,听到外面有小孩子的说笑声,一溜烟跑去疯了。

皎洁的圆月高挂树梢,清透明亮,好似也刚刚醉饮了一杯醇酒,你看,这满地斑驳的月光可不就是它洒下的甜蜜吗?一阵微风吹过,树梢摇了一摇,那醉月也跟着晃起来了。好一个甜蜜醉人的夜晚!

玩累了,回家。母亲和姐姐还在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一些不打紧的话。父亲已深醉了,不大一会儿,就听到了他的鼾声。

不知他的梦里可有圆月,可有甜甜的醇酒?

2、朱桦|   

        牵挂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珍贵的情感,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深深的惦记,牵挂是灵魂的絮语,是亲情的问候,是心灵的对话,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题记

        今晚中秋节,月圆之夜,怀乡思亲,渴望团圆,是每一个家庭的夙愿!妹妹远在新疆的一个电视台当记者,前天就打电话告诉让我们在中秋节别给她打电话,叫我们早点休息,不用等她的电话!她们晚上要陪同市委书记及部分市委领导去慰问中秋节夜里值班的人,而父亲却执意要在中秋节的晚上听到妹妹的声音,并嘱咐妹妹,什么时候结束采访,什么时候就给家里打电话,说中秋夜也是个团圆夜,一定要给家里打电话,他会和我母亲一直等着!我不禁心里有一丝酸楚,父母将我们辛苦地养大,又看着我们飞走,我们飞得义无反顾,却何曾体会过父母的心?儿行千里母担忧,说的就是今天这种情况吧!我在电话的另一头劝了一会儿父母,让他们早点休息,明天再打电话也不迟,爸爸虽然嘴上答应说他们马上睡,但我知道他们会一直等下去的!

看着父亲的一举一动,我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我深深地体会到: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烧!也明白了古人为什么说“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孝敬父母,将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死亡不会在意我们现在做的善行,死亡不会等待任何人或任何事,它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如果有一天,生我养我的两个人都走了,这世间唯一与我有着最亲密血缘关系的人都不在了,我将追悔莫及!所以,趁他们二老在世的时候,我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绝不让父母总是为我们操心,他们很需要子女的陪伴,因为子女是父母最深沉的牵挂
  妹妹在凌晨两点二十五分给父亲来的电话,接完妹妹的电话,父亲和母亲也马上睡觉了!我可以想见,父母是如何一分一秒望着时间流逝的,虽然很困乏,却心里无比温暖!

如今,我也成了母亲,可我远没有父母这样尽心,在我的潜意识里,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是个还受父母保护的孩子,根本没有作为母亲的样子!与父母相比,我自惭形秽!父母的行为,实在令我感动!为何平日里我没有这样的心灵触动呢?以前,我认为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是理所当然的,直到我自己有了孩子,我才知道,原来父母是多么的伟大!家是六角形的工棚,每一片瓦甜得螫人,苦得钻心!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里,我们最不能忽略的,是家!家,永远在我的记忆力,在我的意识里,在醒来梦去的眸子里,清晰如昨!

很多的自由,放学后,不会先在父母面前露面,而是与左右相邻的小朋友聚在一起,天马行空,玩的天昏地暗,直至炊烟散去,听见焦急的父母在四处呼喊:“回家了,吃饭了。”这样的声音陪伴着我的童年,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迄今仍在我的耳畔回响!父爱母爱,不仅仅是父母对我们的爱,还更应该包括孩子对他们的爱,人们常说,在苦水中长大,才知道甜是什么滋味,受尽了无情的冷漠,才知道父爱母爱是多么的可贵,是啊,父母亲人在的地方,就是家的所在!

孤独时,家是黑夜里的北斗,是沙漠中的绿洲。虽然可望而不可即,却带给我无限的遐思和慰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圣杜甫早已道出了对“家”的牵挂!

因为有家,因为有深沉的牵挂,生命才不会因无根而枯萎;也是因为有家,才有如此深沉的牵挂,生命才会熠熠生辉!

