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专刊】之二 : 清明,思念把记忆拉长(组诗)

 新用户98917666 2022-07-24 发布于甘肃

漫天飞舞的青烟
是通往仙界的路
花开花落的声音
触痛了谁的心事
人去人来的人间变得越来越像天堂

人活着的时候

是开在枝头上的花

花香消魂

逝去的人

如落花变为春泥

安居在大自然的怀抱

一些时候

化作一缕春雨

回报大地

细雨霏霏

乾坤清明

寻根问祖

擦亮人生

孙鸿岐,男,汉族,甘肃环县人,自考大专文化,甘肃省楹联学会会员,就职于环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环江》文学杂志副主编。

◎ 秦江波 | 清明

坟冢也是墓碑。有没有风没有关系

我们与草不同。我们满怀虔诚

非常恭敬地下跪、作揖、磕头

死去的人,会在这一天复活

他们会听到念叨他们的声音

不管熟悉,还是陌生,这都不重要

这一天,他们是幸福的,也很温暖

有人怀念,有人给钱,有人给吃给喝

就连那和煦的春风,也会送来温暖

送来紫色、白色、黄色、蓝色、红色的小花

他们不送花圈,不送悲悲戚戚的器乐声

他们送来的不是死,也不是活

而是把一个个已经死去的人送到活人的心里

把一个已经死去的人送到一群人的心里

以致让那些活的不如意的人

偷偷地发出感慨:活着还不如死了去

而又有人偷偷地拿出纸巾

悄悄把流淌着的眼泪拭去

秦江波男,汉族,甘肃镇原县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年工人作家协会会员、陇东打工文学社社员。自1992年发表作品以来,迄今为止,已有四百多首(篇)诗歌、小说、散文发表于《飞天》《黄金时代》《晶报》《山西日报》《甘肃农民报》《打工文学》《陇东报》《北斗》《九龙》《董志塬》《中国诗典》等。

◎ 金立春 | 又是一年清明节

又是一年清明节

跪在祖先坟头上

把带来鲜花、黄酒、佳肴和纸钱摆上

郑重其事地

下跪、叩头

焚化纸钱

鸟儿喳喳喳叫着

仿佛告诉

太爷太太爷爷奶奶

孙儿们今天给你送钱来了

坟墓上的招魂云帆

微风中一阵又一阵摇晃

那是祖先在满意的点头

我伫立在坟头

闻着

弥漫着烟火味烤焦黄土味

捧起几把黄土垫一垫坟墓

让泪水黄土纸灰

来告慰我们地下的祖先

一切安好

安息  安息吧

我们的祖先

来年清明

我们再来祭奠你们

金立春(笔名:金江海)中共党员,现年53岁,大货司机,甘肃庆阳西峰区人,从小爱好文学,摄影及收藏。西峰区作协会员,网络作者,作品可上百度、搜狐搜索,多篇文章被中央级纸刊刊登。

◎ 范文静 | 清明,以诗为酒


清明,以诗为酒,让我为你斟满。
以一个母亲的名义,敬你。
敬在火光中逆行的你

敬把橙色背影留给世界的你

敬那对把儿子舍给人民的父母

从来没有这么心痛,
痛到数次落泪,失声痛哭
孩子,你也是父母的心头肉
妻儿的好靠山
失去你的日子,将如何继续睡觉前
我抱着十八岁的儿子  再次哽咽
我想替你的父母 抱抱温暖的你抱着他
我泪如雨下

清明,以诗为酒
我的诗太浅薄,酿不出纯粮酒的浓香
我的泪太廉价,留不住你前往天堂的灵魂
天堂里有没有失火
如果有,别再逆火前行


清明,以诗为酒
妈妈,我敬你敬含辛茹苦把我养大的

敬为了生活积劳成疾的你

敬给我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遗憾的你妈妈,

以诗为酒

我们母女畅饮一回  

不醉不归

为那短暂的二十六年的母女情
为那红尘中能做母女的情缘

为那期望生命轮回的等待

以诗为酒
醉了的不止是我失爱的魂
还有我逐渐沧桑的容颜以镜阅己
我仿佛又看到了另一个你妈妈   
人生的路上
我正一步步 蜕变成你蜕变成你希望的
我喜欢的模样

梁伟星

◎ 墨客 | 四月四 (外一首)

身在异乡拼事业,家在乡野常牵挂。

春日又逢清明节,不见当年扫墓人。

后辈莫忘祖辈恩,寻根问祖孝为先。

祭王母

花开醉美四月天,瑶池桃园香满园。

泾川安定祥和日,当祭王母佑泾州。

梁伟星;现居西安,文学爱好者,网络平台主播,自媒体探索者,正式工作厨政职业经理人。

◎ 罗海霞 | 清明思念爷爷

思念在三月的细雨里疯长

你模糊的笑容再次变得清晰

我来了

就如以往回家一样

带了你爱吃的点心

你又在用双手来抱我

你又掀起你那大襟衫的底襟

一层一层摸索着

从里面的口袋里

拿出糖果

或者二毛钱

而这一次

我伸出的手没有接住

因为大火

正燃烧着我给你带来的纸钱

不是二毛

而是二十或者二万 二十万

这一次

你是否也能接住

就如儿时

我欢天喜地的接住

你给的二毛钱一样

外婆

三寸金莲

是外婆嫁给外公的荣耀

也是外婆

一生的致命的痛

从来没有穿过一双凉鞋

不管严寒酷暑

她的脚不是怕冷就是怕热

从不在外人面前露一露

又到清明

冥纸翻飞 ,烟火缭绕

我又看见

外婆的裹脚布

很白,很长

◎ 李玉娟 | 祭父


满地都是流风匆匆

划过每一块骨头

那天给你洗头发

你说水进去听不见了

还说像风刮过一样嗡嗡

……

直到你躺进那一方黄土

风依旧

而我永远

站成你坟头的风

 