3、王宏刚|母亲的手工月饼

         一到中秋节,母亲忙前忙后,准备着一家人的节日盛宴。提前一个多月,母亲便从花椒树枝上摘下新鲜的叶子,精选一些叶质较好的,晾晒在西坡的太阳底下。待干了,用手研磨成粉末状,装在瓷釉色的陶罐里,封闭好,这样做是为了花椒叶能够保持香味儿。
     小时候, 在农村那种贫困的背景下,是吃不到现在这种工艺品月饼。全靠自家制作,而制作起来的月饼只能是“蒸笼月饼”,大凡生长在农村的人也许会经历这种童年记忆里的月饼。母亲的手工月饼就是最传统最简易的“蒸笼月饼”。八月十五的早晨,我们兄弟姐妹还在睡意中,就早早地听见母亲在做月饼的声响。大概是我们对月饼太渴望了,于是,就一轱辘爬起来,洗了手脸,跟在母亲身旁。眼巴巴地瞅着母亲做的月饼,馋得直流口水,不争气的肚子也叫的咕噜噜响。
        蒸笼月饼在农村很普遍,家家户户都会在中秋节制作出不同的款式和风味来。而母亲的手工月饼就不同了,别人为了省事,嫌麻烦,一般在大铁锅里蒸上两层的月饼。母亲不嫌累,也不嫌麻烦,她变换各种款式,味道,有雕琢成花纹的,生肖的,还有涂上颜色的多层月饼。虽然家境拮据。比不上城里人的“洋味”,但母亲做的月饼在村子里堪称一绝。
        母亲用各种面蒸出不同味道的月饼,像“红枣椒叶饼”是选用陇东黄土高原的精良冬小麦面粉为主料,配上九龙川的大红枣,掺杂一些散发着麻香的椒叶末。蒸出来的月饼,待到熟了时,满屋子的香味迎面扑来,侵入进早已饿了的胃腹里。
       “枸杞饼”这种月饼带着一种草药味,有滋补大补的功效。主料也是面粉,配料是纯正的野生枸杞子,选时必须要颗粒鲜艳,色泽亮丽,大而饱满,将枸杞子在阴凉干燥的通风处慢慢滤干,除去水份,成色变干为止。制作时,加入枸杞子,把事先宰杀好的乌鸡肉,切成小块状,放入少许调料,入口为止。这种月饼不但食疗也是很好的药膳食品月饼。
        母亲的手工月饼除了这两种,还有玉米面粉月饼,高粱面粉月饼,黄米粉月饼等等。母亲的手工月饼在村子里是独一无二的。每逢过中秋节的时候,我们兄弟姐妹就迫不及待的盼望母亲的月饼。
        有一年中秋节时,邻居的三杏叔在兰州煤矿工作,那年他从城里带回了工艺品制作的月饼。也许是我们没有见过那种月饼的缘故,都好奇的眼巴巴瞅着。是一个纸质的红色盒子,上面印着中秋节的一轮圆圆的月亮。打开盒子是牛皮纸样子的包装,里面果然是我们未曾见过的城里“洋月饼”,个儿不大,上面印着纹理分明的图案,圆圆的,小巧玲珑,看起来特别精致。没有见过这种月饼的妹妹,一直站在三杏叔家的门槛上,除了好奇,大多是妹妹想吃这种月饼。望了半天的妹妹,最终没有得到一顶点的月饼渣子。我便拉了妹妹要回家,她死活也不走,我硬是将妹妹连拉再拽抱回家,小孩子的不听话,也使得大人也伤了心,妹妹哭着闹着就是要三杏叔从城里带回的月饼。
        傍晚时分,清风明月高悬天空。正当我们准备将母亲的手工月饼摆在院子木桌上拜月时。三杏婶子的女儿雪雪,送来了她爸爸从城里带回的月饼。妹妹急切的接过月饼,便吃了起来。此刻,我们兄弟姐妹才明白了,误解了三杏叔,他不是小气,其实也很喜欢我们的。做为邻居的三杏叔,很少回老家,逢年过节的时候都很少见面。
        这次回家,三杏叔说带着婶子和雪雪要去兰州了。我们得知他们要离开这个村子了,也少了一个小伙伴,心里更加难受了。三杏叔回兰州时,我们特意邀请了他们全家人吃了母亲的手工月饼,还有自家酿制的米酒。三杏叔说多年了再也没有吃过家乡这种月饼了,说着说着仿佛回到了他苦难的童年生活里。
        中秋的黄土高原上,金风玉露,桂花飘香。深邃而碧蓝碧蓝的天空下,院子里的木桌上,摆着各种各样的水果,拜品。在农村,每逢中秋节,我们都要赏月,拜月,祭月。等月亮升得很高很高时,大约祭拜一个时辰光景,我们才将母亲做的月饼用刀切成块,分给兄弟姐妹吃。看着圆圆的月亮,吃着月饼,一份浓浓的气氛在村庄里氤氲着。
        多年过去了,我们虽然看见各大超市,商场,街道上琳琅满目的各色月饼,依然没有母亲的手工月饼味道鲜美。那种远去的童年记忆,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想着月亮,想着母亲的手工月饼。

4、李天喜|又是一年月圆时

    月圆到中秋,丹桂飘香,渴望就多了,对故土的思念如薄雾笼罩心头,轻悄悄难以言语。朦胧的月色将夜空点亮,游子的额头被皎洁的月光轻轻遮掩。夜幕来临了,最后一缕炊烟散尽,心头的月色随即挂满枝头,挂在了被儿时攀爬溜光的核桃树上。树已干枯,月亮被妆点得更加明亮了,从屋顶一直映射到村头,映射到大山和深沟······

迷惘中忆起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诗句,不禁难隐忧伤。当今社会,大家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行进,远离家乡,为生活奔波,乡情难寄,如嫦娥般孤寂的内心世界早已太过寻常。经济快速发展滋生了人情的冷漠,太多的无暇顾及也冲蚀了众人的神经。即使近在眼前,也“相逢何必曾相识”,又哪来的“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温馨呢?寄情于月,只是一种传说和文化。月,也只是一个符号罢了。只是在提醒忙碌的我们,记着月明当空,给家里打个电话,告诉父母自己还在忙,告诉许多在关心关注着自己的人,此时此刻,正在忙碌地做着什么。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诸如“明月千里寄相思”的浓浓深情总是要少去了几分苦涩的,可我们的时间都去哪了?对着窗前的明月沉思,谁的月亮又依然高挂在门前的核桃树上,笑颜如初?

相传中秋是“秋报”的遗俗,是为庆祝秋粮收获而祭月,是一派和谐团圆之境。是“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温馨与幸福,更是花前月下、“人约黄昏后”的浪漫和真情。是古人对人间亲情、真情的一种重视,更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积极向上的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古人唤月为“玉兔”、“婵娟”,是极为精致的赞誉,其中寄托的美好情思值得细细品味。文人雅士“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吟诗作对、把酒言欢,让“仲秋”之圣境得以升华;唐玄宗梦游月宫,喜得《霓裳羽衣曲》,这种崇敬是对生活和真情的珍惜和吟诵。一切多么美好!月到中秋,一切都圆了,圆满的相聚,圆满的倾诉。收获的喜悦伴随艰辛之后的甜蜜,绝对是最充实的知足。坦然地享受丰收的硕果,寄情于月,月光妙曼中,可吟诗作对,可开怀畅饮,没有烦扰的生活琐事,没有高压的工作侵心,任明月笼罩心头,“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多好!然月光依旧,月色却显苍茫,窗前的明月啊,升在梦里,升在水乡······

年年月圆,年年在他乡。伫立窗前,林立的楼房遮挡了明亮的月影,皎洁的月光,将背影拉长。此时,母亲面缸里的红枣,早该成熟成鲜红的颜色了吧?父亲竹筐中的鸭梨也该黄澄澄如金子般闪亮了吧?山坡上盛开的野山菊可能早把秋意隆重的山脊装扮的异常迷人,催着牛鞭耕耘的乡亲们,已经将犁头深入到大地的肚腹,响亮的吆喝声贯彻山谷。这圆月中秋,也会播种下另一季的希望。不久,漫山遍野又会生出嫩嫩的小麦苗,新的希望,新的圆满又从头开始了。一群黄牛被赶到山脊,一串串红红的山果送进嘴中,这秋不论何时,都是喷香的想念。故乡,总是一首明快的乐曲,有收获、有希望,让人久久驻足。