夜来了

杏花也来了

还有那深深浅浅的脚步

拖成你归去的迤逦

和我再也

回不去的称呼

李玉娟,女,汉族,70后,本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热爱生活。喜欢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

◎ 王伟 | 春天,我想起了我的人生(外一首)

刚折一枝柳鞭

河流喘急

时光已远去

空举着鞭子

怎么面对

身后的儿女

爱情,还在化冻的泥土

仇恨,仍然在心底埋藏

不经意          

 把人生的圣洁就这样荒凉

怀揣一腔热情

怎够一个人

一生的高尚

怀念父亲

父亲

再也没有叫过我回家

他走了远方

家里的门

早已上了一把老式的锁

我成了野孩子

一直在门外徘徊

等着父亲的钥匙

天黑又天明

王伟,男,70后,初中文化,甘肃省合水县农民,爱好写作,有各类稿件在省市县报刊及电台发表,获奖数次。偶尔放下锄头,拿起笔杆,写点豆腐块,自得其乐!

◎ 赵彦昌 | 又是清明

---写在堂弟六周年纪念日

蛇年清明

梨花带雨山河呜咽

一场意外

使你魂飞他乡奔黄泉

正值豆蔻年华,留下诸多遗憾

扔下了

年迈的父母

年轻的妻子

襁褓里嗷嗷待哺的小儿郎

和亲人阴阳两隔

永世不能再相见

你的离去

仿佛晴天霹雳天塌地陷

使父母失去了儿子

使妻子失去的丈夫

使孩子失去了父亲

你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

我们无法从记忆中抹去

永远留在心间

今又清明

杏花开满山野

你已离世六载

六年来

父母兄长已把泪哭干

妻子更憔悴且沉默寡言

儿子已逐渐长高

看着你的照片

不停的把“爸爸”呼唤

兄弟啊

今年清明是你的六周年祭日

我们又来到你墓前

焚烧纸钱寄托思念

祈福你在天堂

吉祥如意快乐平安

◎ 马芝峰 | 清明节

又是一年清明时

山水依旧人不同

追思英烈祭先祖

手捧黄花泪满流

春花漫漫时

灿烂了谁的情

细雨霏霏季

打湿了我的心

兄弟姐妹挽起手

沿着父辈的足迹

踏上寻根之路

给先祖坟头添一把新土

安慰他们的灵魂

虔诚地点燃香纸

让那袅袅青烟

带上儿女们的祝福

飘向天堂

清明是联通阴阳的桥梁

父辈的教诲清晰再现

时时抚慰灵魂

如同指路明灯

照亮吾辈人生

◎ 虎仪宏| 清 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哀悼家慈语哽声

一卷纸钱焚坟前

磕头作揖心至诚

坟头祈求先人佑

多护后人有洪福

九泉之下多珍重

冥界虽遥情意真

◎ 师建军 | 清明·父亲

父亲活着时

常常羡慕东岭的那块二台地

那可是块淀水地

庄稼年年旱涝保收

不在为一日三餐而发愁

父亲在世时精打细算

殁后如愿以偿

安静地躺在了二台地的臂湾

早晨紫气东来

坟头上雾霭萦绕

隐隐约约夹杂着旱烟的味道

细细聆听

还有黄铜烟锅叩打鞋底的声响

一株杏树突兀蔓延

遮住了风雨曝晒的坟茔

田间地头呼呼大睡的父亲

何必为三伏天中暑而搔短白发了

上辈子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劳作

早已渐行渐远

模糊了回首的视线

麦黄杏也黄

熟透的杏子落下来

父亲伸手可及

豁着口的老牙

甚至可以咬破一枚杏核

核是甜的

我那蹒跚而行的老父亲哦

浊泪已缀满你经年的棉袄

上辈子

你经历了太多的苦涩和煎熬

趷蹴在门槛上

擎着亿万吨沉重的大老碗

胸口上

老犍牛牵着碡碌

走了一遭又一遭

发霉的种子哦

在墓门石底下拙壮萌发

每逢清明时节

父亲的坟园总是鸟儿成群成片

忽而高飞冲天

忽而徘徊啾鸣

唧唧复唧唧

知心的话语荡漾在地垅田头

该不会是性格豪爽的老父亲

招呼三朋四友探望他的亲人来了

◎ 高粱 | 清明 

 这一天,原野上

每一棵小草

都变得格外嫩绿

风吹过田埂

招魂幡,如一面旗帜

在春天里跌落

又升起

这一天,每座坟茔上

都开满了黄色的花

每一缕情思

都如天空和云彩

蔚蓝的蔚蓝  

洁白的洁白

这一天,膝盖跪在麦苗上

泪水滴落泥土里

起身时

抖落一地麦粒

心情如铅如铁

思绪如风如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