一盏孤灯将烟卷腾起的青云映照在墙上,古人的诗句被我重复吟诵了许多首。我知道如岩石般生硬的高楼是不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样的诗句的,为生活和日子苦苦奔波的我们,也早已遗忘了“月是故乡明”这样的佳句,只是在茫然中反复吟诵着诸多的无奈和迷茫。月圆月缺,本是自然规律,无需太过惦念,只是中秋,却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仅剩下了上弦月或者下弦月。月圆难求。闲情雅致不在了,“寄情千里光”的豪情逊色了许多,母亲的月饼也多年没有香甜过我的希望,可火红的高粱穗子却开始在慌乱和迷茫中随风晃起。
   掐掉了在沉思中几乎燃烧殆尽的烟卷,我的唇间重重地吐出了两个字——回家。

5、杨冬冬|故乡的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每年的今天,月亮总会像玉盘一般挂在墨蓝色的天际,每逢此时,八月十五中秋夜的乡思,便散落在心田。

——题记

“潮水流日夜,客心悲愁乡。凭窗望明月,月圆感离伤。”望着窗前高悬着的明月,我情不自禁地吟诵道。悄悄地站在窗前,静静地望着有点感伤的夜。一轮明月像圆圆的白玉盘一般高悬在空中,月光如流水一般倾泄下来,铺满了整个大地。满天的繁星在月光的衬托下显得很是羞涩,不敢发出半点光茫。偌大的夜空中只留下那轮明月,显得很是孤单。刚刚给家里打过电话,知道他们一切都好,现在正围着圆桌,一个个吃着那香甜可口的月饼。这个中秋,家里来的人很多,就连迁居安徽的大姑和远嫁内蒙的二姑都赶了回来,一同庆祝这个团圆的节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个属于团圆的节日里,离家千里的我,望着圆月,脑海中不由地浮现出故乡的一草一木,还有那温馨的家。是啊,故乡真好!故乡是拽着妈妈衣襟讨要几个零钱,买支冰棒,满街疯跑的地方;故乡是骑在树枝上扮着鬼脸,向路上行人炫耀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舞台;故乡是与自己相依的人一起偷偷地逃出尘世的庸俗,然后相拥着钻进属于自己的天地。故乡是每次回家后,在挑灯夜读时母亲那杯略显苦涩的桔皮茶;故乡是我背上行囊走出大山,回望时越来越模糊的那个原点。

故乡很小,小到只要我在心里腾出一小块地方就能将她全部装下;故乡又很大,大到我永远也走不出她的怀抱。我是吮吸着大夏河的乳汁,聆听着母亲河的摇篮曲,呼吸着太子山的清香长大的。在我心中,故乡是我的母亲,是我的依恋,是我永远的牵绊。她轻踏一缕冗长的岁月,微荡一怀久远的风尘,轻哼一曲古老的歌谣,从彩陶王”的盛誉中走来,驻足于一片充斥着齐家辉煌的文化底蕴的青山绿水之间。她就是我可爱的家乡——美丽富饶的临夏,被誉称为“西部的旱码头”。而那令我魂牵梦绕的家就坐落在临夏中部的一块高塬上——富绕的大北塬——“河州小粮仓

说起故乡,我最爱故乡的月和月光普照下的池塘——横卧在村口,盛满了我儿时的记忆。记得小时候,每当有月光的夜晚,我总喜欢和小伙伴们到村头的池塘边去玩。每次总喜欢盯着水中的月亮,它可以漂在池塘这头,又可漂在池塘那头。任凭你怎么努力,总是撵不起水中的月亮。当你弯下腰来,悄悄把双手伸在月亮的背后,捧出来的永远不是月亮——却是一掌顺着指缝流淌的细碎的希望和童年的梦想。一枚石子飞快地掠过平静的水面,如明镜一般的水面上顿时留下一道长长的疤痕——月亮被割成一堆堆凌乱的涟漪。随着水面上的伤口慢慢愈合,那可爱的月亮又重新微笑在池塘中央。偶尔兴起,我总会在池塘边漫步,每当这个时候,月亮作为我最真实的伴侣,会陪着我一起在池塘边悠闲。它一会儿躲在水中白云的背后,一会儿又藏在油绿的浮萍下面。此时,所有的一切都将变得那么美好,心中什么都不会想,任凭头顶的明月相伴。

想起故乡,我就想起故乡的月和月光普照下的滨河路——位于学校门前,紧挨着低吟的大夏河。记得那时,每当有月亮的晚上,我和她总会偷偷地溜出学校,相互依偎着走向那块属于我们的天地。看着头顶上方的明月,柔柔地挂在在树梢,随着微风的吹抚轻轻地摇曳着。两个人彼此相拥着静坐在路边的暮色中,悄悄地欣赏这片皎洁的月色。此时的月亮会顺着树杆慢慢爬到树顶,树杆越高它爬得越慢,最后它会疲惫地趴在一个枝桠上,在小憩中和你深情地对望。每当这时,我们也会彼此对望着,用眼神传递着某些不为人知的东西。偶尔,还会飞来一只小鸟,不停地左右环顾在月亮的怀抱,它啾啾地叫着,寻找着暮色中的归巢。我俩在草地坐久了,就慢慢地向学校走去,我们走,月亮也跟着走,一会儿它骑在这个树梢,一会儿又站在那个枝头,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蹦跳在我们的前前后后。有时,她会心血来潮,想把月亮甩开,调皮地拉着我狂奔在林荫道上,可是月亮总是紧紧拽着我们的衣角,不离不弃,永不撒手。夜渐渐深了,我们又悄悄地回到学校,留下一片皎洁的月色,孤独地徘徊在大夏河旁。记得那时,她明亮的眼睛,迷人的笑魇,点缀着我的梦。她美丽的面庞,就像一抹皎洁的月光。

想起故乡,我就想起了故乡的月和月夜下深藏在心底的那份温馨,它就像如水的月光一般照亮我的心田。每个星期,它都会在我的心田中添上浓浓的一笔。记得那时,每当周六回家时,只要看到我挑灯夜读,母亲总会为我泡上一杯桔皮茶,轻轻地放在我的案头。我知道那杯茶的味道不是很好,但我必须喝——那里面包含着的不光是几片桔皮、几片茶叶,那里面,包含着太多的母爱,太多的亲情。为了我的身体,母亲总是有意无意地收集着桔皮,为的是我这个爱咳嗽的儿子。回家的日子,每当夜战到深夜时,我总会习惯性的关掉台灯沉思,这时,那盈盈的月光总会从窗户倾泄而来,温暖地照进那杯桔皮茶中。夜空中的月亮时圆时缺,可是茶杯中的月亮总是被那几片桔皮包围着。轻轻地泯一小口,茶水便流淌在我心田上的每一个角落里,彻底温暖了我孤寂的心。现在我客居异乡,却又遇到这个属于团圆的节日,心中顿感孤寂。翘首望月,把盏孤饮,杯中装的却是苦涩的啤酒,喝一口,涩涩的。可如今,我好想喝一口母亲亲手为我泡制的桔皮茶,和着皎洁的月色。

故乡的月,皎洁而迷人,它的光茫,时刻伴我身旁。当我迷茫在人生的旅途中不知所向时,眼前是我故乡的月亮;当我在被生活的烦恼折磨得不成人样时,想到的是我故乡的月亮;当我春风得意时,牵挂我的还是故乡的月亮。故乡的月亮很美,像母亲的笑容,永远慈祥在我的心中;故乡的月亮很亮,像一盏不灭的灯,永远照我前行。

似水的年华,荏苒的岁月,故乡离我越来越远,我的心却离故乡越来越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的月就在我身旁!时值中秋佳节,翘望异乡皓月,我想起了故乡的月。故乡的月,亮在草尖上,亮在树梢间,亮在窗棂上,亮在我童年的故事里,亮在我思乡的睡梦中。

正如一代诗圣杜甫所讲:“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无论我身在何处,无论我活在何时,我一生忘不掉的是故乡,我一生最爱的就是故乡的月!

6、刘区龙|城里的月光

人们常说一座城,一个人,一个故事;那么我想说一座城,一个月亮,城里的月亮是否被你冷落或遗忘?人们也常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月到中秋分外明”;李白大诗人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著名诗句大家也肯定耳熟能详。“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年来异乡人在中秋佳节最浓的感慨最深的表白。那么城里的月亮与城里人缘分亲疏如何?彼此是近还是远呢?

城有繁华落后,城有休闲忙碌,城里的风貌城里的月光自然命景不同,例如每年中秋在全国的200个中大城市里,都有一些城市中秋之夜看不到月亮,在某个中秋节有气象部门统计在200个城市中就有30多个城市因气象或其他原因不能赏月,让许多城里人大失所望或只能驱车数百里去到其他地方赏月过中秋。

今年中秋,因本人工作单位安排中秋假期仅两天(国庆假期五天),所以我中秋没回乡下过中秋,而是去离广州一百多公里的深圳我姐姐家过节,所以中秋相约鹏城,中秋之夜邂逅了鹏城的月光。

在中秋节的早上,我去电姐姐家,得知她买了新房且入住新居后就决定去姐姐家一起过中秋。姐姐的新居在大鹏湾畔,龙岗新区,府邸处于龙岗北道旁一幢高达33层的高楼里,附近高楼林立,度假别墅错落期间,林景花木青绿,园池鱼虫逐欢,午后虽然天色灰蒙,但黄昏暮晚,在楼群街灯相映下,天空却渐显淡白略见虹光,一家人吃过晚饭后,就留意期盼秋月的出现。

在中秋前我也留意到报纸媒体说:今年中秋广东境内“十五的月亮十五圆,预计2006年后最圆最亮的月亮将在是日晚11点54分出现,广州深圳等中大城市也可欣赏到九年来最美的月亮”,所以我在姐姐家也告知他们此大好消息,大家吃晚饭时就时而朝阳台的东北角观望,看看月亮露脸没?然而我们七点多吃完饭也没见月亮出来。大约八点多的时候,在阳台再看天色,月亮就羞答答静静出现在头顶上空。只是间有层云薄雾遮掩,忽而又被深黑乌纱布般的云层深藏不露,如此反反复复,直至九点半后十点左右月亮才现真容,月亮才静美圆亮起来,再也不见附近云层骚扰了。此时姐姐,姐夫外甥女等有手机者纷纷打开微信,除了给亲友同学同事送上节日祝福就是乐于加入微信抢发红包游戏中,发者开心。抢着的得意不禁笑声连连,尽管红包金额大小不一,或说多数是几毛几块钱,但节日图的就是开心快乐,争抢微信红包在中秋节日又给人们增添了许多喜庆。忽而时间近十一点半,我也提醒姐姐他们是否一起下楼出去走走,静候见证月亮的最美时刻!后来我们就迅速下楼往广场的方向走去,此时车道车辆人员稀少,月亮果真不负诺言,又圆又亮挂在天上,忽见十字路口一加长形拖货挂车闪灯停下,我心想或内心自问:是司机也有此赏月约定?还是恰逢人累车歇?还真不忍打扰,愿车上司机享受此种倾情邂逅?我们也边走边看,路边和广场上赏月的人也不多,据说喜欢赏月者多驱车前往“大鹏湾大小梅沙盐田一带靠海边的地方去了,也许“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他们才是最美最大的月亮最早见证人。我们虽没看到月亮初升,但月亮的最圆最亮最美却没有错过,想想中秋月圆之夜在鹏城的夜晚还真没有遗憾!。。。

深夜一点多,我们带着几分欣喜和少许困倦散步回来,城里的月亮也渐走渐远,城里的月亮是孤独还是荣光?城里的月亮又投来多少人的目光?也许只有月亮知道。。。

最后也扪心自问,平时繁华的都市里有多少人闲余看月光?异乡人是否与城里月光无缘?还是把她作人生过客?真不知其答案。无独有偶,在甘肃平凉大地陇东诗歌文学圈却有一群“用异乡的月光煮酒”的人,坚持以诗记录生活,用诗歌咏时代,我想他们却不会把城里的月光当作过客,也肯定不会与城里的月光无缘!在这个夜晚,愿城里的月光与诗人们同醉,与诗人们齐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